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线描画教学(课堂PPT)

线描画教学(课堂PPT)

5
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线描画教学可尝试以下过程: (一)认识线——感受美
任何绘画作品均以线条作为基本元素构成。综观中外美术史, 发现人类最早的美术遗物、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饰物和欧洲洞穴壁画 ,均以线造型,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物概括美的认识。西班牙阿尔塔米拉 壁画中以粗犷的线表现的野鹿、野猪,达芬奇的线典型地表现为对物象 的认识为理性高度自觉和自信的一种状态。线描在我国更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画的作品中均是以线条来表现“十八描”,“曹衣山水”、“吴 带当风”都是对我国线描发展的总结与概括。因此,将线描艺术的历史 经验运用到现实的教学中是开发儿童创造力的有效手段。线条不但可以 表现极强的形式美感,而且还能反映出丰富的情感。有的线条流畅舒缓 ,如行云流水,有的线条刚强有力,如铁划银钩,有的线条潇洒奔放, 自由痛快,有的线条秀丽妩媚,婀娜多姿……线条的表现力之强由此可 见。
(三)幼儿身边的人、事、物 幼儿身边的人、事、物是幼儿最经常接触的,也是最具有感性认识的。这比
给予幼儿示范画或者要求幼儿画抽象内容要实际、容易。如,在三八妇女节当天 ,我们请孩子的妈妈来园参加活动。妈妈是孩子生活中最熟悉、最重要的人物。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解、自己对妈妈独特的爱。在他们的作品中,再也 不是枯燥无味的人物或者千篇一律的人物,每一根线条都生动又富有感情,每幅 作品都内涵着深刻的故事和情感。
33
线描与色彩结合
34
35
36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三)运用线 -----创造美 1、精细的写生——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的才能要比创造的才能更为少见。”——左拉。心理学认为良好 的观察能力是在实践中通过训练而获得的。幼儿绘画能力的高低取决于 观察力水平的高低。写生是培养幼儿观察力、表现力的最佳方法。虽然 临摹也能提高表现形式、观察力,但临摹与写生的最大差异在于临摹是 磨去个性的练习,写生是张扬个性的创造。初学写生,教师不要急于教 幼儿怎样画,老师示范也没多大用处,关键要引导幼儿怎样看,引导幼 儿看清事物的基本特征。
3
(一)幼儿主题活动的热点 主题活动是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单元,在主题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 生成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教师预设的内容整合,从而形成活动。如主题活动“ 花”中,我们从幼儿爱好美丽事物的天性出发,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出现的 各种各样的花卉,在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尝试用不同的线条探索 不同的表现手段。
32
(2)、组合线 线不是单一的,造型不同、疏密不同的线组合在一起,可起到装饰的效 果,让幼儿画好简单的外形把几种不同形态的线组合在一起,会创造出 更丰富的构成效果。如设计一些练习如“有趣的瓶子”、“伞花”“美 丽的小鸟”等需要注意的是组合要有一定的秩序,排列宜紧密。如“扩 散的圆形”、“想象中的花”可以要求学生扩散的层次要多一些。如“ 美丽的贝壳”可以先要求幼儿画几个贝壳的造型,然后添上美丽的线条 。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幼儿感悟线与线之间因对比而产生的美,从而理 解线表现的创造力所在,加强创作的审美意识。
2
一、幼儿线描画的选材
幼儿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幼儿形成对学习的兴趣。为他们的终身学 习奠定基础,然而审视以往和当前的美术教育,由于单一偏向绘画或工 艺课的教学,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教学内容过于单
一、审美视野狭窄、远离幼儿的生活经验。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
幼儿开始绘画时的线条没有多少变化,本身也没有意识到线条 可以有如此多的变化与内涵。通过欣赏古代绘画、书法作品中等具有代 表性的线条,了解线条的丰富的变化与强大的表现力,感受线条的美感 ,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与创作的激情。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79
3、线条画创作——发扬个性,自主创新 在现代社会中,幼儿美术教育的明确目的是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在
经过了前阶段的学习后,我开始让幼儿尝试搞一些创作。创作的题材很 广,植物、动物、静物、人物、风景……通过尝试创作不同题材,从而 提高幼儿的绘画创作能力。
①植物联想画 植物是幼儿很喜欢表现的内容,如树、花、草等。让幼儿对植物进
1
线描是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形象的绘画手段,是人类最 古老最原始的绘画方式,是在平面上表述客观事物或主观想象而使用的 虚拟性、提示性、装饰性的视觉语言。线条是最幼稚的造型语汇,所有 孩子的第一笔绘画都是由线条来表现的。线条又是最高级的造型语汇, 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有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道出了线条的本 质在于它的情感意味。
让幼儿充分地去发现、去尝试、去表现、去交流 ,蹲下身子去欣赏孩子们地儿童线描画,用赏识的眼光去感 受,你肯定会被它的真实、自然、可爱所感动,从而给自己 的心灵投去一片惊喜与惬意。
90
谢谢!
91
31
③、画情感的线,提高表现力 “一根线条可以成为一幅画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以有它自己的一
种生命,一种表现力,以及它自己的个性特征。” ——保罗·克里曾。 线首先以形的状态存在,其次线条还蕴涵丰富的情感。线条的表现力是 神奇的,或长或短,或平稳,或多或少,或跳跃,或流畅,或凝重,或 刚毅,或柔弱。教学中我尝试通过语言的提示、甚至尝不同的味道、听 不同风格节奏的音乐、摸不同质感的物体等各种感官上的刺激让学生画 出有感情色彩的线条,可以提高幼儿的表现力。比如根据教师的提示画 出有感情的线条,如“刚强有力的线条”、“温柔的线条”、“奔放的 线条”、“平静的线条”、“烦躁的线条”、“潇洒的线条”、“犹豫 的线条”……
(二)幼儿喜欢的动画片或故事 动画片或故事是幼儿较感兴趣的内容,他们往往能清楚地记住其中的人物形象等 ,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与同伴探讨这些人物。将这些形象纳入线描画活动,是从幼 儿兴趣出发开展线描画教学的一种尝试。如,以幼儿喜爱的“蓝猫”为主人公, 请幼儿按意愿选择或想象蓝猫的故事情节,大胆进行故事画的创作。幼儿在欣赏 动画片、讨论内容的基础上,对“蓝猫”形象的线描装饰非常生动有趣。
在今天的幼儿绘画领域,线描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众多孩子及教 师绘画教学的热点。它不仅可以塑造形象,传达感情,而且还可以培养 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更好地掌握造型能力, 熟悉线条的表现力,学会处理疏密、繁简的对比,掌握好画面的节奏。 许多美术工作者都在探索培养孩子们以线作画的途径。意在实施通过线 描装饰活动,达到培养幼儿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等审美素质的全面 提高。
童,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去 解决问题。”儿童爱好美术,不仅因为作品具有成功的价值,而且还因 为他们能从工具和材料的使用过程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如果提供的工 具材料是单一的、固定的、久而久之,会使他们感到厌倦、乏味,从而 降低了幼儿的积极性。因此,我们以线描为中心,不断改变与拓新创作 的工具与材料,注重引发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提高艺术素质,并从以 下几方面选取线描画教学内容。
4
二、幼儿线描画的教学 儿童自觉绘画现象表明:抒情达意式地表现绘画是幼儿美术活
动的主要特征。同时以线性为表现方式。这阶段的儿童美术活动主要体 现为游戏性。 教师应该做到: 1、以幼儿喜欢的,身边的实物为素材,激发幼儿学习儿童线描装饰的兴 趣,鼓励幼儿自己做儿童线描活动的主人。 2、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表现力。 3、在生动活泼的儿童线描游戏中,自然融合分析,训练记忆想象能力。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二)体会线——表现美 1、说说线 通过回忆、观察、收集、举例说说生活中、自然界中的线。如人的头发 、毛线、电线、蜘蛛网、树桩的年轮、水的旋窝、柳条、面条、五线谱 、铁轨、弹簧等…… 通过说线,幼儿就会意识到“线”其实无处不在, 只要注意寻找就能发现。同时要求幼儿留心生活中不同形态的线,有利 于培养幼儿的观察的习惯。
②、画变化的线——培养创造力 线的造型千奇百怪。如长线、短线、直线、曲线、折线、弧线……如螺 旋型线、弹簧型线、城墙型线……两种性质组合的线,如弧线与直线的 结合、弧线与锯齿形线的结合……人是有创造的潜能的,这是与生俱来 、客观存在的,只是缺少发掘,教育的作用就是唤醒与培养。这儿所说 的唤醒是指许多人其实有创造的能力,只是缺少创造的动机,或者叫创 造的精神,许多幼儿总是抱怨不会画,实际上是由于心理障碍而采取消 极回避的态度。教师只要在练习时设置坡度,循序渐进,就能够让幼儿 积极参与进来。
71
写生线描
72
73
74
75
76
77
78
2、创造性写生——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发展儿童运用自己的技巧创造作品的能
力,而不必用他人规定的模式或方法。”——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 的成长》)所以我们尝试一种新的方法,叫做“创造性写生”。写生与 创造好像是一对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一般说来,写生就是真实地描绘 客观事物的美术方法,但是在实际绘画写生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带有 绘画者的主观感受,或者有意增加、减少、夸大、缩小景物的原貌,甚 至移动景物的位置,使作品更具有美感和表现力。 依靠直观知觉让幼儿 进行写生,不仅可以让他们顺利度过绘画困难期,而且可以使幼儿潜在 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极大的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造型能力得到迅 速提高。
81
线描与手工创意结合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