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现代保险业不过20多年的发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一,我国保险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

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

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

第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

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

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

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时又说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与投资意识还要有一个提高过程。

第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

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

这种分布上的不均衡,对中国保险业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第四,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

粗放式经营与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构简单与供给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才是经营水平较低的显著特点。

这都表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第五,保险市场还未形成完整体系。

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相对来说两头大中间小,即保险主体与保险市场发展很快,而中介组织发展缓慢。

第六,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和保险监管亟待加强。

目前监管还基本上处于被动的监管状态,监管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不够。

对于关系到保险行业稳定的偿付能力、资产负债质量、再保险安排等重要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够。

至于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还缺乏严密、完善的成套法律法规。

,二,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1.保费收入规模迅速扩大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2006年全国保费收入达到5,641亿元,是2002年的1.8倍,在世界排名第9位,比2000年上升了7位。

也就是说,中国保险业的国际排名平均每年上升1位。

截至2007年底,中国共有保险公司110家,其中外资公司43家,比2002年底的22家公司增加了21家,中国保费收入达7035.8亿元,是2002年的2.3倍,同期,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达420亿元,是2002年的9.1倍,外资保险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9%,比2002年增加4.4个百分点。

2008年全国各地区实现保费收入97840966.41万元。

中国作为一个潜力无比巨大的对外完全开放的市场,对国际保险资本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许多国际知名的保险企业已把在中国发展业务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来安排,对于中国的保险企业来说,这就意味着如果要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适应这一国际化发展的潮流,中国保险行业已步入高速发展期,保险行业的经营模式也向着多元化发展,未来中国的保险业发展前景看好。

2.投资渠道稳步拓宽2007年是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稳步拓宽的一年。

受益于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扬和投资渠道的拓宽,2007年1至11月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6万亿元,收益率达10.87%,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自2007年4月保监会将保险资金入市比例从5%调高至10%后,保险机构在一、二级市场的活跃程度不言而喻,保险巨头身影频现,中小险企相继加入,各保险公司投资股票的比例直逼上限。

3.保险监管水平提高加入WTO以后,我国保险监管的法制环境将产生重大变化,保险监管将更加有法可依。

在监管实践方面,保险监管将进一步体现市场经济的要求,坚持依法、审慎、公平、透明和效率的监管原则。

监管方式和监管重点也将产生重大变化,从运动式、间歇式、大清理转向常规的间接监管,在继续坚持市场行为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并重的前提下,逐步向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监管方式过渡。

我国保险业正积极探索与银行业、证券业,进一步更深层次的合作,提供多元化和综合性的保险。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保险监管,促进保险业综合经营、健康、稳定的发展。

在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原则下,保险公司经营风险预警系统、经营信息披露制度、首席精算师登记认可制度、保险公司评级制度和保险法定会计制度将逐步建立。

同时,还将建立监管部门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新闻发布和公告制度,规范并向社会公开监管部门工作程序和审批程序,对监管部门及其人员的法律、行政与舆论监督和信访投诉制度的建设也将得到加强。

,三,我国保险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是必由之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决定了市场开放的必要性,而通信、信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又为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技术条件。

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险业,也出现了国际化的趋势。

保险全球化是指保险业务的国际化和保险机构的国际化。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保险业国际化的趋势将不断加强。

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也应该开放本国的保险市场以吸引外国的投资者。

保险规模大型化和保险机构的联合与兼并的趋势,保险规模的扩大一方面体现在保险标的的价值越来越大,巨额保险增多。

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从事保险的机构越来越多。

新技术的运用使得各种及其设备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复杂,所以价值就越来越高,同时风险的影响面由于经济主体间关系的日益紧密也越来越大。

因此,巨额保险的数量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保险机构的规模也日趋庞大。

竞争白热化的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从而加速了保险机构之间的联合和兼并。

,四,对我国保险行业的未来发展的建议,,1,使市场竞争有序化,完善相关制度法规等。

中国保险市场一直处于一种不利于竞争的寡头垄断的环境中。

中国保监会成立后,进一步强调要逐渐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违规机构和违规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

我们必须尽快完善相关法规和完善的保险运行机制,加快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改变国内保险业的不良现状。

,2,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在前文中已经叙述了很多,保险行业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充满责任,能够帮助客户规避风险的一个行业,所以从业人员的素质格外重要。

另外因为其素质不高已经使保险公司在公众的印象里抹黑,所以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规范,文化水平也成为发展的当务之急。

,3,加强对保险业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保险业的认识。

这点也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的风险及保险意识严重滞后。

老百姓对于保险的意义和功能认识还不够、人均保险费低、保险普及率很低、保险意识极其淡薄。

对此我们必须加强宣传让普通民众都认知到购买保险的重要性,这才是治本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促进保险业的发展,更能普遍提高民众的防风险意识,一举而两得。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组员,李瑶王梦婷雷华南汤利明岳松林下面是经典古文名句赏析~~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经典古文名篇(一);1.陋室铭刘禹锡(唐)字梦得《刘梦得文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马说韩愈(唐)字退之《昌黎先生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dàn);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才),鸣之;3(师说韩愈(唐);古之学者必有师;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圣人无常师;李氏子蟠,年十七经典古文名篇(一)1. 陋室铭刘禹锡(唐)字梦得《刘梦得文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2(马说韩愈(唐) 字退之《昌黎先生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dàn)。

食(sì)马者不知千里而食(sì)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e),其真不知马也。

3(师说韩愈(唐)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tán)子、苌(cháng)弘、师襄、老聃(dàn)。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4.爱莲说周敦颐(北宋) 字茂叔《周元公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fán)。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战国)名轲字子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还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