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关基层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内容提要】十七大以来,我们党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因素摆在了重要位置,海关基层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一支日益受到重视,基层文化建设已成为海关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基层文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核心理念、长远目标、远程规划、操作明细等不够详尽,还处于“喊口号”的阶段,一些单位甚至把基层文化建设等同于“文体活动”。
鉴于此,本文试从海关基层文化基本内涵入手,针对当前海关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其建设的途径,以供交流。
【关键词】基层文化建设问题建议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它反映的是一个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文明进步程度,彰显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软实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海关基层文化是反映海关工作精神、理念和道德规范化的微观文化,是反映海关工作和队伍情况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
加强海关基层文化建设,目的是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工作氛围,最大限度地满足干部的内在和外在需求,使他们对海关工作有兴趣、有发展、有成就感。
一、海关基层文化基本内涵的初步认识(一)海关基层文化的内容文化的因素大约可以包括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信仰以及包括语言在内的象征表达系统。
为此,海关基层文化可概括为海关工作人员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认知、价值标准、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具有海关特色的总和,是理念、体制、机制的系列复合体。
海关基层文化由核心层、制度层、物质层这三个基本层面的内容构成,系统地反映了海关基层文化在海关组织和管理中的具体意义。
海关基层文化的核心层,主要是海关的精神理念,反映的是海关核心价值观与整体价值导向。
海关基层文化的制度层,是海关基层文化的有形载体,是海关日常运行的制度化管理体系,包括各种规章制度、激励制度、廉政规定等。
海关基层文化建设要通过制度建设确保海关实现规范、高效、有序运行。
海关基层文化的物质层,是海关基层文化的外在表现和海关基层文化建设取得的实际效果。
比如海关的内外环境、设施设备等和海关干部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等,具体表现就是工作效率、待人接物、仪表举止、廉洁自律等,能从感觉上给服务对象以强烈感受,反映出海关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高低。
海关基层文化的三个层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加强海关基层文化建设的作用一是倡导共同理念,形成目标导向。
基层文化反映了海关整体的共同追求、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利益,能够潜移默化地将海关干部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转化成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海关干部职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二是凝心聚力,发挥整体优势。
海关基层文化是种粘合剂,从各方面把海关干部职工团结起来,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通过这种凝聚作用,就能够把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命运与海关紧密地联系起来,产生对海关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同呼吸、共命运,目标同向,上下同心,使海关能够充分发挥出整体优势。
三是潜移默化,规范思想和行为。
海关基层文化对每个海关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
这种约束作用具有普遍性,与单纯强调制度的硬约束不同,它强调的是不成文的软约束。
这种约束可以减弱硬约束对干部职工心理的冲撞,缓解自治心理与被治现实形成的冲突,削弱由其引起的心理抵抗,从而产生更强大、更深刻、更持久的约束效果。
这种约束作用还更直观地表现在工作风气和职业道德对干部职工的规范作用上。
(三)加强海关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海关基层文化建设,对于各级海关干部职工,更新观念,凝心聚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树立良好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海关基层文化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海关基层文化建设的重点则是要让海关干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定新思路、新理念;不断创新机制,实践完善管理制度;不断组织发动群众,开拓进取,建功立业;不断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所以根据发展的需要加强海关基层文化建设,以发展为主题和目的,使海关基层文化与事业发展、人的发展相适应,可以逐步形成海关干部内心认可并自觉践行的精神理念和行为准则。
2.加强海关基层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海关党建的一项紧迫的工作。
而海关文化建设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海关的运行、管理之中,融入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之中,融入海关工作职能的履行、目标任务的完成之中,由海关干部职工认知、遵守的实践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海关的细化、具体化、特色化。
3.加强海关基层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建设和谐机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关是众多机关中的一个,良好的海关文化是干事创业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海关的主要内容。
通过规范制度,争先创优、开展特色群体活动、创建文明单位等形式在海关干部中倡导诚信文明、团结干事的氛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
二、当前海关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海关基层干部队伍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化。
当前海关干部面临的形势前所未有。
一是组织税收任务连年增加,压力前所未有。
面对国际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式,基层干部税收任务的压力非常大,容易出现畏难发愁和抵触情绪。
二是面临的思想和文化冲击前所未有。
社会形势的多变、多元的特点和各种文化、价值观的碰撞、交织,使干部的思想和意识形态面临诸多挑战。
三是面临的工作环境要求前所未有。
当前海关工作环境要求日新月异,精细化、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对干部的知识更新和管理创新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模式变革的适应能力,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中年干部,由于各种原因,接受新知识相对较慢,更容易感到力不从心。
这就迫切需要通过基层海关文化建设,着力营造一种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精神文化,鼓励创造、锐意变革的创新文化,永不满足、学而不厌的学习文化氛围,积极应对各种新挑战。
(二)海关文化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和系统化。
近年来,我们一直忙着抓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廉政建设,抓文化建设力度明显不够,甚至落入到了“机关文化”的俗套,把文化建设简单地等同于了“喊口号”、“考核机制”、“思想政治工作”、“文体活动”等。
一是思路目标不明确。
虽然今年海关总署下发了《海关文化建设纲要》,但个别基层单位并没有就如何加强海关文化建设进行深入思考,没有科学地制定本单位海关文化建设的规划,没有明确海关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目标,很容易使文化建设处于一种相对无序的局面。
二是工作缺乏连续性。
海关基层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
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没有考核制度,海关文化建设陷入了可搞可不搞的尴尬境地,甚至只是依领导的兴趣而定,依上级的重视程度而行,领导感兴趣或者上级重视就临时应付搞一阵,否则就放松甚至不管不问,使文化建设步入短期行为。
三是长效机制尚不完备。
海关文化建设没有建立一套长期开展的有效机制,时紧时松、时快时慢、时重时轻,缺乏必要的连贯性。
四是与地方文化结合不够。
海关基层文化既是行业文化,也是地方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当前,部分基层单位在文化建设中只强调海关的行业特色,没有很好地立足于地域文化特点,使海关文化流离于地方文化之外,影响了地方社会各界对海关文化的认同,不利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影响了海关文化的社会效用。
(三)海关基层文化过度强调与其他建设相融合,相对弱化了文化本身的独特要素。
眼下的海关基层文化建设,往往强调多个融合,如与队伍建设相融合、与党风廉政建设相融合、与行风政风建设相融合等等,这些都对,文化建设只是整个海关各项建设的分支之一,不可能单独推行,但是,文化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发展规律,具有区别于其他任何建设的特点和魅力,如果思维陈旧,做法简单,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海关基层文化。
(四)海关基层文化建设与把关服务结合得不够紧密。
物质文化方面,环境虽得到较大优化,但文化阵地建设上仍显不足;精神文化方面,虽已提炼出海关十六字工作方针、十二字队伍建设方针、“忠诚公正,兴关强国”等一系列的建设方针和海关精神并在工作中运用,但是就如何进行全面的贯彻落实,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如何化“无形精神”为“有形行为”也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
制度文化方面,仍有少数规章制度操作性不强,流于形式,制度创新力度不够。
(五)海关干部文化需求与文化作品精良产出存在矛盾。
虽然近年来出现了以一部《明朝那些事儿》一举成名而成为海关文化最知名的代言人的当年明月,与类似《金钥匙》式的后现代诗歌现象,但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化文化情境还有很大的距离。
在系统的文化建设中,在没有相当的经费投入、专家指导和专业设计的情况下,加上内部人才的创作局限性,作品的提炼、升华还不够,总体的创作还比较粗糙,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精致程度还较低。
在宣传制作上也缺乏较为整体规范的策划,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且目前多见于海关内外网、系统内报纸杂志、部分办公场所和印刷品,而其他媒介宣传运用则较少。
三、完善海关基层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一)提炼海关基层文化的精神理念,构筑核心价值观精神是凝聚力,更是生命力。
加强海关基层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要以海关使命为基本出发点,提炼精神理念。
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从海关使命和部门职能职责出发,围绕业务目标的完成和部门工作特点,确定海关发展和海关干部自我发展和谐交融的精神理念,经过实践检验,不断地进行调整更新、丰富完善,最终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理念的提炼形成必须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广泛参与,积极实践,最终形成一种心理契约,使全员认同并服从之,进而通过发挥其积极作用,提升海关的工作效率和对外形象。
(二)进行科学规划,建立长效机制海关基层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照抄照搬、盲目推进,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建设规划和推行方案,有组织地整体推进。
应高度重视建设规划,可以按照自我策划与专家提炼相结合的原则,深刻领会上级关于文化建设的各项规划和要求,广泛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认真征询地方文化部门的意见,保证海关基层文化建设目标明确、步骤清晰,内容完整、要求具体,共性统一、个性鲜明,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具体实施时,可将海关基层文化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并分别制定《项目实施方案》,逐一分解并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设定项目完工时限和质量要求,实行“项目化管理”。
建立进度验收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将《项目实施方案》完成情况纳入目标考核,实行跟踪问效、奖惩激励,使海关基层文化建设深入、有效地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