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探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文章对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速公路、住宅区、城市的工业开发区等一些大型项目的建设,使城市面貌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建筑施工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了城市的科学发展,也成为了环保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因此很有必要分析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还应当对建筑施工所造成的环境影响提出应对措施。
1.建筑施工中所存在的主要环保问题建筑工程施工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有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光污染、水环境污染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噪声污染,它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
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拆模板撞击声、施工机械的工作声等,噪声一般呈面状传播,如果不进行干预的情况下,会对周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1.1 建筑施工中的噪声污染。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发出刺耳的机械震动和噪声,对周边生活的人们日常工作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有些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地施工,对周边人们影响会更大。
据有关资料统计,城市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已经成为环保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建筑施工的噪声污染投
诉占环保投诉总数的60%以上。
1.2建筑施工中的空气污染。
在施工现场搬运、物料堆放、运输材料的汽车产生的尾气及扬尘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对施工人员影响较大,主要影响建筑现场施工附近100米左右的范围内,污染扩散距离不是很远,粉尘颗粒较大,在有风的情况下,周边的居民区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建筑工程使用块状材料卸车时总会伴扬很多粉尘,散装水泥.袋装水泥卸车,干石灰进场以及车辆在简易道路上行驶,都会出现尘土飞扬、烟雾弥漫现象,熬制沥青也会产生刺鼻气味。
另外施工车辆燃烧产生的烃类、一氧化碳等废气都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1.3建筑施工中的光污染。
建筑工地上的杂散光、眩光等,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夜间施工时,灯光彻夜不熄;施工车辆两束光柱夜间会不时透过周边居民的窗户,影响周边居民的休息;工人利用弧焊机进行焊接作业,强光耀眼,弧光闪烁,这些都影响人们的休息和生活,甚至对人们的神经功能造成影响。
1.4建筑施工中的水污染。
建筑工地施工会产生大量污水,一般也不进行处理。
熟化石灰、砼浇水养护、干砖润水等工序都会形成含碱性的废水,这种废水一般不采取再利用措施,也不进行收集处理,任其自由流淌。
尤其根据建筑工程需要,在砼中添加掺加剂,这些掺加剂具有一定的毒性,掺加剂的残余随污水自由排放,就会对周边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建筑施工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是一个
系统、复杂的问题,涉及地方行政主管部门、施工、建设、设计、规划等很多方面。
只有各个方面、环节综合协调,高度重视,才能
从根本上防止和控制建筑施工带来的环境污染。
2.1 强化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建筑施工控制污染是有法可依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和《建筑法》都明确的规定,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遵守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和控制施工过程中各种对环境危害和污染的因素。
但是,这些法律对于某些污染的具体事件缺乏可操作性,这样就需要制定配套的一些相关的地方法律法规,出台相应的奖惩条例,界定污染限度,以规范一些施工单位的行为。
对于采取一定措施保护环境的个人和单位,主管部门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一些单位和工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任何环境保护措施,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和污染的要责令其停工或限期整改,不达到要求不允许复工。
对于一些违规施工、恶意污染环境、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自觉按规行事,注重保护环境,在合法有理的情况下从事施工活动。
2.2 制定科学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定。
施工管理人员要根据建筑施工实际情况,确定和核实环保法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敏感点。
了解影响环境的各个因素,预测与分析施工过程中各施工阶段的环境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方案。
根据制定的环保方案对相关人员进行环保培训,并对学习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参加培训的人员业绩考核的一部分。
施工现场要有专门的环保负责人负责日常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其主要工作职责是每一周要对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要写出报告,一旦在检查过程中发现
问题要及时要求其进行整改,对于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要报告项目经理。
定期公布检查报告,建立奖惩制度,开展环保施工、文明施工劳动竞赛,提高建筑现场施工的环境管理水平。
2.3 实施绿色施工,减少环境污染。
工程施工应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减少材料损耗、减少施工扰民、降低施工污染等措施,以便工程建设对资源、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绿色施工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要把这一理念运用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去。
绿色施工涉及到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很多方面。
实施绿色施工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例如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尊重基地环境,减少场地干扰。
2.4 对于建筑施工中的环保问题采取技术防治2.4.1 采取限时施工。
在工程开工前应当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并说明施工期限、建筑施工场地位置、建筑施工单位名称、工程项目名称、建筑施工噪声的强度、光污染、粉尘量以及采取的环保措施等等。
要建立环境污染投诉接待制度,接待人员要认真做好记录,对存在的问题要限期给予答复。
2.4.2 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污染要采取措施,隔音降噪。
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污染要采取措施,隔音降噪,主要措施是:(1)尽量将产生噪声的机械设备远离居民区。
(2)在建筑施工前先进行围墙建设,对于有特殊要求或者敏感部位的施工,要包裹降噪安全围帘。
(3)要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教育,降低物体搬运、模板拆除等作业产生的噪音强度。
(4)混凝土输送泵、木工房等产生噪音的设备进行封闭隔音。
(5)在晚上10点至凌晨6点之间产生噪音的设备原则上不得工作,特殊情况应当发布公告,并要与周边居民做
好沟通。
2.4.3 科学防尘。
科学防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办公区、生活区道路要及时进行洒水。
(2)城区施工一律使用商品混凝土,不允许现场搅拌混凝土。
粉尘材料运输要进行表面洒水,防止扬尘。
(3)桩基施工尽量不用泥浆循环钻孔灌注桩工法和振动冲击钻工法。
(4)楼层垃圾的清运应集中后装袋,用垂直运输机械向下运输,严禁直接向外抛撒。
2.4.4 认真做好废弃物、废水处理工作。
对于废弃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生活废弃物集中入垃圾池,及时进行清运;废弃包装材料及时收集,统一处理;油漆、油料等要分类存放,同时要配备托油盘、沙土等防泄漏物品,防止泄漏造成环境污染。
2.4.5 尽量减少光污染。
减少光污染的措施:(1)电焊作业时要尽量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2)在选择照明设备时尽量选择低功率的,照射方向远离居民区,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
(3)合理编制作业计划,需要照明的工序尽量避开晚上10点至凌晨6点之间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1]刘冬梅.建筑施工中的环境保护[j].城市建设,2009(34).[2]吕昌祝.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与控制[j].
科技创新导报,2008(27).[3]莫新颜.环境保护在建筑施工中的分
析及措施[j].城市建设,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