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4·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年9月第8卷第9期
ChinJMedUltrasound(ElectronicEdition),September2011,Vol8,No.9
·病例报告·
阴囊壁海绵状血管瘤超声表现一例
焦丹宋军杨冬艳孔丽丽戴路
患者,男,19岁,因左侧阴囊皮肤肿物就诊,既往无发热,平日素食,睡眠良
好,缘于6~7年前发现左侧阴囊皮肤肿物,未予治疗,此后该肿物逐渐增大、增
高,近6~7d疼痛明显、活动受限。查体:左侧阴囊皮肤大面积隆起,呈片状,表
面不光滑,无渗出,无触痛,无红肿(图1),偶有隐痛。超声所见:左侧阴囊皮下脂
肪层及肉膜增厚,较厚处达2.9cm,内可见丰富血窦回声,呈网格状,较宽处血窦
内径0.68cm,边界不清(图2),CDFI:可探及动、静脉血流频谱(图3),部分血窦
内可见实质性低回声(图4)。超声提示:左侧阴囊壁血管瘤。手术记录:沿肿瘤
边缘取左侧阴囊弧形切口,探查发现肿瘤呈团块样生长,侵及肉膜层,部分血管内
可见血栓形成,范围约9.0cm×5.0cm×2.0cm,钝锐性相结合分离至左侧阴囊
根部,结扎将肿物切除。术后病理:左侧阴囊壁海绵状血管瘤(图
5)。
图1左侧阴囊皮肤大面积隆起,呈片状,表面
不光滑
DOI: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1.09.021
作者单位:130033长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超声科
通讯作者:宋军
,Email:songjun19682003@yahoo.com.cn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年9月第8卷第9期
ChinJMedUltrasound(ElectronicEdition),September2011,Vol8,No.9
·2065·
图2二维超声显示丰富血窦回声,呈网格状
图3CDFI探及动、静脉血流频谱
·2066·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年9月第8卷第9期
ChinJMedUltrasound(ElectronicEdition),September2011,Vol8,No.9
图4二维超声显示血窦内可见实质低回声
图5海绵状血管瘤病理图片
(HE×40)
讨论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是临床上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是胚胎发育异
常形成的静脉扩张畸形,又称软组织海绵状静脉畸形,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头
颈、躯干及四肢等部位
[1]
,阴囊壁者极少见。其在出生时或儿童时即可出现,
但
有60%~80%的血管瘤可能在8岁前消退,其余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正确
判断血管瘤的性质,根据其类型及分期选择正确治疗方法,尽早治疗,大部分可得
到满意的治疗效果[2]。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积极主动的治疗不仅疗效确
切,更使得患者不再因血管瘤在面部和肢体上明显的畸形而产生精神上的痛苦
。
本病患者6~7年前即发现肿物,但并未及时就诊,至今肿物增大、致活动受限,并
侵及肉膜,使手术难度增加,创伤增大,增加患者的痛苦。海绵状血管瘤病变区超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年9月第8卷第9期
ChinJMedUltrasound(ElectronicEdition),September2011,Vol8,No.9
·2067·
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网格状或蜂窝状低回声区
[3]
,无明显包膜,边界欠清晰,
CDFI:显示少血流性,或显示丰富的红蓝相间血流信号,呈持续性,
亦可见搏动性
动脉血流频谱[1]。声像图可分为3型
[4]
:(1)呈实质性为主的不均质低回声区,
多见;(2)呈蜂窝状无回声区,较多见;(3)呈囊实混合性回声区,少见。本例患者
属于第2型。其中半数以上病变内可见强回声或伴声影。超声诊断准确性
91.7%,敏感度94.1%,特异度88.5%
[1]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首选的检查
方法
。
本病首先需与海绵状淋巴管瘤相鉴别,后者二维声像图表现为多个小无回
声,无回声内无血流信号,仅分隔上可见少量血流信号。而海绵状血管瘤内可见
丰富的点状及短棒状血流信号,探头加压后血流信号可增多。其次需与蔓状血管
瘤相鉴别,后者二维声像图表现为液性病变,内部血流丰富,部分病变内甚至可探
及动静脉瘘的血流频谱
。
参考文献
1牛卫东,赵刚.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诊断现状.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13-15.
2张斌.体表血管瘤的药物治疗.中国综合临床,2003,19(5):389-391.
3安晓杰,李黎,常香芬.超声诊断胎儿右膝关节部海绵状血管瘤1例.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9):2127.
4罗孝勇,杨国庆,李德惠,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9(12):
759-760.
(收稿日期:2011-07-17)
(本文编辑:曹静)
焦丹,宋军,杨冬艳,等.阴囊壁海绵状血管瘤超声表现一例[J/CD].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1,8
(9):2064-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