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齿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的论文
马齿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本文报道了马齿苋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营养成分、药用价值,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词:马齿苋;栽培技术;药用价值;开发利用;发展前景;
引言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肥厚多汁,无毛,高10-30cm。
生于田野路边及庭园废墟等向阳处。
国内各地均有分布。
该种为药食两用植物。
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
现代研究,马齿苋还含有丰富的SL3脂肪酸及维生素A样物质:SL3脂肪酸是形成细胞膜,尤其是脑细胞膜与眼细胞膜所必需的物质;维生素A样物质能维持上皮组织如皮肤、角膜及结合膜的正常机能,参与视紫质的合成,增强视网膜感光性能,也参与体内许多氧化过程。
此外,马齿苋还可作兽药和农药;嫩茎叶可作蔬菜等。
中文名称:马齿苋(蜀本草);
别称:马苋,五行草,长命草,五方草,瓜子菜,麻绳菜,马齿菜,酸菜;
二名法:Portulaca oleracea L;
界:植物界;目:中央种子目;门:被子植物门;亚目:马齿苋亚目;
纲:双子叶植物纲;科:马齿苋科;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属:马齿苋属;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
茎平卧或斜倚,伏地铺散,多分枝,
圆柱形,长10-15厘米淡绿色或带暗红色。
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片扁平,肥厚,倒卵形,似马齿状,长1-3厘米,宽0.6-1.5厘米,顶端圆钝或平截,有时微凹,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中脉微隆起;叶柄粗短。
花无梗,直径4-5毫米,常3-5朵簇生枝端,午时盛开;苞片2-6,叶状,膜质,近轮生;萼片2,对生,绿色,盔形,左右压扁,长约4毫米,顶端急尖,背部具龙骨状凸起,基部合生;花瓣5,稀4,黄色,倒卵形,长3-5毫米,顶端微凹,基部合生;雄蕊通常8,或更多,长约12毫米,花药黄色;子房无毛,花柱比雄蕊稍长,柱头4-6裂,线形。
蒴果卵球形,长约5毫米,盖裂;种子细小,多数,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泽,直径不及1毫米,具小疣状凸起。
花期5-8月,果期6-9月。
[1]
生境分布
我国南北各地均产。
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生活力强,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为田间常见杂草。
广布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
[1]
植物栽培
在我国,马齿苋多以春夏季节到田野采集野生种的茎叶供食用为主,在有些发达国家已逐步转向以人工栽培为主,我国台湾省正大力推广人工栽培。
栽培季节,亚热带地区的台湾省南部、广东、海南等地区,2月下旬开始播种,陆续采收到11月;江浙一带,春季于5月中下旬播种,如用保护地种植,可提前到4月份播种,6月-8月为生长旺期;华北地区露地栽培于6月上中旬播种。
各个地区气温超过20℃时,可随时播种,分期播种,分期上市。
马齿苋有两种繁殖方式:种子繁殖、无性繁殖。
马齿苋种子黑色、粒小,千粒重2~3克,亩用种100克左右,种子繁殖便于大面积生产。
无性繁殖可行扦插,但不常用。
栽培要点
马齿苋种子细小,故要精细整地,并以条播为好。
每亩施腐熟厩肥2000千克,耕翻深度15厘米,打碎土块,畦面达到平、松、软细的要求,作宽1米的畦,沟宽40厘米。
畦面开21厘米-24厘米宽的两条播种浅沟,进行条播。
为了使播种密度均匀,可在种子中加入100倍种子重量的细沙进行撒播。
因种子易掉入土壤孔隙中,播后只需轻耙表土,无须再行覆土。
如土壤干燥,则用洒水壶略喷湿畦面即可。
当苗高15厘米左右时,开始采拨幼苗供食,使株距保持9厘米-10厘米,让其他苗继续生长。
播后25天左右,株高25厘米以上时,正式采收。
一般幼苗单株产量达35克-40克。
采收时要注意在植株根部留2节-3节主茎,以后陆续采收。
在生长期间,根据生长情况进行追肥,一般施用尿素300倍液1次-2次,每亩每次用尿素5千克。
马齿苋几乎不发生病虫害,也就没有农药残毒问题。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较强,能耐旱,在丘陵和平地一般土壤都可栽培。
[2]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春季4月播种,在整好土地上,开1.3m的畦,按行林距各约25cm开穴,深约5cm,施人畜粪水,种子与火灰拌匀后,匀撒穴里。
[2]
田间管理
播种或扦插后15~20天即可移入大田栽培,栽培面积较小时也可直接扦插到大田。
移栽前将田土进行翻耕,结合整地每亩施入1500kg充分腐熟的人畜粪,或15~20kg三元复合肥,然后按1.2m宽开厢,按株行距15cm×20cm定植,然后浇透定根水。
移栽最好选阴天进行,如在晴天移栽,栽后两天内应采取遮荫措施,并于每天傍晚浇水1次。
移栽时按要求施足底肥后,前期可不追肥,以后每采收1~2次追1次稀薄人粪水,生长期间经常追施一点氮肥,其茎叶可以生长肥嫩粗大,增加产量,迟缓生殖生长,改善品质。
形成的花蕾要及时摘除,以促进营养枝的抽生。
干旱时要适当浇水,生长期间要注意除草。
马齿苋很少发生病虫害,一般不需喷药。
[2]
化学成分
全草含大量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和多量钾盐(包括硝酸钾、氯化钾、硫酸钾和其他钾盐)。
还含多巴(dopa),多巴胺(dopamine),甜菜素(betanidin),异甜菜素(isobetani din),甜菜式(betanin),异甜菜甙(isobetanin),草酸(oxa l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柠檬酸(citr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丙氨酸(a lanine)以及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蔗糖(suc rose)等。
[2]
药用价值
中药名:马齿苋、马齿苋子。
[2][3]
其它用途
可作兽药和农药;嫩茎叶可作蔬菜,味酸,也是很好的饲料。
[2]
存在问题及展望
马齿苋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
它不仅营养价值高,富含人体必需的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而且还具有医疗保健功能。
在越来越崇尚天然食品的今天,马齿苋将以其纯天然、无公害、富营养并具有保健功能的特点而倍受青睐。
欧洲和美国出现了各色马齿苋食品。
国内市场已开发了马齿苋饮料、混合蔬菜汁、脱水马齿苋、速冻马齿苋、马齿苋干粉等。
[5]但目前对其开发利用存在诸多问题: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由于马齿苋长期在野外,其价值未能得到充分认识;2、野生为主,栽培驯化不够,对其遗传改良的研究甚少。
目前仅有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通过系选培育出特选1号马齿苋,[6]该品种品质优良,维生素C含量高,钙、铁丰富,口感好,抗性好;3、野菜加工工艺及包装技术落后,产品种类少,缺乏国际竞争力。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加大对马齿苋利用价值的宣传力度,使人们能充分认识其潜在价值;同时应加强科学研究,开展马齿苋的分类学、引种驯化、遗传改良、栽培生产及加工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从而为马齿苋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保证。
随着对马齿苋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马齿苋系列保健产品有待开发,如开发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成药,将嫩芽加工成多种菜肴等。
马齿苋具有抗旱、抗病、适应性强的特点,马齿苋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改善蔬菜品种结构,起到营养、保健作用,同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又可以减轻对环境的破坏。
结束语
通过系统的总结,对马齿苋的药用价值有了更确切的了解。
但还有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信通过人们的不断努力,这种药用植物能给人带来更大的效益。
参考资料
• 1. 《中国植物志》第26卷
• 2. 《中华本草》2(6),754:758
• 3. 马齿苋-《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33
• 4. 黑龙江新闻网-《家庭保健报》07-08-10
• 5. 肖玫.马齿苋及其食品工业中的利用现状和开发前景[J].食品科学,2003,(9):159-163
• 6. 张国新,鲁雪林,王秀萍.特选1号马齿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河北农林科技,2008,(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