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背景下基于灰色模型甘肃省节能形势分析杜旺兵1,巨晓莉2(1.兰州金石资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甘肃兰州730000)【摘要】本文通过灰色理论模型预测2020年甘肃省能源消费总量,进一步研究分析甘肃省完成国务院《“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国发〔2016〕74号)中规定的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可达性。
研究表明:预计2020年甘肃省能源消费总量达到8132.95万t 标准煤;预计2020年甘肃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为0.92t 标准煤/万元,“十三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幅为18.84%。
通过分析研究甘肃省能够完成国务院《“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国发〔2016〕74号)中规定甘肃省的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
【关键词】节能目标;甘肃县;政府考核;灰色理论模型【中图分类号】F4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19)07-0020-021背景“十三五”时期,国家实施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根据国务院《“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国发〔2016〕74号)、《甘肃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甘政发〔2017〕54号)、《甘肃省“十三五”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考核体系实施方案》等相关规定节能目标属于约束性指标,在政府综合考核内容中属“一票否决”事项。
现阶段距离“十三五”节能目标考核将至,通过分析甘肃省近几年能源消费总量,预测未来两年能源消费总量,进一步分析甘肃省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可达性具有重要意义。
2预测模型选择本次能源消费预测是基于甘肃省2005-2018年能源消费量的基础上预测2020年甘肃省能源消费总量。
通过比选分析,本文采用灰色Verhulst 模型进行研究,灰色Verhulst 模型主要用来描述具有饱和状态的过程,即S 型过程,适用于能源消费量预测。
3预测数据收集甘肃省能源消费总量数据2005-2017年来源于《甘肃发展年鉴2018》,2018年来源于《2018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如表1所示。
4预测结果与分析通过灰色模型计算,模型结果如下:X (1)(k+1)=-732.079822/(-0.083245-0.086971e (-0.170216k ))通过灰色模型计算,预测到2019年甘肃省能源消费总量达到8021.02万t 标准煤,2020年甘肃省能源消费总量达到8132.95万t 标准煤。
5甘肃“十三五”末能源消耗余量分析根据国务院《“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国发〔2016〕74号),甘肃省“十三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幅目标为14.00%;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为8953万t 标准煤。
由于“双控”目标受GDP 和能源消费总量双重因素影响,且强度目标严于能耗总量目标,故直接对比“双控”目标不合理。
故需分析在未来两年GDP 一定的情景下,求得实际要完成“双控”目标,具体如下:根据《甘肃发展年鉴2018》,甘肃省2015年GDP 为6621.98亿元(当年价格),2016年GDP 增速为7.69%,2017年GDP 增速为3.56%,2018年GDP 增速为6.30%;根据《2019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预计甘肃省2019年GDP 增速为6%;总体分析国内、甘肃省政府最新政策以及高质量发展要求,2020年GDP 增速也按照6%测算。
经测算2020年甘肃省GDP 预计达到8820.64亿元。
在GDP 一定的情况下,完成国务院《“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国发〔2016〕74号)中甘肃省“十三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幅目标14.00%的目标,测算能源消费总量最大应控制在8618万t 标准煤。
综合分析,在同时完成“双控”目标的前提下,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应为8618万t 标准煤,该值与国务院《“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国发〔2016〕74号)规定甘肃省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8953万t 标准煤相差335万t 标准煤,此部分为无效能源消费权限,如表2所示。
6结论通过灰色理论模型预测2020年甘肃省能源消费总量达到8132.95万t 标准煤;甘肃省2019年和2020年GDP 增速按照6%测算,预测2020年甘肃省GDP 预计达到8820.64亿元。
甘肃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2015年为1.14t 标准煤/万元,2020年为0.92t 标准煤/万元,“十三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幅为18.84%,能够完成国务院《“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国发〔2016〕74号)中甘肃省“十三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幅14.00%目标。
2020年甘肃省能源消费总量达到8132.95万t 标准煤,小于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到8618万t 标准煤目标要求。
综合分析,甘肃省2019年和2020年GDP 增速在6%的情境下,甘肃省能够完成国务院《“十三五”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数值4300.884670.335031.355264.853985829.856393.69年份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数值6893.767286.727521.457522.857333.627538.337862.48表1基础数据表(单位院万t 标准煤)名称2015年2020年“十三五”总速度年均速度能源消费总量(万t 标准煤)75238132.958.11% 1.57%GDP (亿元)6621.988820.6433%5.90%单位生产总值能耗(t 标准煤/万元)1.140.9218.84% 4.09%表2能源消耗余量分析表20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国发〔2016〕74号)中规定甘肃省的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
参考文献[1]《“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国发〔2016〕74号)[Z].北京, 2016.[2]《甘肃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甘政发〔2017〕54号) [Z].兰州,2017.[3]《甘肃省“十三五”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考核体系实施方案》[Z].兰州,2017.[4]《甘肃发展年鉴201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5]《2018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兰州,2019.[6]《2019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Z].兰州,2019.收稿日期:2019-6-20浅谈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方长云(东莞市环保产业促进中心,广东东莞523000)【摘要】随着现在世界的经济发展的趋势,工业化的程度变得越来越高,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也非常高质量,这些发展都离不开对水资源使用,因此这就对污水的处理造成了十分大的压力。
目前对污水的处理采取的是分散式处理,而何为分散式处理,它又有什么样的优缺点,所以我们在此对它展开研究。
【关键词】污水处理;分散式;生态处理技术【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19)07-0021-0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虽然疆域辽阔,水资源虽然说看起来也很多,但是实际上却是时空分布不均匀,再加上人们对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浪费,从而就造成了水资源污染特别的严重,尤其是最近这十年内的工业迅速发展,排放的污水更加的多了,这就使得我国不得不面临着污水处理这个世纪难题。
如果可以妥善地处理好这个艰难的问题,那么小到全国大到全世界都会因此而受益无穷。
所以,我们应该用尽全力的去研究发明相关领域,着实解决污水处理难的问题。
1研究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的积极意义在此之前,人们对水资源的匮乏没有一点点感觉,总是觉得水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人们肆意浪费,并且对于污水的处理方式也不够精通,以前的处理方法都是人们通过在地下埋藏污水管道,建成一张污水管道网,最终汇集到一个地方,有污水的话就把污水通过管道全部输送到一个超级大的池子里,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等把能够净化的净化,不能够净化的再经过其他特殊的处理,最终达标排放。
不过现在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一点一点的发展,很多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专门处理厂也是越建越大,所有产生的这些个废水污水的处理厂,在那个时候的情境下也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比如成本费用低、机器设备管理维修方便等优点。
说到缺点,那不得不说污水收集的事情了,要想把污水全部集中到一起,就得在地下铺设污水管道网,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而且还会对地质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而且其后期的管理维修费用更是昂贵至极。
与此同时,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在一天一天地告诫着人们废水资源净化的重复性利用和必须性。
但是如果日复一日长久地使用上述所讲的方法去对污染的废水进行治理的话,我想在费用高的同时,其技术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落伍,跟不上时代的速度,从而必将会被淘汰,如图1所示。
除此之外,这种管道铺设形成的网在大量使用的同时,肯定会随着时间不断地老化掉,最后造成管道开裂也说不准。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露出来的泔水,污水,废水会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如果大量化工厂所排出的带有腐蚀性,辐射性等的水源,这就不光是对管道的损害了,更重要的是会使得环境受到极大的污染,这种情况是非常不符合现如今世界生态建设的要求的。
但是,并非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在这个时候,若可以把不同种类的污水采取不同的办法处理,也就是说用分散式处理就可以将现存的问题完美解决了。
2我国目前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的现状2.1国家在污水处理这方面力度不够大我国科研人员在该方面已经取得了破天荒的成就,但是客观的来说,还是处于在艰难中探索的阶段。
与此同时,每个地区的发展状况,经济水平都不尽相同,所处海拔高度,经度纬度不同而造成的气候差异,更重要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很难能够去设立一个统一的标准。
因此,到现在为止,全国只有一小部分地区颁布了污水分散式处理的标准。
2.2国家在立法方面不够完善我国现如今不但没有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立法研究,更没图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