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畜牧养殖+畜力发电绿色循环经济项目
习主席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构想需要
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扶贫工作则是建成小康社会的一
个重要因素。扶贫任务依然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
要的问题,目前,受自然条件差和基础设施薄弱等客观
条件的制约,我国的扶贫形势具有以下新特征:剩余扶
贫难度大,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分散化趋势,
我国农村相对贫困的矛盾日趋明显,已经初步脱贫的
人口生活尚不稳定,返贫现象还时有发生。
产业扶贫,不同于过去的资金扶贫、物质扶贫和
政策扶贫。送钱、送物只能解决燃眉之急,输血不如造
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发展产业才可以形成可持
续扶贫态势。产业扶贫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人力优
势,培养经济支柱产业,让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解决
就业问题,真正的实现地方扶贫。当前,全国上下都已认
识到了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把产业扶贫作
为脱贫攻坚的重头戏了,但是选择什么样的产业进行扶贫
却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如何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尤其是偏远农村的资
源,用产业扶贫的方式把它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摆
在我们面前的根本问题。广大农村最普遍的资源是什么?就
是野草和秸秆, 这个在一般人眼里看成是废物的东西,
经过一项专利技术结合养殖业就可以把它变废为宝,把
它们转化成稳定的.可控的清洁电能,给贫困地区带来可
观的经济效益,实现产业扶贫。
国家专利,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畜力为原动力的
《一种传动发电装置》专利号:2014104543134。该发电
装置是原始动力与现代高科技产品有机结合的产物,是
2
集风力发电装置引申的一种技术成熟,装备简便,运行
可靠,运用科学的杠杆原理,采用取之不尽的畜力能来
完成的发电系统。主体结构采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电
装置,该工艺的特征是将风力机在空中的动力构造,移
植在地面,运用杠杆原理设计发电装置来代替,将不稳
定的风力以稳定的畜力替代,将最原始的动力和现代高
科技产品有机结合起来,完全具有可再生能源资源要求
的技术特征。是可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典范工程。
畜力本身有其稳定的动力源,又有不断延续的后备
动力源,便于操控。有人类和牲畜适宜生存的地方都能
够分布式独立发电运行。又能够规模集群发电并网运
行,而且很容易能够控制在频率范围内,一天24小时不
停的发电运行,可满负荷发电输电,效益同比是非常可
观的。
以野草和青贮秸秆肥料作为饲料,来养殖牛驴,
然后把牛驴的畜力能转化成电能。开发成为一种重要清
洁能源,使清洁能源、秸秆回收,畜牧业、肉制品加工,
链接成为一个分布式良性循环经济型发电系统,即使在
最贫困的地区都可以实现。
按国家中长期规划在 2020 年要将可再生清洁
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提高到30%,所以未来发展需求非常
大,但风电和光伏受气候环境影响较大,不稳定,不可
控,不能够全天侯发电,与之不同的畜力发电系统的优
势在于:一、是稳定,可控,二、是初始投资较小,
民间普及比较容易;三,是回报较快,一台 330 千
瓦发电机组,投资大约 150万,能够全天侯 24 小时
发电可达 7920 度,投资回报期一年半,效益可观;
三是连片集群化发电成本更低,发电系统由一单元到规
模化,可采取多样化投资管理模式,能够实行政府搭平
3
台,百姓唱大戏模式,也可采用合作社、个人股份制分
散经营集中管理等模式,由此将公用工程,辅助生产工
程,环保工程大幅下降。
本工程项目设计原动力完全由畜力替代,是国内截
止目前唯一的畜力能发电系统,而且在生产过程中无可
燃能源消耗,主要部件由协作厂家定单生产,有知识自
主产权的发电牵引装置技术方案,自行设计生产装配,
一单元机组需场地 2 亩左右,每千瓦投资成本控制
在 4500元之内,每度电成本控制在 0.10 元之内。本
工程采用的设计理念,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可
保证工艺条件和产品质量,生产方案中的总装、实验、
投产、运行过程中,能耗微小,发电量充裕,节能效果
显著。
《可再生资源法》第三十二条指出:“可再生资源
独立电力系统,是指不与电网连接的单独运行的可再
生能源电力系统”。本工程是以畜力为原动力的发电系
统,在任何地区,包括大型工矿企业、牧区、不能与公
共电网连接的村庄,都能利用空旷场地,简陋厂房独立运
行发电用电,尤其我国至今没有用上电能的边远贫困地区
近 5000 万人都能够利用畜力发电,低投资,低成本解
决这一问题。330 千瓦分布式畜力发电系统,作为小型
发电装置根据需要能够独立发电运行,也可集群规模
装备,可安装在畜力适宜生存的任何地区运行,可与风
能、太阳能媲美,且更具有优势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发电装
置。本工程产品作为可再生能源资源和循环经济型畜力发
电系统可自行发电、并网输电,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
国可再生资源法,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本项目技术方案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内
领先水平,扩大发展有很强的垄断性和竞争力,这是保
4
证安全投资的基本条件。本项目开创了畜力能规模发
电的先河,是衍生出的又一个可作为原动力的取之不
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
本项目有以下的特点:
一、将大大提高精准扶贫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大大增加
贫困人口的经济“造血”能力;
二、成功解决了不受环境条件限制的可再生资源独立发
电系统问题;
三、能成功解决了小单元之大系统规模发电输电问题。
本工程不仅可在任何条件下建立独立发电用电系统,同
时能以分布式发电与国家电网并网连接输电,达到小单
元之大系统的规模发电网络,实用价值和适应性非常
巨大;
四、成功解决了畜力为原动力这一社会忽略的可再生资
源庞大市场问题;
五、成功解决了清洁能源、秸秆回收,畜牧业、肉制品加
工,工农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六、可成功的拉动其他行业,并实现大量新增就业岗位,
和实现让农民返乡致富。一个地区如果以 330 千瓦一个
基础单元建立集群 150 台规模的畜力发电装置,发电量
相当于一个 4.95 万千瓦/小时的小型发电厂,可带动1
万匹左右的牲畜繁育、饲养、肉类加工等下游行业的发
展, 可拉动相当于2000 余个工作岗位;
七、生产有机肥料,改良土壤结构。一台 330 千瓦的发
电系统,其牛驴可以一年可产生 2万余吨的有机肥料,
可改良 5000 余亩土壤结构,可增产粮食 100 万斤左
右,能够实现建一个发电厂,发展一个大型畜牧市场,开
辟一个绿色农业示范园区。达到清洁能源、秸秆回收,畜
牧业、肉制品加工,绿色农业的现代循环经济型可持续
5
发展模式。
八、衍生价值高,牛驴有通过人工干预可以有较强的繁殖
能力,以100头左右的养殖场规模计算,两年之内繁殖数
量可增加一倍,并且,畜力的更新换代,还可以带动下游
的肉类加工,驴皮可以入药,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九、根据估测,2050 年以 16 亿人口计算,我国的
能源要求量大约 45 亿吨标准煤,是目前能源消费的
3.5 倍,目前我们电力应供的70%依然来自于火电,由
此产生的碳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所以推进新能源和可
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国策。
在谋求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损害当代的生存质量,也不剥
夺后代可持续发展的机会,致力于一个持久、再生、干净
的能源体系;
十、解决农村现在出现的环保新问题--秸秆处理的问
题。现在我国农村已经不允许再焚烧秸秆儿了,但这
些秸秆怎么处理是摆在各级农村政府的一个大问题,
而我们畜力发电就把这个问题完美的解决了。建设一个
绿水青山的家园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人类
只有一个地球,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已成为不可逆
转的不争事实,保护环境安全,保障能源安全已经成为
世界各国必然的战略选择,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能
源将依赖可再生能源资源,随着时代发展的需求将再
次撑起人类一片蓝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