ⷀⰺ䁱㈠䊛基于全面预算管理 实现内部控制目标ⷀⰺ䁱㈠䊛随着我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发布,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系统
的建设工作基本完成。2012年被称为“内控”年,在内部控制准则发布以后,各上市公司已经开始执行,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的滞后,加之国内企业重视程度的缺失,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并不是很顺利。如无法在短时间内吸收国际最先进的控制理论和实践经验,无法把国家的监管要求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效地结合起来,等等。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个落实内部控制体系的新思路:基于全面预算管理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一、全面预算管理概述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对一定期间的生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财务活动等做出的预算安排。全面预算作为一种全额、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编制与实施的预算管理模式,基于其计划、协调、控制、激励、评价等综合性管控功能,整合、优化配置企业资源,提升企业营运效率,成为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业务、资金、信息、人才的整合,明确适度的分权授权,战略驱动的业绩评价等,来实现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并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而对作业协同、战略贯彻、经营现状与价值增长等方面的最终决策提供支持。就像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戴维•奥利所指出的那样: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二、内部控制的内涵COSO委员会发布《内部控制——整体架构》报告(即COSO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影响,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法律法规的遵循,并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架构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构成,奠定了ⷀⰺ䁱㈠䊛当代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根据控制论的观点,企业内部控制可以描述为:股东作为最终控制主体,董事会、经理层、各职能部门和企业全体人员之间的信息耦合,使系统朝着企业整体目标运行的各种规范的总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上的授权体系和责任体系,随着企业组织规模的扩大,授权体系和责任体系层次增多,控制越来越复杂。
三、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举例为了说明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下面以一个制造业的上市公司为例进行说明。该公司不仅每年编制年度预算、每季度编制滚动预测,还每两年编制五年规划。五年规划反映了公司发展的战略规划、经营方针和财务战略。年度预算则显示了公司经营活动、投资、融资等经济活动应达到的目标和应取得的效果。集团总部就是通过这些规划及预算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及风险。同时集团总部的审计委员会通过集团审计部门监督企业的营运状况,从而保证集团公司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一)五年规划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五年规划其实是将企业在五年内发展的战略目标作一个趋势分析,建立未来五年内每年的发展方向及目标,同时确定大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及公司产品研发方向。在五年规划中,基本确定五年对股东回报的增长比例,需要投资的项目,产能达到的规模,市场的承受度,国内国际市场的分配比例,原料的采购方向及品种,生产技术的配方等主要指标,当然也包括发展过程中资金的来源及投资回报的测算,财务状况及现金流的测算。五年规划的作用是反映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量化模拟,控制企业的发展方向及规模不偏离集团整体的发展方向。五年规划的制订过程是企业对未来发展方向、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过程,充分估计企业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企业风险的可承受范围。
(二)年度预算及滚动预测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每年的全面预算编制就是在企业五年规划确定发展方向及经营方针内,企业为每年需达到的目标而做的详细的测算。全球各销售区域在充分研究各国经济形势、市场状况的基础上,上报集团销售部门本区域的市场预测结果,集团总部将根据全球各销售市场的预测,研究下游产品的需求总量,价格对策,确定基本市场所需销售量,经全球市场综合平衡ⷀⰺ䁱㈠䊛后,基本确定各销售区域的销售指标,包括数量、价格及品种、规格。集团采购部门及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分布在全球有关国家的生产基地预测的生产量、矿产资源的当年开采量,研究全球矿产资源供应市场及需求量,确定各品种矿(包括精品矿、普通矿及烧结矿)的市场销售量及销售价格、集团供应量及供应价格。集团技术部依据五年规划的资本开支项目,对各生产基地上报的新开工或技术改造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审核项目的规模、进度、投资金额及对当期产量的影响、未来的回报等,确定当年各生产基地固定资产的投资项目。集团预算委员会根据集团当年的盈利目标提出人工费用的控制目标。一般集团总部都要求各公司减员增资来提高员工的薪酬,费用则以上年的基数提出下降目标,但也会根据不同的国家来看。如在中国,原料占生产成本的80%,人工费用较低,而在国外某些国家,人工费用占生产成本40%~50%,因此,集团总部对成本因素的控制是不同的。各生产基地或区域根据当地的市场情况与集团总部以上初定的指标编制全面预算,内容包括销售预算、资本开支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成本预算、人力资源开支预算、资金预算,由财务部门汇总成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损益表、预计现金流量表及财务预算分析一起报集团总部初审。各区域或生产企业首席执行官及首席财务官到集团总部预算汇报说明会上进行讨论,由集团预算管理委员会最终审批,批准的预算将于次年1月中旬下达各预算单位,各预算实体将指标分解至有关部门及人员落实执行。年度预算的编制过程就是为实现当年的企业价值目标而确立的指标过程,是决策层通过预算这一工具对管理层提出达到目标的要求,也是对管理团队绩效考核的依据。集团总部要求各区域或生产企业在每年的4月、7月、10月做当年的滚动预测。滚动预测是将当年的市场波动偏离预算的情况及时反映到滚动预测中,便于集团及时掌握预算完成程度,及时向股东汇报。企业还每月做预算与实际的对比分析,发现偏离,及时调整。预算管理就是决策层通过预算这一工具对管理层的经营、金融、投资过程中的控制。
(三)以资本开支的控制制度来体现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集团总部对公司的资本开支,特别是项目投资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制度规定了授权审批权限,如100万元以内的项目投资由地区总裁审批,100~500万元由管理委员会审批等。规定了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上报资料的内容、格式,预期达到的生产能力、现金流、投资回报率、预期开工期、开工进度、资金来源等详尽的投资研究报告。各类项目必须在五年规划、预算中列示。制度还规定了项目实ⷀⰺ䁱㈠䊛施过程中每月必须上报资本开支情况跟踪表,详细列明每个项目的进度及发生金额,完工验收3~6个月后进行项目实施效果与可行性研究对比分析,如未达到预计效益,则必须分析原因,并追究决策者、管理者及操作者的有关责任。整个制度规定得非常全面、详尽,便于操作,资本开支的管理起于预算,过程以预算为基础对比执行,超预算必须审批,结果与预算进行对照,判断效果,使企业资本开支项目的风险在预算管理中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四、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从上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全面预算管理是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的,完成全面预算,进而完成企业经营目标,最终实现战略目标。这也将促进实现内部控制的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全面预算管理确保企业内部控制有效实施1.全面预算管理将企业的各项管理控制连接起来,起到了规划预测、管理控制、沟通协调、考核激励的作用,在业务过程中集成资金流与信息流,以及对企业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因此,内部控制框架可以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控制。2.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整合企业经济资源,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核心,把战略目标分解为长短期经营目标并据以制订企业年度预算目标,并利用差异分析来控制企业经营活动,先实现短期目标,进而一步步地实现长期目标,最终实现战略目标。因此,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总体目标的最有力手段。
(二)全面预算管理形成了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方式1.全面预算管理具有控制职能,使得企业经营者权责利得以有效地调和。全面预算管理通常以企业目标利润为预算目标,以销售为预算基础,综合考虑市场、生产和营销的内外因素,其目的就是为了实施有效的控制。全面预算管理的决定性作用是权责利的有效控制和调和,并且通过既定的激励与约束并存的机制来实现的。2.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目标控制管理的手段,能够确保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是通过编制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等预算,并以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来保证决策所确定的最优方案得到全面贯彻和执行。全面预算管理既可以控制企业各项业务的收支,又能控制整个生产运营,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保证。3.做好全面预算管理才能实现绩效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企业经营活动计划的量化和货币化的表现形式,所以全面预算管理才能为绩效管理提供数据和ⷀⰺ䁱㈠䊛ⷀⰺ⤧㹒㞁䁖㬨㦌㤓㒍㻩⭥⤧㹒㞁䁖〛⹚᷍䓉䓃䇻㸋㡔䄖㳂⹊⤧㹒㞁䁖ㆃ㉗Ⳟ➙᱄㸳㗨⢝⧱᱑㻖㵔᱒⭥㞁䁖㏎㛏᷍⤜ⰰ䁱ⳃ㋯⧭㳆㻖⼮㞁䁖㚄㬞᷍ゑ㬒㳂⹊䈌䍞㔵㼁㠆㞅⭥䓉䄖ⴟ㹒᷍㬝䐶䓃㋮⿈⧪䊒⭥㻖㵔⧪⧅᷍㦘⡄㡔䄖㸩ㅂ䋗⧅䈌⪕㾣㚽㑇᱄ⷀⰺ⤧㹒㞁䁖㸋ⱁコ⫔㾮⭥㌈⺛㡔䄖᱃⺛䇱㡔䄖⼮㘒䇋㡔䄖㳂⹊㞁䁖ⴟ㹒᱄䎌ⰵ㡔䄖ⷀ᱃⤧㹒㦬䊒⼮⳨⤧㹒㦬䊒㪉ェ㑬㻖㑱䈁㗦㋯⧭᷍㕛䔄㡔䄖㦌䊒⭥⤧㹒ⳃ䍚㿉㤔᷍㗠㛋䊻㩰⼄᱃⡒㈊᱃⺄䐾᱃㪏䟻⭩⧨㬱㋋㪉㆝⧂⹌㋋㋯⼮ⱁ⧂㚻⤠㞁䁖᱄䔘㸋⤧㹒㞁䁖㾱䄖⭥䅞㒍䎀᷍ⷀⰺ⤧㹒㞁䁖㳂⹊᱗。ェ㬇㬡ㆈ᱘䊴䐟᱃ⷀⰺ㯑㹒ⴆ。᷉*76᷊᱃ⷀⰺ㘜コㅓ㲔᱃䊻㼀䁈㻑㪈㤙᱃。ェ㬇㗦⿈㶙䍟䄵ゑ㶙㕈⹛㭊㠞㲉⭩ⱁ䐷㾯㬞⭥䁈㻑ⴟ㹒᷍㸋㋮⿈⧪䊒⫏ㅉ㻖㵔⭥⤧㹒䁈㻑㠞㲉᱄
关于高顿财务培训标准,这样才能对各责任单位进行业绩考核和奖惩,同时实现对员工的激励与控制。总之,为了实现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实施,需要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能够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的控制方法和策略,促进内部控制应用水平的提高。只有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下,才能为内部控制系统提供了科学的控制方式,同时,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作为企业的两大内部系统,只要彼此相互融合才能使双方更好地发挥彼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