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基础知识培训(2012[1].6.1)

电气基础知识培训(2012[1].6.1)


5
6
(二)分类:实用中,常把熔断器和刀开关组合在一起, 分为闸刀开关和铁壳开关。
7
4、按钮
一种最简单的手动电器。 (一)作用:发出操作信号、接通和断开电流 较小的控制电路,以控制电流较大的电动机运 行。 (二)结构:钮帽、动触点、静触点和复位弹簧 等。
8
动触点
按钮未按下时: 动断触点:动触点与上面的静触点接通。 动合触点:动触点与下面的静触点断开。
原则: 外部单元同一电器的各部件画在一起,其布置尽可能 符合电器实际情况。 各电器元件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和回路标记均以电 气原理图为准,并保持一致。 不在同一控制箱和同一配电盘上的各电器元件的连接, 必须经接线端子板进行。互连图中的电气互连关系用 线束表示,连接导线应注明导线规格(数量、截面 积),一般不表示实际走线途径。 对于控制装置的外部连接线应在图上或用接线表表示 清楚,并注明电源的引入点。
QS L1 L2 L3 FU1 SB1 KM FR FU2
FR
SB2
短路保护 :FU1、 FU2
KM
M 3~
KM
一、单向旋转控 制 3.接触器自锁控制
电气原理图 工作原理 保护环节
QS L1 L2 L3 FU1 SB1 KM FR FU2
FR
SB2
短路保护 :FU1、FU2 过载保护 :FR
一、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2.文字符号 单字母符号: 基本文字符号: 双字母符号: 辅助文字符号: 表示电气设备、装置和元器件以及电路的功能、状态和特 征。 如“RD”表示红色,“L”表示限制等。 补充文字符号: 当规定的基本文字符号和辅助文字符号不够使用时,可按 国家标准中文字符号组成规律和下述原则予以补充。
一、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1.图形符号 符号要素: 具有确定意义的简单图形,必须同其它图形组合构成一个 设备或概念的完整符号。 如接触器常开主触点符号,由接触器触点功能符号和常开 触点符号组合而成。 表示一类产品和此类产品特征的一种简单的符号,如电动 机可用一个圆圈表示。 提供附加信息的一种加在其它符号上的符号。
二、绘制、识读电气控制系统图的原 则 2.电气原理图
主电路接点表示:
三相交流电源采用L1、L2、L3标记
主电路按U、V、W顺序标记
分级电源在U、V、W前加数字1、2、3来标记 分支电路在U、V、W后加数字1、2、3来标记 控制电路用不多于3位的阿拉伯数字编号
电气原理图示例:
二、绘制、识读电气控制系统图的原 则 2.电气安装图
直线式
双滚轮式
单滚轮式
15
未撞击Βιβλιοθήκη 撞击STST
动合触点
动断触点
(c)符号
16
8、时间继电器
按一定时间间隔对机械进行控制。 (一)时间继电器: 按所整定的时间间隔的长短来切换电路的自动电器。有空气式、电 动式、电子式等。
是从得到输入信号(线 圈通电或断电)起,经过一 段时间延时后才动作的继 电器。适用于定时控制。
电气原理图: 工作原理:
L1 L2 L3
QS
FU2
FU1
启动: 按下起动按钮SB→接触器KM线圈得电 →KM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启动运行。 停止: 松开按钮SB→接触器KM线圈失电→KM 主触头断开→电动机M失电停转。
SB
KM
M 3~
KM
一、单向旋转控 制 2.点动控制
电气原理图: 工作原理: 保护环节: 短路保护 应用: 常用于电葫芦控制和车床 主电路 拖板箱快速 移动的电机控 短路保护 制
二、绘制、识读电气控制系统图的原 则 电气控制系统图的结构
电气原理图
主电路 控制电路 照明和显示电路
电气控制系统图 电气安装图 框图
电器安装图
电气互连图
二、绘制、识读电气控制系统图的原 则 1.电气原理图
用图形符号和项目代号表示电路各个电器元件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的图
原则: 主电路、控制电路和信号电路应分开绘出。 表示出各个电源电路的电压值、极性或频率及相数。 主电路的电源电路一般绘制成水平线,受电的动力装置(电动机)及其保 护电器支路用垂直线绘制在图的左侧, 控制电路用垂直线绘制在图面的右侧,
一般符号:
限定符号:
一、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2.文字符号 基本文字符号: 单字母符号: 按拉丁字母顺序将各种电气设备、装 置和元器件划分成为23大类,每一类 用一个专用单字母符号表示,如“C” 双字母符号 表示电容器类,“R”表示电阻器类等。
一、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2.文字符号 单字母符号: 基本文字符号: 双字母符号: 由一个表示种类的单字母符号与另一 个字母组成,且以单字母符号在前, 另一字母在后的次序列出,如“F”表 示保护器件类,“FU”则表示为熔断器。
2、组合开关
(一)结构:也是一种刀开关,刀片可转动,由装在同一轴上的单个或多 个单极旋转开关叠装组成。转动手柄,可使动触片与静触片接通与断开。 (二)分类:单极、双极、三极、多极。 (三)作用:生产机械的电源引入、局部照明等。
常用的HZ10系 列
3、熔断器
(一)作用:最常用的短路保护电器。熔体由电阻率较高而熔点较低的合金 制成,正常工作时熔体不熔断,短路时熔体立即熔断,及时切断电源。
当电动机过载时:流过发热元件 的电流超过其整定电流,使双金属片 因受热而有较大弯曲,向左推动导板, 动触点离开静触点,接触器线圈KM 断电,断开电动机电源。
14
7、行程开关
对生产机械的某一运动部件的行程或位置变化进行控制。通常用 行程开关来实现。 (一)行程开关(限位开关): 是利用机械部件位移来切换电路的自动电器。
17
(三)工作原理:利用线圈的通电或断电,控制触点闭 合或分开。
静铁心固定不变,动铁心与动触点连在一起,可左右 移动。 当线圈通电时,静、动铁心间产生电磁吸力,动铁心 带动动触点右移,动断触点断开,动合触点闭合。 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力消失,动铁心在弹簧作用下带 动动触点复位,使动断触点和动合触点恢复原状。
原则: 外购的成套电气装置,其详细电路与参数绘在电气原理 图上。 电气原理图的全部电机、电器元件的型号、文字符号、 用途、数量、额定技术数据,均应填写在元件明细表内。 为阅图方便,图中自左向右或自上而下表示操作顺序,
并尽可能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
将图分成若干图区,上方为该区电路的用途和作用,下 方为图区号。在继电器、接触器线圈下方列有触点表以 说明线圈和触点的从属关系。
L1 L2 L3
控制电路 短路保护
QS FU2
FU1
SB
KM
M 3~
KM
一、单向旋转控 制 3.接触器自锁控制
电气原理图
QS L1 L2 L3 FU1 FU2
自锁触点
SB1
SB2
KM
热继电器 常闭触点
KM
FR
热继电器 热元件
FR
M 3~
KM
工作原理
一、单向旋转控 制 3.接触器自锁控制
电气原理图 工作原理 保护环节
QS

QF
特点:
FU
控制方式简单
M 3 ~ M 3 ~
开启式负荷开关 控制
自动空气开关 控制
第二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全压启 一、单向旋转控 动控制
1.手动控制 电气原理图:
QS

QF
特点:
应用:
FU
控制三相电风扇和砂轮机
M 3 ~
M 3 ~
开启式负荷开关 控制
自动空气开关 控制
一、单向旋转控 制 2.点动控制
KM
M 3~
KM
一、单向旋转控制
3.接触器自锁控制 电气原理图 工作原理 保护环节
QS L1 L2 L3 FU1 SB1 KM FR FU2
FR
SB2
短路保护 :FU1、FU2 过载保护 :FR 欠压、失压保护 : KM
KM
M 3~
表示电气控制系统中各电器元件的实际位置和接线情况。
电器安装图: 详细绘制出电器 元件安装位置。
FU1
320
FU2
线槽
KM TC FR
FU3 FU4
端子板 50 50 50 50
CW6132型车床电器位置 图
360
电气互连图:
表明了电器设备外部元件的相对位置及它们之间的电气连接, 是实际安装接线的依据
辅助触点 主触点
弹簧
静铁心
动铁心 线圈 结构示意图
KM
KM 动断 KM 动合 KM 动合主触点 线圈
11
符号
主触点接电动机主电路,辅助触点用于控制电路。
利用线圈中小电流的通断来控制主电路中大电流的通断。
当线圈通电时:主触点闭合,电动机旋转。
当线圈断电时:主触点分开,电动机停转。
电机
M 3~
12
6、热继电器
18
一、 电气控制系统图的基本知识
由各种有触点的接触器、继电器、按钮、 电气控制线路: 行程开关等按不同连接方式组合而成的。
第一节 电气控制系统图的基本 电气控制线路: 知识 实现对电力拖动系统的启动、正反转、制动、 电气控制线路的作用:
调速和保护,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实现生产 过程自动化。
第一节 电气控制系统图的基本 电气控制线路: 知识 电气控制线路的作用:
1.通常用热继电器来实现过载保护。当电动机负载过大,电压过低或 一相断路时,电流增大,超过额定电流,熔断器不一定熔断,但时间长 了影响寿命。
2.结构
发热元件
发热元件 动断触点
双金属片
13
3.工作原理:利用膨胀系数不同的双金属片遇热后弯曲变形,去推动触 点,断开电动机控制电路。
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双金属片不起 作用。
电器互连图示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