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最美母亲先进事迹材料

2017最美母亲先进事迹材料

精品文档 2016 1 / 15

2017最美母亲先进事迹材料 “母亲那种献身精神、那种专注,灌输给一个男孩的是伟大的自尊,那些从小拥有这种自尊的人将永远不会放弃,而是发展成自信的成年人。你有这种信心,如果再勤奋就可以成功。”以下是小编小编给大家推荐的2017最美母亲先进事迹材料,快来看看吧。 2017最美母亲先进事迹材料一 岁月无声,因为声在心的深处。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句名言:“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 高祝军,三级警督警衔,现工作于兰州市第一看守所管教十三队。 从警十年来,高祝军怀着对监管工作无比的忠诚与热爱,以坚毅的执著和不懈的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责任书写忠诚,用平凡铸就绚丽,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无悔的敬业之歌。她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一次、市局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甘肃省优秀人民警察等多项荣誉。 教师“妈妈”,无悔人生。2005年,随着工作调动高祝军由一名监狱狱警变成一名监管民警,从此在监管战线坚守了十年。从事监管工作的那一刻起,她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高兴,当接触到具体工作,明白了自己要做的是一名管教民警精品文档 2016 2 / 15

时,面对形形色色的在押人员,她曾经历短暂的困惑与彷徨,然而生性倔强的她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激发了她自强向上的决心。她感到做好这份工作需要热情、更需要责任。自己要尽快转换角色,适应环境,投入工作,要把监所当成教育、感化、挽救在押人员的“特殊学校”。她充分发挥自己善于做思想工作的特长,针对女性在押人员的心理特点,因人施教,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真情挽救,促其自尊、自爱、自重、自强,为在押人员点亮心灯,矫正心灵,教育转化了一批批在押人员,赢得了她们的信任,在押人员不分年龄大小全部亲切的称她为“高妈妈”。 面对特殊的人群,任重道远。高祝军深知看守所关押的在押人员成分复杂,监管工作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社会稳定与和谐。如何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消除他们的消极对抗情绪,防止发生问题和事故。不仅要求监管民警有丰富的业务知识、社会知识,还要有过硬的管理经验。打铁还需自身硬。凭着对监管事业的执著追求,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在平日的工作中,她广泛涉猎相关的法律、法规,《犯罪学》、《犯罪心理学》、《看守所执法细则》等大量的理论书籍,并向有经验的老民警学习请教,钻研监管业务,做到了用娴熟的业务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练就了过硬的业务本领。工作中,她抓管理、重教育、真抓实干。除了严格的监规监纪和管理工作规范,至于工作方法,没有教材,也没有老师,全凭主精品文档 2016 3 / 15

动学习与实践摸索开展工作。平时留心观察,细心揣摩,遇有特殊情况,她虚心向老管教请教,不断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久而久之,总结出一整套管理教育女性在押人员的基本路数与招法。抓住入监、诉讼、判决等重点阶段和重刑、重病等重点人员,分别制定管理教育方案,因情施策,对症下药,以法律为依托,以真情换真诚,以爱心温暖人心。面对形形色色的女性在押人员,她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捍卫着法律的尊严,用温暖感化着一个又一个受伤的心灵,用亲情唤醒了一个个迷途的灵魂,用妈妈般特有的责任引领着她们一步步走向光明,用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丰富她们的学习和生活,积极创建一个严格、文明、和谐的羁押环境。狱情分析会、安全大检查,每项工作都做到细致入微,处处身体力行。每天进入监区,第一时间找在押人员谈心谈话,帮助解决在押人员入监后的心理困惑。她用以心交心、以诚说教、以理服人、亲情感化、政策宣传、理论教育等手段进行感化教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使在押人员,或幡然悔悟,或顺利投监。在押人员马某,入所时对抗情绪十分严重,绝食、闹监,态度非常嚣张,给整个队的管理带来很大难度,让管教民警感到很为难,高祝军知道这是一个棘手的管理对象,要想保证监区的稳定,必须攻破这个老大难。管理中她亲自出面,下大气力进行教育,不厌其烦地多次找其谈话,做思想教育工作,从理想、信念、责任、家庭、母亲、女儿等方面多角精品文档 2016 4 / 15

度地对其进行教育感化,有时为了劝其吃饭自己好几次过了吃午饭的时间。经过连续五天的苦口婆心,马某终于被她所打动,在绝食了五天后开始进食了,还写下了悔过书,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真情感动,润物无声。人性化执法的本质在于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以人为本,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日常工作中,高祝军注意在严格管理的同时,抓住她们的心理特点,以平等和关心的态度,进行人性化教育,以公道正派的人格魅力赢得在押人员的尊敬和信赖。她节假日带头值班,从警十年奉献了全部公休假。监区在押人员病号多,几乎每周都要带病号去医院看病,有时一周要去三次。无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只要为了监所的安全,她不讲任何代价,带领在押人员看病。对于有病的在押人员,她主动在生活上关心照顾,嘘寒问暖。为了监所安全,高祝军能在掌握在押人员动态的基础上,发现存在的影响安全的蛛丝马迹。犯罪嫌疑人任某,因将其儿媳杀害而被刑拘入所。刚入监时情绪低落,有自杀的想法。高祝军发现情况后,为了防止出现意外,立即对监室耳目做了布置,安排专人对其进行监护,加强监室值班。终于发现任某利用枣核企图划破血管自杀的行为,避免了一起事故的发生。之后她抓住时机对其进行思想教育,稳定思想情绪,从生活上关心帮助她,给她送去换洗衣物,帮助其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真情的感化,终于使任精品文档 2016 5 / 15

某消除了厌世和对抗心理,表示再也不会做傻事,一定要好好活下去。有次在值班过程中,她高度负责,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因涉嫌诈骗入所的在押人员吴某的异常情况,立即请示所领导马上押解送医。经医院诊断:该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后期、肾性贫血、泌尿系统感染、间质性胃炎,并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她克服一切困难,当日为其办理了住院,并与本队战友进行了陪护,避免了一起非正常死亡的发生。吴某的女儿激动地说:“是兰州市第一看守所给了我母亲第二次生命,她虽然犯了法,但你们没有歧视和嫌弃她,而是对待她像亲人一样,如果没有你们,很有可能再也见不到我母亲,真不知怎样才能报答你们。” 春风化雨总有时脚踏实地最美丽。十年来,女犯人中有判死刑的,有判无期的,有判有期的,也有不正常的。她都耐心说教,真情帮助。由于高祝军的真情付出,换来了监所女犯人从未出现任何问题和事故的安全回报。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十年来,高祝军始终毫不动摇地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她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人之举,她情系监所,脚踏实地的足迹叙述着一个个平凡的故事,展现了一位监管女警的大爱情怀,用心、用爱、用行动,书写了一名人民警察对党、对人民、对公安监管事业无与伦比的热爱与忠诚。 2017最美母亲先进事迹材料二 一盏盏明亮的路灯精品文档 2016 6 / 15

绽放着迷人的光彩,照亮着人们回家的路,温暖着每个行人的心。当我们迷失在人生的行程中时,请给我们自己点亮一盏心灯。心灯是我们前进的路标,从此我们不再迷茫不再行;当我们的心被冷藏时,请给我们自己点亮一盏心灯,从此我们不再沮丧。 陈华,是兰州石化公司化肥厂动力车间的一名女工,她是这个车间第一名也是唯一一名女技师。就是这样一个在工作中好学、敬业、技能拔尖的女工,在生活中,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坚强和温暖。 2003年12月份,陈华的爱人罹患急非淋白血病。面对一边病床上需要精心照顾的爱人,另一边才刚上三年级的女儿,她没有抱怨,没有退缩,打起十二分精神。爱人由于病情缘故饭量越来越少,陈华为了让他能尽量吃可口点,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照着菜谱变着花样,精心准备饭菜。做好饭,打包好给爱人带的餐盒,又把孩子的午饭留好,放在微波炉里。为了尽快赶到医院,她顾不上吃饭,急急忙忙乘公交车赶往市里的医院,在公交车上随便吃点饼干。到了医院,看护爱人输液、治疗,一直到给他喂完晚饭,一切安排好后,陈华才从离开医院,顺道在快收摊的菜市场买好第二天做饭的食材,她才拖着疲倦的脚步回到家。回到家,陈华给女儿赶做晚饭,等吃完饭、厨房收拾妥当,基本都到晚上10点。这时,陈华才浅浅入眠,窗外已是繁星满天。功夫不负有心精品文档 2016 7 / 15

人,爱人从最初的每月化疗、每季度化疗到每半年化疗。现在,陈华的爱人身体已基本恢复正常,能正常工作和生活,还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医生都夸陈华照顾得真好。 陈华对女儿的生活起居精心照顾,对女儿的教育更是从不马虎。十几年间,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宽容善良之心,给女儿做出了表率。由于爱人的医疗费花销大,十几年来陈华养成省吃俭用的习惯,家里的一切开支她都精打细算,她说:“过日子实实在在,干干净净,健健康康,比什么都重要”。在她的潜移默化下,女儿从小也养成好习惯,从不与人在物质上攀比。即使是在医院照顾爱人的日子里,陈华无论多晚回家,都坚持每天检查女儿的作业,督促她好好学习。陈华还特别注重培养女儿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有好朋友帮她明辨是非,排忧解难,她就担起孩子好朋友的角色。无论再忙再累,陈华每天都要听女儿分享每天学校里的新鲜事,听她诉说烦恼,遇到困难就鼓励她,碰到有委屈边安慰边教导,化解女儿的心事,让她每晚都安心入睡。付出终有回报。陈华的女儿从妈妈身上学到了自强和上进,先后考上兰化三中高中尖子班,后又考入大连外国语大学。2015年大学四年级时,以优异的成绩被学校推荐,公派出国留学。讲起优秀的女儿,陈华却很低调,她觉得自己并没有教育孩子特别的诀窍,只是“给她做好榜样”,要求她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做好。多年来,她多次被评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