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高校的国防教育作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国防
教育的基础。高校国防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与意识,能够
从思想、政治和技术等方面对大学生实施全面的国防教育。在高校开
展国防教育,使大学生服务于国防现代化,大学生作为高新人才,能
够更加充分的发挥国防现代化的优势,将国防现代化的思想与当前的
国际形势融会贯通。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坚定大学生政治方向、培养大学生公民道德、塑造大学生心理品质。
高校国防教育是培养国防后备人才的重要措施,是国防教育体系的重
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人才,既是社会群体的一种,
也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很大程度上会成为社会
思想的潮流,如果通过国防教育塑造起他们的爱国主义信念,就对全
社会的爱国主义思想会起到引领作用。在高等院校中搞好国防教育,
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不仅是建设强大国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
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需要。
当前国际形势仍然较为复杂,只有认清了形势才能更好的开展国
防教育。冷战结束以来,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纷纷调整了军事战略,
加强了军事设备的研发与发展,从整体上改变了我国周边的军事环
境。但是,我们应清醒地看到,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我国同接壤的周
边邻国之间都存在着悬而未决的边界领土问题;我国同周边国家还存
在着严重的海洋权益的纠纷,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存在着诸多不利和挑
战。此外,我国地缘环境较为特殊,我们处在海洋地缘战略区和亚欧
大陆地缘战略区的交界处,是陆上势力和海上势力争夺的焦点,我国
的战略地位决定了我国的强大与美国的全球战略必然相悖,我们永远
不能忽略和平背后潜伏着的危机。如果大学生树立了“居安思危”的
思想和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就能保障我国的综合国力持
续增长,能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因此我
们就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立足于强大的国防实力,力争达到“不战而
屈人之兵”的目的,而此目的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高校国
防教育的状况如何。
高校国防教育和素质教育存在多方面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彼此相互包容、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平时期,高校的国防教育主
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来发挥:搞好大学生军事训练工作,为国
家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依托培养高校做好后备军官的培养工
作,为部队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军队干部;做好征兵工作,积极鼓励优
秀毕业生到军营建功立业,为军队输送高素质军事人才;积极研发高
新技术,为国防建设服务。搞好大学生军事训练对加强国家国防后备
力量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学生作为国
家公民,对于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的繁荣和富强有着神圣的责任
和义务。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们应当提高对高校国防教育的认识,改
进高校国防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高校国防教育的效果,推
进高校国防教育和谐发展,从而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当前高校国防
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一、 许多高校对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组织机构设立
和管理体制仍不完善。目前,由于对高校国防教育重要性思想认
识有偏差,加上对国防教育的目标不够明确,使得国防教育活动
的开展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知识单纯的教,而没有讲授其中的
精髓问题,其综合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甚至有些人还
认为,国防教育是军分区、人武部、军事院校的事,国防现代化
建设所需的军事人才应由军事院校培养,地方普通高校能简单地
搞一点军训,开设一点军事理论课便可以了,没有必要投人大量
的人力物力。显然,这样的看法是荒谬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
题,归根结底是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现在全国普通高
校都要求开设军事训练课和理论课,但是还有很多高校没有设立
“军事教研室”等专门的职能机构,有的高校虽有,却有名无实,
只是挂了一个牌而已,连上课的教室也存在困难,教学管理上就
存在更多问题。
二、 高校国防教育训练内容缺乏系统性,主要表现在军事技
能训练停留于表面功夫,缺乏专业性的教学内容,如武器操作、
军事地形学、擒敌术等,根本无法形成实际战斗力,军事理论学
习方面,有的学校未采用系统性教材,对部队常识、国际军事前
沿知识等涉及不多,在国防思想灌输方面课时较少,力度不够以
及在军事技能与军事理论、思想灌输三者之间存在各自为战、相
互脱节的问题。
三、 高校国防教育未走上法制化、经常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在
我国,将国防教育工作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定下来的时间并不是
很长,要想将国防教育扎扎实实的开展好,使其走上法制化、经
常化和规范化的轨道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从学前,到小学、
中学、大学,国防教育都应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融入学生的课堂
学习、课外活动中。
多年来,在教育领域的国防教育形式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军训,而
这仅有的军事训练科目也只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展,而在剩下的
几年大学生活中,学生接触到有关国防知识的几率几乎为零,这种短
期、单一的国防教育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起到培育和巩固大学生国防意
识的作用。近年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的有关要求,
各高校相继开设了国防教育课程。但在目前,高校国防教育的教学方
法和手段基本上采用班级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这种形式单一的教学
模式远远达不到让青少年确立国防观念的目的。
要想真正在高校发挥国防教育的巨大功能,首先必须对高校国防
教育进行准确定位,如果对国防教育定位不准,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效
果也就很难让人满意,也是对国防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这就需要我
们全面认识和把握高校国防教育的多重功能。高校国防教育具有强大
的国防教育功能,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事教育的重
要补充,同时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德、智、体、心、法等综合
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对高校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有着
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领导者和管理者应当对高校国防教育的各方面
的功能有全面的认识,懂得国防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
意义。归于源头要将高校国防教育的首要目的放在服务国防上,通过
高校国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国
防教育的基础。
从教育方法上有所提升是必要的选择。因材施教、注重细节、循
序渐进,是国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大学生要改变那种轻
视国防教育课程的态度,要认识到它实际上是一件关系到全民族素
质、全民族思想观念的问题,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千秋万代利益福祉的
伟大事业。要切实将国防教育作为大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国防教育课程与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其他课程视为平等关系,要严格
评价标准,采取正规化的考试考核方式,要专门研究国防教育的组织
和开展,在指导思想上要予以明确,在服务方向上要切实与国防事业
需求相一致。
进行国防教育,要紧紧抓住爱国主义这个主题不放,并要给爱国
主义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从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学校做起,上升
到理性认识。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更是要深入实处,落实到位,是大
学生具有系统的国防知识体系,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为国家的现代
化国防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