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水平与肾功能关系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关系,探讨血尿酸变化对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横断面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8月于本院住院的32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肾功能变化的关系,并分析肾功能进展的危险因素。
结果:32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186例,女137例,年龄(56.9±13.1)岁,25.4%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eGFR420 μmol/L,女性的嘌呤浓度>360 μmol/L[3]。
(3)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定义如下:①患者出现肾脏损伤,其表现为肾脏结构或者功能出现异常的时间大于等于3个月,伴有或不伴有eGFR的下降;②eGFR7.0 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中759无水葡萄糖溶于200 mL水负荷后2 h 血糖(2 h PG)≥11.1 mmol/L,以上三种方法可以单独用来诊断糖尿病,其中任何一种出现阳性结果必须用三种方法中任意一种进行复查才能正式确诊。
②患者年龄大于18周岁;③所有入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①非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分型诊断不明的患者;②孕妇、肺结核、糖尿病合并严重各种并发症患者;③伴有恶性肿瘤及其他重大躯体疾病的患者;④应急性血糖升高,不明原因的血糖升高等异常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正态分布)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多元线性回归评价基线血尿酸与eGFR的相关关系。
二分类Logistic回归评价肾功能进展的危险暴露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病史、收缩压、HbA1c、FPG、ALB、Scr、UA、高尿酸血症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尿酸血症总的发病率为25.4%(82/323),eGFR<90 mL/(min·1.73 m2)组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比例明显升高,见表1。
2.2 不同尿酸水平肾功能状况比较患者尿酸水平按照百分位法分为Q1~Q4四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随尿酸水平增高,肌酐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而eGFR则呈现下降趋势,这在高尿酸组中(Q4组)中尤为明显。
且尿酸水平高组其CKD(CKD3a-CKD5期)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低尿酸水平组(P<0.05),见表2。
2.3 血尿酸水平对eGFR的影响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将eGFR为作为因变量,血尿酸项目为自变量,性别、年龄、BMI、收缩压、高血压病史、ALB、HbA1c、FPG、TC、TG、LDL等项目作为协变量,建立一个线性回归的模型。
模型的结果显示:性别、年龄、HbA1c等调整因素后血尿酸水平与eGFR呈负相关关系(P <0.01)。
调整了混杂因素的模型2显示,血尿酸的浓度值增高100 μmol/L的情況下,eGFR值下降7.47 mL/(min·1.73 m2),95%CI(-9.23,-5.72),见表3。
2.4 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进展的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对年龄、性别、BMI、收缩压、舒张压、HbA1c、空腹血糖、ALB、UA、血脂指标、合并高血压等进行单因素的分析,再将单因素分析中筛选出的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高尿酸血症以及合并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4。
3 讨论高尿酸血症在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很高,本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总的发病率为25.4%。
目前研究发现,高尿酸水平是慢性肾脏病发生和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5-6]。
一项美国对177 570例患者随访时间长达25年的研究发现,血尿酸水平增高的患者发生CKD的风险是尿酸正常患者的2.14倍[7]。
还有研究发现血尿酸每增长59.5 μmol/L,CKD发生的风险增加7%~11%[8-12]。
尿酸对肾脏的有害影响已经通过相关的动物试验得到阐明,在动物实验中高尿酸血症的大鼠发生高血压、不同程度的肾动脉硬化、肾小球囊内压增加、肾小球肥大,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蛋白尿形成[13-16]。
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疾病又互为因果关系,一方面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可以导致高尿酸血症,另一方面尿酸盐结晶在肾脏沉积,可以形成肾结石,导致慢性肾脏病发生,加速肾功能损害。
本研究结果同样显示了这种关系,表现为eGFR<90 mL/(min·1.73 m2)组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比例明显升高以及尿酸水平高组其CKD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低尿酸水平组。
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目前有研究表明尿酸水平升高是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14-18]。
有关学者通过队列研究指出在糖尿病患者中,高尿酸血症可以预测糖尿病肾病的进展[19-21]。
与文献[21]报道一致,本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进展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调整年龄、性别、血糖控制不良等混杂因素后,基线血尿酸水平与基线eGFR值仍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基线血尿酸每增高100 μmol/L,基线eGFR下降7.47 mL/(min·1.73 m2)。
另外,经Logistic回归分析,尿酸与年龄及高血压共同影响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进展,这些结果均提示应重视血尿酸水平对肾脏预后的影响。
但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的研究,有较大的局限性。
高尿酸血症与肾功能有着多重复杂的关系,本研究并不能解释其中的作用机制。
另外,因本研究患者尿蛋白資料不齐全,未能将尿蛋白纳入对肾功能的影响,可能会对结果造成影响。
另外,本研究因资料的欠缺,亦未纳入相关药物对尿酸等影响,如临床常用的降压药、利尿药、降尿酸药,不能排除曾经服用的利尿剂和降尿酸药物对血尿酸和肾功能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结果出现一定的偏倚。
因此,后续需进行进一步的追踪随访,形成队列研究,以进一步阐明糖尿病患者尿酸与肾功能的关系。
综上所述,血尿酸是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进展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临床上应重视血尿酸水平对肾脏预后的影响,合理地控制尿酸水平以延缓肾功能减退。
参考文献[1] Yang W D,Lu J M,Weng J P,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3,362(25):1090-1101.[2]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29(11):913-920.[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1227-1245.[4] Foundation N K.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chronic kidney disease:evaluation,classification and stratification[J].Am J Kidney Dis,2002,39(2 Suppl 1):S1-266.[5] Talaat K M,elsheikh A R.The effect of mild hyperuricemia on urinary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and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J].Am J Nephrol,2007,27(5):435-440.[6] Iseki K,Ikemiya Y,Inoue T,et al.Significance of hyperuricemia as a risk factor for developing ESRD in a screened cohort[J].Am J Kidney Dis,2004,44(4):642-650.[7] Verzola D Ratto E,Villaggio B,et al.Uric acidpromotes apoptosis in human proximal tubule cells by oxidative stress and the activation of NADPH oxidase NOX 4[J].PLoS One,2014,9(12):e115 210.[8] Wang Y,Bao X.Effects of uric acid on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early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its mechanisms[J].Eur J Med Res,2013,18(1):26.[9] Nakagawa T,Mazzali M,Kang D H,et al.Hyperuricemia causes glomerular hypertrophy in the rat[J].Am J Nephrol,2003,23(1):2-7.[10] Ficociello L H,Rosolowsky E T,Niewczas M A,et al.High-normal serum uric acid increases risk of early progressive renal function loss in type 1 diabetes:results of a 6-year follow-up[J].Diabetes Care,2010,33(6):1337-1343.[11] Hovind P,Rossing P,Tarnow L,et al.Serum uric acid as a predictor for develop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type 1 diabetes:an inception cohort study[J].Diabetes,2009,58(7):1668-1671.[12]張欣荣,孙梦迪,岳晓丹,等.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进行性肾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荟萃,2016,31(12):1298-1301,1307.[13]司美君,叶增纯,赵文波.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脏病理与临床表现特点[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6,32(6):401-405.[14]张倩,万倩,孙丹,等.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5,31(5):390-394.[15]张芮,李丽,刘芳.老年糖尿病的个体化血糖管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36(9):777-780.[16]丁世锐,张平安.2型糖尿病肾病和ANA阳性的2型糖尿病肾病与肝肾功能和补体关系的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9):1898-1902.[17]韩晓芳,张新秀,刘克梅.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J].安徽医学,2016,37(7):865-868.[18]周青霞.血清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及微量白蛋白水平与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5,35(2):900-902.[19]欧红芹,祖磊,邹玲梅,等.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代谢指标变化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9):1158-1160.[20]向茜,郭燕,白云霞,等.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7):1835-1838.[21]黄莹芝,叶山东.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5):44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