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日冷链物流发展状况对比研究

中日冷链物流发展状况对比研究

中日冷链物流发展状况对比研究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
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此带动
了冷链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但相较于日本、美国等冷链物
流发达国家,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借鉴日
本冷链物流的发展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
本文在对中日冷链物流发展状况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提
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旨在为冷链物流行业的研究和发展提
供参考。

关键词: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中日;对比研究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
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
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日本冷链物流行
业起步较早,冷链配套产业完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深入人
心,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虽发展势头迅猛但仍有许多需
要学习的地方。
一、中日冷链物流发展状况对比分析
(一)食品安全意识
食品安全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
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
的一个跨学科研究课题。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讲,不同类型
的食品需要在特定的温度下进行运输及贮藏,如肉类、蛋类、
蔬菜等绝大部分食品均需在低温环境下流通。据统计,日本
超市中约50%的商品在低温环境中销售,而我国仅有不足10%
的商品在储藏、运输及销售过程中处于要求的低温环境。诸
如肉、蛋、蔬菜等需要低温流通的商品在我国甚至还未形成
相应的观念。由此看来,我国与日本在食品安全意识上的差
距很大。
(二)冷库建设规模
在我国,随着国家对冷链物流行业鼓励政策的出台,越
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身冷链物流事业,纷纷兴建大型高标准
冷库。近年来我国出现的冷库多以高层土建库为主,更不乏
超大型全自动立体库,由此可见,在我国冷库呈现出规模化、
自动化的发展趋势。而在日本,从事冷链物流行业的企业只
有少数的几家,冷库分散,单个冷库规模较小,库内以传统
仓储货架为主,虽未广泛采用自动化仓储系统,但由于管理
得当,物流运作效率较高。对比可知,在冷库建设规模方面,
我国新兴冷库的建筑水平普遍优于日本。
(三)冷链配送体系
冷链配送是指将需要低温储存的货物通过专用冷藏车
配送到指定地点。据中冷联盟2015年度统计数据显示,我
国冷藏车的保有量仅能满足实际配送需求的30%,大部分货
物无法按照实际需求温度进行配送,并且配送方式多以点对
点为主,无法实现冷链环境下的B2C配送。在日本,专用冷
藏车及多功能冷藏车的使用十分普及,快递企业已经可以将
普货与冷藏货物混合配送,冷链B2C已经成功实现。综上,
我国的冷链配送方面处于较落后的水平。
(四)仓配衔接程度
仓配衔接程度是指在产品由冷库向消费终端流通的过
程中,产品始终保持在所需温度范围的程度。在我国,雪糕、
速冻食品等较高端产品的流通可以做到仓储和配送环节始
终保持在低温环境下,但货品由仓库向配送车以及由配送车
向商场冰柜转移的衔接过程无法保证低温。而在日本,配送
公司已经广泛使用冷藏箱来解决衔接的问题,全程冷链已经
实现,虽物流成本得到增加,但食品安全获得了很大的保障。
(五)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即指冷链物流从业人员在日常操作过程中对
物流标准的执行程度。在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虽然已经实现
了机械化操作,但对于冷链标准的执行较差,如:低温装卸
平台、冷库标准低温、配送车辆标准低温等硬性要求,大部
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均没有执行。而在日本,冷链企业会严
格执行物流标准,企业总部指派专门人员到各营业网点进行
监督,保障食品全程冷链。综上,我国物流管理方面还有待
加强。
(六)政策支持
近些年,在食品安全的大形势下,我国各级政府纷纷出
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冷链物流的发展,如:物流标准化补贴、
冷库建设补贴、路桥费用减免等,综合来看,我国的政府支
持力度较大,但还未形成体系。在日本,由于冷链物流起步
较早,政府已经配套形成了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相对我国,
体系较完善。
综上所述,我国在是食品安全意识、冷库建设规模、冷
链配送体系、仓配衔接程度、物流管理、政策支持方面与日
本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落后。
二、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建议
(一)政府引导,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应当从提高民众的食品安全意识着
手。可以由政府牵头联合冷链物流行业协会及食品类行业协
会联合制定冷链物流仓储及配送标准,并严格监督执行,保
障食品安全的同时促进冷链物流的发展,同时,政府应加大
对民众的宣传指导,使民众树立健康的饮食理念和食品安全
意识。
(二)政府指导,开展冷库布局整体规划
据中冷联盟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冷库呈现出南
北分布不均、沿海与内陆建设标准差异极大的现象。内陆农
产品主要产地缺乏大型冷库,而沿海地区却冷库密集,恶性
竞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政府需对全国冷链物流的布局规
划进行整体统筹,保障冷链资源供需平衡。
(三)开展物流标准化,提高运作效率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还没形成统一的标准,在物流
托盘、叉车、货架、配送车辆等方面均没有实现统一,因此,
带盘运输、托盘共用等高效物流运作构想都无法实现。政府
应当联合物流企业、行业协会开展物流标准化工作,通过使
用统一的托盘、仓储管理软件等实现物流联运,提高运作效
率。
(四)大力发展冷链物流配送
目前在我国,由于政府没有出台强制性的食品物流标准,
使得许多企业一味追求利润,用普通货车代替冷藏车运送货
物。这样做,一方面无法保障食品安全,另一方面抑制了冷
链物流企业的发展。因此,政府应当下达力度鼓励冷链物流
配送的发展,并且通过给予合理的政策,促进冷链B2C的实
现。
(五)使用新技术,促进冷链发展
在物流装卸、配送以及仓配衔接过程中,国际上有许多
先进的设施设备可以使用。物流企业应当主动引进先进的技
术,应用到冷链行业中,促进该行业健康发展。
(六)构建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联运
目前在我国,普通货运行业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国内已
经形成了多个大型物流信息平台,货主和车主可以借助该信
息平台实现信息对接,以及多方联运。但冷链物流在我国尚
属新兴行业,物流需求方与物流承运方还没有一个快速沟通
的渠道,使得经常出现有货无车、有车无货以及长途运输成
本极高的现象。冷链物流行业急需构建起有效的信息共享平
台,促进冷链物流联运的开展。
综上所述,我国冷链物流相比于日本在食品安全意识、
冷库建设规模、冷链配送体系、仓配衔接程度、物流管理、
政策支持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未来可以通过提高食品
安全意识、开展冷库整体规划布局、开展物流标准化工作、
大力发展冷链配送、使用新技术以及构建冷链物流平台等方
式来促进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耿家飞,刘放. 中日韩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比较
研究[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31(7).
[2]梁志杰, 黄英君.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建设研究[J]. 生
态经济, 2007(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