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作一份优秀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介绍了文献综述的重要意义,并从分类、写作阶段、文献收集途径、文献阅读笔记的撰写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具体的论述,为文献综述写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
文章提供了文献综述的一般格式,对每个部分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文献综述;格式
Discussion on How to Write A Good Literature Review
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explains in detail from its classification, writing stage, ways of collecting literature, methods of writing reading notes and so on. The article offers solution for common problems in literature review writing. Also, it provides a general format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gives explanation of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of each part.
key words: literature review; format
作为论文中最为基础的一种,文献综述在我们的项目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前的研究水平,分析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能发现可能的研究问题和发展方向。
具体到本科生而言,文献综述是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献综述水平的高低制约着毕业论文写作的水平。
极端地说,没有高质量的文献综述难以有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毕业论文选题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毕业论文写作打基础的过程。
文献综述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导出研究问题,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町以启发毕业论文写作思路,提供选题线索,从而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带来帮助。
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弥补了课堂学习中的不足。
一篇文献综述至少是通过查阅多篇文献后进行综合分析整理而成的,在整理过程中能提高文献资料的查阅、收集、摘录、分析筛选、综合归类能力以及课外自学能力[1]。
由此看来,我们应当也必须掌握文献综述的撰写方法。
1.文献综述的定义
概括地讲,文献综述是对文献资料的综合评述,是作者在收集大量有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与评价,整理概括而成的专题性学术论文,在教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文献综述一般分为文摘性综述和分析性综述。
文摘性综述述而不评,分析性综述则既叙述又评价。
一般学术论文中所要求的文献综述应当是分析性综述,即对文献进行评价,从中找出论文所要的选题。
撰写学术论文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有机环节,文献综述的写作则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开端,在学术论文写作中举足轻重。
本文拟就学术论文写作中有关文献综述问题提出个人的若干思考[2]。
文献综述的定义包含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文献综述反映原始文献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它反映一定时期内或是某一时期一定空间范围的原始文献的内容。
其次,文献综述集中反映一批相关文献的内容。
其它二次文献如题录、索引、文摘、提要等一条只能揭示一篇原始文献的外表信息或内容信息,且各条目之间没有联系,而一篇综述可集中一批相关文献,且将这批文献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予以揭示,信息含量比二次文献大得多。
第三,文献综述是信息分析的高级产物。
书目、索引等是对原始文献的外表特
征进行客观描述,不涉及文献内容,编写人员不需了解原始文献的内容,也不需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提要、文摘是对原始文献的内容作简要介绍和评价,编写人员需要具有相关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以识别和评价原始文献;文献综述则要求编写人员对综述的主题有深入的了解,全面、系统、准确、客观地概述某一主题的内容。
运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等方法对一定范围的文献进行深度加工,对于读者具有较好的引导功能,是创造性的研究活动。
2.文献综述的分类、写作阶段
文献综述分为大综述和小综述,前者一般为大家所作,这样的文献综述对于领域内的研究成果的概括总结比较全面,得到的学术盲点也比较权威,而我们本科生写的文献综述一般为小综述,只满足自己的项目需要。
文献综述的写作分为三个阶段: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分析成文。
主题的选择对于一个项目来说尤为重要,也对之后文献综述撰写的难易程度有了定义。
太过前沿的注意,会使得我们能够查阅到的资料偏少,文献综述写作偏难;而太肤浅的主题会使我们的研究毫无意义,费力撰写的文献综述意义尽失。
3.文献查阅
3.1文献查阅途径
文献查找的方法有很多,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图书馆和网络这两种途径。
学校图书馆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资源,许多常用的文献网站如万方、知网等,我们都可以进行免费的文献下载,我们要利用好这一资源。
另外,我们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方法来查文献。
现在常用的主要有: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和关键词检索法。
3.2查阅文献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办
法
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的问题有如下几个:信息过载、信息不足、缺乏权威文献。
信息过载,主要是由于主题界定太过宽泛造成的,可以通过缩小研究范围、筛选文献以及适当的进行分类来解决。
导致信息不足的原因更多,总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主题前沿、肤浅、狭窄。
太过前沿的主题,领域内的研究自然少,这一方面可能说明我们的研究很有价值,相反地,也可以说明我们的研究没有意义,别人都不想做,后者的情况我们需要更换研究主题。
肤浅和狭窄的主题也是不恰当的,需要进行更改。
权威文献的缺乏是文献查找环节存在的问题,使用时应当进行筛选。
3.3参考文献阅读笔记
查阅的文献需要阅读,如何保留有用信息就成了一个问题。
比较好的一个做法就是做参考文献阅读笔记。
笔记内容包括:文献类型、主要研究方法、研究主要成果或结论、研究的限制条件及其他存在不足。
记录笔记时要对文献有正确的理解,同时根据论文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分类,必要的地方可以简单地写一点自己的感想,不能淹没在文献中。
4.文献综述的一般格式
文献综述由引言、主体、总结以及参考文献四个部分组成。
下面就主体部分和参考文献部分进行说明。
4.1主体
首先要对文献的研究内容、方法、结果和结论进行客观的、简明扼要的陈述,一定要保持原文的原意。
尽量避免大段引用原文,尤其不应将不求甚解的内容直接翻译,或将外文综述直接翻译;而应按自己的叙述意图,按一定的顺序(如时间顺序或内容分类顺序等),用自己的语言把作者的观点阐明。
在回顾文献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轻重,对里程碑式的经典文献,应用较大的篇幅进行介绍。
而尚存争议的研究结果,则应稍作取舍。
回顾文献后。
应结合自身的学术观点进行简要的评价。
然而综述和评述类文章不同。
综述中的评价应更加客观,以文献为基础进行推理推导,不宜过分迎合自己的学术观点。
牵强附会。
用词应客观,不宜使用太过绝对和有褒贬色彩的词句。
另外,评价不宜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应只针对主要结论作言简
意赅的评价[3]。
此外,文中要尽量多使用图表。
一来转换的过程是作者对文献加深理解的过程。
二来更便于读者了解不同文献报道结果的关系或差异,真正达到综而后述的目的。
精选的图表往往比文字更具说服力。
4.2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必须规范。
各刊物对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不一,但在其投稿指南中均有详细说明和范例,只要认真查阅和参考,对一名严谨的科学工作者而言不是难事,严格和正确的引文格式是基本科研素质和科学态度的体现。
参考文献的引用,原则上应是作者亲自仔细阅读过的原始文献。
目前综述里引用的文献。
多是作者对外文综述或其他作者的中文综述中文献的二次甚至是三次引用,这种二手信息的利用,容易导致对原文意思的夸大、断章取义甚至是歪曲,严重者会导致错误信息的传播。
因此,综述作者应该对所引文献进行原文查找、阅读和总结,即使无法查到原文,也应对二次引用的文献内容以及信息进行核实,这是一名综述作者以及科学工作者对科学知识传播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此外,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宜过少和过多。
过少肯定将导致论述不周.过多会导致读者获得大量冗余和无用的信息,达不到综述提纲挈领的作用。
具体引文的数量。
应根据选题的研究背景以及刊物的具体要求决定[3]。
5.总结
文献综述的好坏关系甚广。
只要注意到上述这些问题,写作时时时考察自己的文章是否具有批判性观点、是否建立与后续研究工作的联系、是否能证明团队自身能力,我们的文献综述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
参考文献:
[1]陈道兰,本科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写作[J]. 中
国西部科技,2010,09(10):93—94,73.
[2]姚荣,浅议学术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J]. 科技
写作,2004,35(1):89-91. [3]郑召民,刘辉,如何撰写文献综述[J]. 中国脊
柱脊髓杂志,2011,21(5):438-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