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降低线损的常用措施

降低线损的常用措施

降低线损的常用措施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第 2 页 共 8 页

降低线损的常用措施
线损是考核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线损率的
高低,是衡量我们供电部门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农网来说降低
线损也是降低农村综合电价的技术保证。
1影响线损的原因
影响线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可分为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内在
因素,即技术管理,可概括为:电流、电压、功率因数和负荷曲线形状
系数等四大类;二是外在因素,即用电管理,主要是营抄工作和客户的
窃电行为。对农网来说影响线损具体突出在以下几方面:
配电网络布局不合理,部分低压网络迂回供电,供电半径大等问题,
未能实现合理的供电方式;有些主干线路截面偏小,偏远地区存在导线
老化严重、线路运行时间过长,接头较多现象。
变压器利用率过低,变损电量较大。农忙时用电量较大,农闲时只
带照明用电,每台配电变压器平均用电负荷最多20几个kW。目前农村
变压器普通用于生活用电,每天用电集中时间在6:00~8:00、18:00~
22:00,其余约有18个小时变压器处于轻负荷,或在后半夜至上午没有
负荷,形成变压器自身损耗高。
由于资金困难,农网有部分高耗能配变仍继续在使用,尤其目前线
路导线和变压器被盗窃现象严重,因为一时无更换资金来源,又急需供
电,只能又将原来换下来的高耗能变压器安上继续使用。
农村低压配电线路负荷分布一般没有统一的规律,特别是三相负荷
不平衡,无功补偿不配套,形成高线损。
偷窃电现象十分严重,个别乡村日益突出。
第 3 页 共 8 页

农村用电户数较多、分布散,许多村队的计量装置未能定期校验或
长期失校。
2相应降损措施
2.1技术管理方面
2.1.1电流
负荷电流增大,则线损增大;负荷电流减小,则线损降低。但任何
一条运行中的配电线路,都有一个经济负荷电流范围,当实际电流保持
在这个范围内运行时,就可以使线损率接近极小值。
措施:主管用电管理和调度部门的人员需要密切监测和控制好这个
关口,将各条配电线路的实际电流控制在经济范围之内运行。
2.1.2电压
供电电压高,线损中的可变线损减少,但不变线损却随着电压升高
而增加,其总的线损随着电压的升高是降低还是升高,视线损中的不变
线损——铁损在总线损中所占的比重而定。当不变线损在总线损中所占
的比重小于50%时,供电电压提高线损中的可变损失减小较多,总线损
下降。
措施:当不变损失在线损中所占比重小于50%时,保证电压质量和
提高供电电压,有利于降损。
2.1.3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提高,线损中的可变损耗将减小;功率因数降低,则线损
中的可变损耗将大幅度增加。
措施:要切合实际地加强无功补偿设备管理,增加无功补偿设备,
优先解决功率因数低于0.8的中低压电网和低于0.85的高压电网。电
容器布点尽量做到就地平衡、集中和分散补偿相配合,尤其是分散补偿,
第 4 页 共 8 页

自动投切,做到高峰负荷时投的上,低谷负荷时切的下,客户无功补偿
设备逐步实行按功率因数或电压自动投切,防止低谷负荷时向电网倒送
无功。
2.1.4负荷曲线
负荷曲线形状系数K值越大,负荷曲线起伏变化越大,高峰和低谷
差越大,线损就越大。当K值接近1时,负荷曲线趋于平坦,线损最小。
因此可用调整和平衡电力负荷来降低线损。
措施:不但要做好整个电力系统或地区电力网的调整负荷工作,也
要做好每条配电线路、每台变压器以及每段低压线路的调整负荷的工
作。具体作法:
(1)变压器选择:
在选择变压器时,35kV及以上的客户,要尽量使用有载调压变压
器,现有的非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客户,有条件的都应改为有载调压。同
时,只要能满足用电负荷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就应尽量减小变压器的
装设容量,即选择大的变压器负荷率b值的方案,不必片面顾及其b值
的运行点。在低压配电网络中,若相邻两台配电变压器的负荷电流很不
均衡,线损较大,这样的低压配电网络还是比较常见的。为降低线损,
应根据实测负荷分布改变断接点,平衡变压器和线路负荷,断接点改变
后,降损效果一算便知。对高压供电的双电源客户与此相类似,即根据
线路电流大小,确定调整供电线路,以降低线损。
(3)平衡三相负荷:
低压线路的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线路的有功功率损耗会大于三相
负荷电流平衡时的有功功率损耗,引起线损增高;若中性线径比相线小,
线损增加更多;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度愈大,零序电流就愈大,线损增
第 5 页 共 8 页

加也愈大。而这种不平衡现象公用配电变压器比较普遍,尤其以农用配
电变压器比较突出。有些农用变压器在停用动力设备后,只留下一相或
两相照明负荷,城镇也有些配电变压器一到晚上,某一相或两相负荷偏
大或偏低,这是造成中性线电流大的原因之一,有时出现中性电流比某
相的电流大,有的接近最大相电流。供电规程明确规定中性线电流不得
超过规定电流的25%,所以在运行中一定要定期进行测量,发现问题及
时处理和调整。同时,还应避免发生中性线断线事故,中性线断后,也
将引起三相不平衡,严重的将导致用电设备损坏甚至烧毁。所以,导线
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头一定要可靠,以减小接触电阻,合理选择熔丝,不
用导线代替熔丝使用,避免在压降过大而浪费电能增加线损。为了防备
变压器遭雷击,低压中性线要接地,同时要适当在线路和负荷各点使中
性线重复接地。
因此,低压配电网在运行中要经常测量变压器出线端和一些主干线
的三相负荷电流及中性线电流,并及时进行平衡三相负荷电流工作。在
架设低压配电线路时,中性线线径不宜比相线小。对农网线路,更换导
线或调整供电区,控制供电半径,减少线路迂回。适当提高供电电压,
线路的功率损失与电压的平方成反比,电压提高5%,功率损失减少9%。
避免线路接头接触不好,接触电阻过大,接头发热引起功率损耗。发热
与电流的平方及电阻成正比。另外,做好线路的清障工作,剪除线路周
围的树枝,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定期清扫变压器、控制电器、绝缘子
等用电设备上的污秽。经常保持清洁,减少漏电造成的损耗。
2.2用电管理方面
重点抓好用电稽查,堵塞漏洞,严格抄表制度,提高月末抄见电量
比率,减少线损波动。对用电大户要普测关口电能计量回路压降,压降
第 6 页 共 8 页

超标的客户要限期整改;工作人员也要加强降损节电的责任感。
2.2.1防范窃电行为
窃电是影响线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防止窃电,则是降损的重要
措施之一,在防窃电器安装尚不普及和技术不完善的情况下,做好这项
工作还是很重要的。
(1)高压计量客户:
对高压客户,应使用专用计量柜,用于计费表计的电压、电流接线
端子箱、端子盒、端子排及计量仪表均要加封(或加锁),对室外安装的
难以封锁的电压、电流互感器,要加装电压、电流记录仪及用电负荷监
控装置,计费表计的电流回路中不得串入其它非计量仪表。对杆装高压
计量箱,应将计量箱装在客户厂外的电线杆上,防止客户在电线杆上将
计量箱一次电压短接而窃电,又无法及时查处并取证。
(2)低压计量客户:
对于小客户和个体户,将计费表装在表箱内,并加锁;家庭照明用
电户,有条件者应尽量把几户电能表集中安装在一个牢固的电表箱内,
并将表箱加锁。这是一项防窃电的根本措施。摘掉、虚设电能表接线端
子处的电压连接片,或加大连接片电阻,在窃电者中均占有相当比重。
根据这一点,可使用专用的表尾防窃盖,将电能表出线端封闭起来,然
后加封。
2.2.2反窃电的科学管理
首先对每个客户的用电设备进行摸底统计,根据季节不同,粗略地
测算出月耗电量,然后对每户进行登记造册,记录每月的实际电能数,
摸清用电规律,进行用电备案。当月实耗电量数抄报以后,剔除用电波
动因素,即可用实际电量数与上月实际数进行纵向对比,再横向与计算
第 7 页 共 8 页

数值进行比较,差别不大,则属正常,差异明显,则可有的放矢地进行
重点检查,用以确定原因。
狠抓“反窃电”工作。“窃电”是低压电网线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
因之一,要想把“反窃电”工作抓到实处,必须加大“电是商品”的宣
传力度,必要时可以利用法律武器,对偷电分子进行公开制裁,使所有
用电户都能牢固树立“电是商品”的意识,从而在观念上消除偷电隐
患。同时,对客户的表计要定期校验,杜绝坏表的使用。
2.2.3加强用电营业管理
反窃电就应该防查并重,互为补充。只有防查双管齐下,才能收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最关键的还是要提高用电管理人员、电表抄收人
员的技术水平、责任心和防窃电意识。加强抄表和核算工作,以提高电
力网售电准确性。严格抄、核、收制度,防止错、漏抄、不抄和少抄、
估抄等现象,提高准确率。加强计量管理,提高计量准确率,降低线损。
这样就会有效地制止窃电行为的再发生。
综上所述,通过搞好负荷监控等技术方面的管理和反窃电行为等方
面的用电管理工作,必能实现电网经济运行,降低线路损失。它不但能
反映我们供电部门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也能为国家节能、
节资作出巨大的贡献。
第 8 页 共 8 页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浏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