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城市供热热源的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城市供热热源的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 秘 想镢 絮 热电技术 2oo0年苇2期(忘苇66期) 

鬃牛传彀 

2~l Z 中国城市供热热源的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1概述 (266034)青岛盎电器团有限公司 

我国城市供热热源的型式有热电厂、集 中锅炉房、分散锅炉房、工业余热、核能、地 热、太阳能、热泵、家庭用电暖器和小燃煤 (油、气)炉等。集中供热广泛应用的热源主 要是热电厂和集中锅炉房。供热所用能源 包括煤炭、燃油、天然气、电能、核能、地热、 太阳能等,集中供热所用能源仍以煤炭为 主。 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化石燃料仍将是人 类社会的主要能源.根据国际系统应用分析 研究所预测,到2030年,世界一次能源的构 成是煤炭29---34%,石油19%—22%,天然 气15%一17%,核能23%.水力和地热 4%—7%,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4%, 因此,煤炭仍将成为城市供热的主要能源。 目前.天然气在世界能源中所占比例正 在迅速增加,至少已有30个国家正在实施 以天然气取代石油的计划,我国今后应增加 天然气在城市供热中的应用。 2供热热源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目标的实 现,国家在能源政策上提出了节约与开发并 重的方针,在城市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上采 取了一系列措施,各地方城市供热产业得到 了迅猛发展,形成了以热电联产为主,集中 锅炉房为辅,其他方式为补充的供热局面。 8一 、/ 关军招皓奎李雪平 王t ~TU1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供热产业热源总热量 中,热电联产占62.9%,集中锅炉占35. 75%,其它占1.35%。其中,城市民用建筑 集中供热面积增长较快,并向过渡区发展。 在全国集中供热面积中公共建筑占33. 12%.民用建筑占59.76%,其它占7.11%。 2.1我国目前热电厂发展的现状 2.1.1热电厂建设中以区域热电厂为主, 以企业自备热电厂为核心兼顾周围企业供 热的联片供热为补充。 2.1.2热电厂的建设服从城市的总体规划 和城市热力规划。上级曾明确规定授有城 市热力规划的热电项目不予审批。因而现 在的城市和县城均编有热力规划,将热电厂 纳人长期发展规划。 2.1.3热电厂的建设已由单一的电力部门 独家经营.发展为电力部门、各级地方政府 和不同所有{6I企业共同建设的局面。 2.1.4随著电力事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发 展,有部分老发电厂已处于城市的中心地 带,机组陈旧煤耗高,已不适应电力发展的 需要,于是纷纷改建成热电联产的供热机 组,使老电厂恢复了生机。 2.1.5供热机组以小于2嘶【W的中小型机 组为主,影响热电厂综合效益的提高。随着 城市集中规模供赭的发展,200和30D唧 抽凝供热机组已开始采用,这些大容量,高 参数的机组,在非采暖期与凝汽机组的效率 基本相同,在采暖期节能效果明显,在城市 供热产业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潜力。 2.1.6随着供热产业的发展,各地方都已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关军等:中国城市供盎盎舞螗被术霞展砚收反赴势 将集中供热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基础设施, 积极发展热电厂。 2.1.7热电厂发电煤耗均在300克,千瓦 时以下,有的已达到2.60克,千瓦时,供热标 准煤耗已达蓟36一”克/千焦。 2.1.8截止1997年底,中国热电联产的情 况: 供热设备容量: 2222.20万千瓦 年供热量: 95067.60万吉焦 平均供热厂用电率:7.1O千瓦时,吉焦 供热标准煤耗 40.77千克,吉焦 6OO0千瓦及以上供热机组共1229台, 总容量达2197.1万千瓦,占同容量火电装 机容量的12.12%。 2.2我国目前集中锅炉房发展的现状 2.2.1分散供热的小锅炉运行工况较差, 般采用人工除灰渣方式。这样,锅炉房内 外通常充满了灰尘,灰渣的飞散对锅炉房周 围环境和工人工作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2.2.2供热锅炉的除尘器除尘效率较低 (仅达6o—70%),缺乏有效的脱硫设施,加 重了城市的冬季大气环境污染。 2.2.3分散供热的锯炉烟囱一般较低矮, 使灰尘得不到及时扩散,致使锅炉房附近的 粉尘浓度远远超过国家环保标准。 2.2.4集中锅炉房能量的利用率较低,热 效率大多低于60%。 3城市供热产业技术发展的问题 3.1集中供热目前正受到其它采腰({6j冷) 能源和供应方式的有利竞争,以煤炭为燃料 的热电联产和集中锅炉房供热受到严峻挑 战:一是如何降低初投资(包括热源、热网、 热力站的投资).减少热用户的建设集资费. 二是如何完善供热系统,加强企业管理,降 低供热成本,减少热用户的使用费。 3.2由于缺乏完善的供热规划,造成供热 工程短期行为居多,建设项目盲目上马.有 些热源建成后热负荷跟不上,出现大马拉小 车的现象。因此热源厂的建设要做好前期 的规划工作,杜绝投资和资源浪费。 3.3集中供热负荷以采暖和工业负荷为 主,生括热水负荷占的比例很小,集中供热 的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3.4集中锅炉房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操作 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许多地方冬季锅炉房司 炉工是临时招聘的农民季节工,既缺乏对锅 炉的必要了解又无运行经验可言,给锅炉安 全和供热稳定造成隐患。 3.5二氧化硫污染的问题 我国的供热锅炉主要以中小燃煤锅炉 为主,量大面广。由于中小锅炉烟气排放高 度低,对城市空气的污染相对较大。控制中 小燃煤锅炉造成的低空污染是改善城市空 气质量的关键之一。因而我们应积极寻求 脱硫效率高、运行费用低、一次投资省、运行 稳定可靠的适合中小燃煤锅炉的脱硫技术, 推进供热产业的发展。 3.6集中锅炉房的燃煤锅炉容量小.制约 供热的发展。由于我国的供热产业的发展 很不均衡,中小容量的锯炉在大量使用,这 些小容量的锅炉效率低、技术落后,阻碍了 供热技术的发展。我们应出台一系列的方 针政策,逐步限制低容量、技术含量低的锅 炉的应用,推广高效循环流化床锅炉。 

4城市供热技术发展趋势 4.1大型供热机组比重增加 些城市为适应工业与民用热负荷的 增长,正建设单机容量1O万和14万千瓦的 

9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热电杖术 200O年苇2期(总苇66期) 大型供热机组,以代替小型供热机组,目前 20万千瓦以上大型抽凝供热机组已在北 京、沈阳、吉林、长春、郑州、邯郸、太原等城 市安装运行,大型供热机组比重正在增加。 4.2城市热、电、冷联产快速发展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括水平的提 高,既需供热又需供冷的城市公用建筑大量 增加,一些城市已发展了一批以热电厂为热 源的集中供热与供冷系统,溴化锂制冷负荷 的增加.使热电厂的综合效益明显提高,现 已出现迅速增加热、电、冷联产的势头。 4.3多热源联网运行日益得到发展 随着供热规模的扩大,沈阳等供热较发 达的城市已开始尝试多热源联网运行。多 热源联网运行可以优化生产和运行方式,增 加热力运行的灵活性、互补性,提高系统的 经济性和可靠性,系统对自动监控、微机仿 真、变流量压力控制技术要求较高。 4.4分_户计量开始实施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的颁布 实施和人们节能意识的提高,以促进供热系 统节能为耳的的采暖分户计量工作开始实 施,温控阀、热量表、自力式压差控制器、自 力式流量调节阀、变壤循环水泵、蓄热器等 在供热系统中推广应用。 4.5循环流化床锅炉得以推广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热效率高,煤种适 应性广,炉膛低温燃烧Nox生成少,可进行 炉内加钙脱硫等诸多优点,因此得以在热电 厂和集中锅炉房推广应用。耳前中国已有 75吨,时循环流化床锅炉近200台,75吨/时 循环流化床锅炉也有22台在运行。 4.6城市供热开始引进竞争 伴随国际公用事业自由化的趋势,集中 供热产业已逐渐由独占走向竞争.有关省份 已出台有关公用事业行业引进竞争的政策, 鼓励不同所有制的资本参与城市供热投资, 这将对提高供热管理水平,降低供热成本, 保障热用户权益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4.7开始使用洁净燃料 随着人们现代文明和环保意识的不断 加强,以油、气等相对清洁的燃料代替污染 较重的煤而做为都市使用的主要一次能源 已成为必然趋势,应积极发展燃气一蒸汽联 合循环发电供热机组,以达到高效、节能、改 善环境、提高电网调峰能力的耳的。 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的主要特点: a热效率高。一般大型火力发电厂的 热效率为30"-40%,而燃气一蒸汽联合循 环热电厂的热效率可高达50%左右。 b污染少。与燃煤火力发电厂相比, 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过程用水减少50%, 排放c 减少58%,NOx减少81%,灰尘减 少95%,so】(和炉渣排放减少10%。 c机组运行机动灵活,启停方便。燃 气一蒸汽联合循环电厂从启动到满负荷运 行,一般不到20分钟,快速启停时,时间更 短。在运行方面,它即可按联合循环联合循 环运行,又可按单循环运行。 d安装方便,建设周期短。单循环燃 气机组从签约到并罔发电大约不到一年时 间,联合循环约为2年,与大型火电机组相 比,一般可以提前2—3年投产。 4.8供热新能源开发方兴未艾 4.8.1地热能 地球是一座天然的巨大能源库,它内部 蕴藏着大量热能。地热能为她球上存储的 全部煤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一亿七千万倍。 地热能敢自“天然的地下锅炉”.不需要燃烧 任何燃料,更省去了复杂庞大的燃料运输和 燃烧系统 避免了母燃烧而产生的污染,因 此是一种清洁、索价的能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关军等:中国城市供热热源曲鼓术袁展观状反趋势 我国的华北、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地 区蕴藏有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将对改 善供热能源结构、减少污染起到巨大作用。 4.8.2垃圾燃烧等新热源 将各种工业、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热能 供生产、生活使用,既有利于环境保护,还可 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国外,日本已有成熟 的垃圾焚烧技术,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安装有 近十座垃圾焚烧炉,生产的热水用于集中供 热。我国深圳等城市也已经有垃圾焚烧的 成功经验,利用垃圾焚烧技术处理城市垃 圾,已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采纳。 4.8.3核能供热技术 核能是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能源。 核燃料的热值比煤高270万倍。核能过去 主要用于发电。近几年已逐步应用于供热。 由于供热反应堆比发电的动力反应堆输出 蒸汽或热水的压力和温度低的多,其安全性 大大提高,可靠近城市和热用户建设。另外 投资费用也大大降低,一般仅为动力堆的1, l0,其经济性也可和燃气、燃油供热站相比 较。清华大学核能研究院开发的5MW试验 性供热堆已于1989年l2月正式投入运行, 沈阳热力公司2×200Mw核能供热机组已 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核能供热正在走进百 姓生活。 4.8.4热泵供热技术 热泵可以把不能直接利用的低位热源 (空气、土壤、水、太阳能、工业废热)转换为 可利用的高品位热能,从而达到节约高位热 能的目的,特别是将低位能源转换为采暖用 能方向,热泵有着独到的优势。热泵技术经 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目前技术上已成熟, 热泵装置目前已进入家庭、公共建筑、厂房 以达到供空调、采暖、热水供应所需的热量。 热泵在上海、广州等南方城市已有大量 应用,以青岛为代表的北方城市也开始着手 热泵应用方面的研究。 4.9农村小热电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 广大农村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 个重要方面,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是农村 发展的必然趋势。据专家预测,到二十一世 纪中叶,我国大约有6亿农村人员转移到城 镇。农村人口的转移带来商品能源的增加。 中国有近5万个小城镇。集中了有相当规模 的乡镇企业100多万家。有电、热负荷需求, 因而成为集中供热事业发展的大市场,近来 已出现城市供热技术和资金向生产力发展 水平高的城镇转移的倾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