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湿法冶金
出。
精选课件
5
1.3 复合作用理论
复合作用理论是指在细菌浸出过程中, 既有细菌直接作用,又有通过Fe3+氧化的
间接作用。有时以直接作用为主,有时则
以间接作用为主,但两种作用都不可排除,
这是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研究者都赞同的细
菌浸矿机理。实际上,矿石总会多少存在 一些铁的硫化矿,所以浸出时Fe3+的作用
来,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人们已基
本掌握了微生物浸出过程的规律和作用
原理。细菌浸矿理论主要有直接作用理
论、间接作用理论以及复合作用理论,
还有学者提出了破硫膜作用说。
精选课件
3
1.1 直接作用理论
所谓细菌直接作用是指不依 赖于Fe3+的触媒作用,细菌的细胞 和金属硫化矿固体之间直接紧密 接触,通过细菌细胞内特有的铁 氧化酶和硫氧化酶直接氧化金属 硫化物,使金属溶解出来。
国外难处理含砷、硫、炭金
矿预氧化——氰化浸金研究、应
用概况,见表1。
精选课件
13
2.1.2 国外商业生物氧化厂
(1)南非Fairview生物氧化厂
(2)巴西Sao Bento选矿厂
(3)澳大利亚Harbour Lights生物氧化厂
(4)澳大利亚 Wiluna生物氧化厂
(5)加纳Ashanti生物氧化厂
物氧化反应器,机组处理含S18.7%的浮
选精矿,处理能力为150t/d,硫的氧化
率达到30%。
精选课件
16
澳大利亚Harbour Lights生物氧化厂
1991年Harbour Lights选矿厂获得用生 物氧化法处理堆置精矿和新鲜精矿的许可证。 生物氧化厂设计处理能力为40t/d,于1991年 6月开始建设,1991年底建成投产,至1992年 10月的实践证明,在达到设计处理能力的前 提下金回收率达到92%。
化矿的氧化和某些矿山坑道水酸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
用。1951年,坦波尔(Temple)和幸凯尔(Hinkle)
从煤矿的酸性矿坑水中首先分离出一种能氧化金属硫
化物的细菌,并命名为氧化亚铁硫杆菌(或称氧化铁
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美国肯尼柯
特(Kennecott)铜矿公司的尤它(Utah)矿,首先利
精金矿S品位(%) 27.4 23.1 22.9 18.0 16.8 14.3
金回收率(%)
生物氧化厂运转率 (%)
93.0 99
92.5 93.4
98
98
精选课件
93.8 98
96.9 99
97.1
99
15
巴西Sao Bento选矿厂
1990~1991年GENCOR工艺研究公司经
过大量半工业试验,安装一台580m3的生
(6)秘鲁Tamboraque生物氧化厂
精选课件
14
南非Fairview生物氧化厂的指标
操作指标
年平均值 1988 1990 1991 1995 1996 1997
处理精金矿量(t/d) 263 350 712 906 754 865
精金矿品位(g/t) 99
109 127 151 127 116
用该菌渗透浸出硫化铜矿获得成功,1958年取得这项
技术的专利,这是第一个有关细菌浸出的专利。
精选课件
8
我国细菌浸出研究,首先是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
究所方心芳和王大珍两位先生的指导下于1959年开始的。
最初进行了细菌的分离鉴定、主要生理特性的研究、金
属硫化矿物的细菌浸出研究。
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我国细菌浸出研究及
9
国内主要研究单位
1 中科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
2 中科院化学物理研究所
3 中科院北京化冶研究所
4 中南大学矿物工程系
5 云南大学微生物研究所
6昆明理工大学资源开发工程系
7 内蒙古工业大学
8武汉化工学院选矿教研室
9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10 新疆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11中科院广西生物研究所
12 长沙矿山研究院
13地矿部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
14地矿部西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
15地矿部青海省中心实验室
16 长春黄金研究院
17陕西省地堪局第三地质队
18云南地质科学研究所
19江西德兴铜矿
20核工业北京化冶院
21原核工业第六研究所
22南华大学
23东华理工大学
24昆明冶金研究院
25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26 北京有色冶金研究总院
应用蓬勃发展的时期,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如:细菌浸
出湖南柏枋铜铀伴生矿回收铜和铀的研究,于1972年成
功应用于生产。但从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细菌浸出的
研究和应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直到90年代初,我国的
细菌浸出研究工作又开始出现复苏,中国科学院、地矿
部、冶金部的有关院所、矿山及一些高校都逐步恢复了
细菌浸出的研究和应用工作精选。课件
微生物湿法冶金
南华大学 王清良
2008.9.16
精选课件
1
目录
1 微生物浸矿的基本原理
2 国内外现状及进展
2.1 细菌浸金
2.2 细菌浸铀
3 细菌浸出发展方向
4 其它方面的应用
5 南华大学细菌浸铀研究
6 新疆737细菌浸出试验研究
精选课件
2
1 微生物浸矿的基本原理
自上世纪50年代发现浸矿微生物以
吨含砷金精矿的细菌氧化-氰化提金示范生产厂;
三是地矿部西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已在西安近
郊建成日处理量2吨以上含砷精金矿细菌氧化提金
厂。陕西省地堪局第三地质队申请了细菌浸金的
专利一项。
精选课件
11
2.1 细菌浸金
细菌浸金主要用于含 砷和含硫的难处理金精矿。
精选课件
12
2.1.1 含砷、硫、炭 金精矿
精选课件
4
1.2 间接作用理论
间接作用理论是指利用氧化硫硫杆菌、氧
化亚铁硫杆菌等浸矿细菌先将低价铁和元素硫氧
化生成高价铁和硫酸,利用产生的硫酸高铁和硫
酸进行浸出。铀矿石的浸出主要就是利用上述浸
矿细菌的氧化产物,对沥青铀矿等主要铀矿物氧
化和溶解。细菌氧化产物Fe2(SO4)3能将不溶于酸 的四价铀氧化成可溶于酸的六价铀,从而将铀浸
不可排除。
精选课件
6
1.4 破硫膜作用说
有学者认为,在浸矿过程中,矿 石块表面覆盖着硫的薄膜,阻碍了溶 浸液与矿石块表面的直接作用,若有 细菌存在,可以将硫膜氧化和破坏, 使浸出得以继续进行。
精选课件
7
2 国内外现状及进展
1947年,Fe3+的细菌,并证实该菌在金属硫
27贵溪江西铜业公司科研设计所溶精浸选室课件
10
国内细菌浸出研究和应用取得显著进展的有
三家:一是江西德兴铜矿,1993年与美国一家公
司合作进行的尾矿细菌堆浸半工业试验获得成功
并应用于生产 ;二是长春黄金研究院,承担黄金
工业“九五”科技改造重点项目——细菌氧化-氰
化提金工艺研究,在三年内建成一个日处理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