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无锡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若干思考(华瑞兴 陈耀兴)

对无锡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若干思考(华瑞兴 陈耀兴)

对无锡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若干思考华瑞兴陈耀兴改革开放30年来,无锡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从一个相对封闭的、以传统农业和轻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经济体。

当前,无锡已进入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的关键阶段,作为全国率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的提升、优化和转型,实现无锡裂变跨越发展,这不仅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种有益探索。

一、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是无锡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

从一般意义上讲,现代产业体系是传统产业体系演进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无锡产业经历了“由农转工”——“由内转外”——“由低转高”不断递进的三个阶段,从乡镇工业发展起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其中1980、1981、1985三年的第二产业比重都超过70%;90年代初在小平南巡讲话和浦东开发开放的大背景下,无锡又抓住了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和民营经济,产业的规模和层次都有了新的提高,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制造业基地;2003年以来在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无锡进一步提升发展理念,加大了对产业结构主动调整的力度,从战略上先后通过重点调整、优化调整和转型调整,使三次产业结构由2003年的2.8:60.3:36.9提升到2007年的1.4:58.5:40.1。

特别是第三产业已连续2年增速超过第二产业,形成二三产业并举带动无锡经济发展的局面,并呈现出产业结构由“硬”向“软”转变的新趋势。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无锡的产业结构总体上与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单一要素(如资本和土地)驱动,产业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大多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

另外,从无锡经济发展水平接近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事实来看,要继续保持原先的GDP增长速度也是困难的,因为经济增长速度是与经济发达程度成反比的,这就意味着,只有依靠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换,实现从低成本为主导的传统产业体系向以高附价值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才能保持无锡产业的竞争优势。

这样,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就成为无锡未来发展的新选择和核心任务。

二、无锡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架构。

无锡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总的来讲要树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好字优先、又好又快发展的鲜明导向,以宏观调控为重要契机,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以节能减排为倒迫机制,以体制完善为根本保障,着力推动增长动力从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要素支撑由物质资源为主向脑力资源为主转变,加快实现产业由量到质、由低到高、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促进产业结构整体转型。

为此需要着重抓住以下架构要素:第一、顺应现代产业发展规律,建立起主要依靠三二产业共同带动经济发展的三次产业结构。

建立依靠二三产业共同带动经济发展,不仅因为无锡的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比重偏高,更因为制造业具有带动性强,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而且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来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也并不是简单地把一、二产业的生产力调下去,而是要依赖于一、二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巨大发展,依靠第二产业发展中分解出的许多服务环节,这样第三产业的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

为此,要通过“优二进三”,即把调优第二产业作为无锡进一步发展的中心问题,把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作为无锡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这样才能使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得以实现。

第二、顺应工业结构变动所处阶段,建立起以电子信息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龙头、自主创新和高科技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和保持传统产业优势的现代工业结构。

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历史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出,无锡的工业化进程,已到了重制造业比重逐渐下降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的阶段,要顺利实现工业发展阶段的跨越,就必须正确把握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动向,进一步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使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为此,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它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突破口,逐渐增强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以确保经济在转型过程中的平衡增长。

第三、顺应服务全球化发展趋势,建立起软件开发、服务外包和现代物流为主体的、开放度高的、带动性日益增强的现代第三产业结构。

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的生产、消费和相关生产要素的配置跨越国家边界所形成的服务全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争取承接更多的国外服务外包业务,将极大地促进无锡服务业的发展。

但这只是对服务业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推动,最终形成服务业持续发展的支撑基础还是在于承接力的提高和服务能力的增强。

为此要把服务消费满意度的提高作为发展服务业的起点;把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作为发展服务业的首要条件;把强化服务企业投资作为发展服务业的重要保证;把服务形式的多样化作为发展服务业内在要求。

总之,只要把能服务的各种项目做起来,把新东西增长出来,无锡就能逐步形成以现代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第四、顺应产业融合和生态发展特征,建立起信息与工业、工业与文化、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和扩张、循环经济的生态型产业结构。

产业融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然趋势,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一种新特征,在当前更多的表现为信息与现代工业、信息与文化产业、服务业与制造业等相互渗透和结合。

在无锡不仅要关注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更要注重产业的相互融合,并以此推进产业的高端化发展。

推进产业融合一方面要完善服务支撑体系,在无锡特别要注重和优化内资企业的配套力,使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链进一步拉长,并以此带动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顺应无锡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特别要注重信息与文化的融合,增强文化消费对无锡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产业融合并不是最终目的,融合是为了提高效率,建立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

因此要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出发,提高产业进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最终形成循环经济生产方式。

三、无锡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着力点。

第一,以专业化为基础在产业整合上下功夫。

现代产业体系是高度专业化分工的经济,从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看,源于企业在外部环境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发挥自身优势向有竞争力的主营业务回归的结果。

其间主要借助并购和外包两种方式来实现,如果说并购是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部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那么外包则是用费用较低的市场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企业内交易,而两种相反交易的确立,归根到底要依赖于专业化,即企业将内部分工转变为社会分工。

当前,无锡经济正面临产业整合的大好时机,市场新压力和高成本挑战已形成优胜劣汰的大趋势。

为此,要加大制造业的整合力度,鼓励一些有品牌实力的大公司、大企业围绕主业进行同业并购或产业链并购,努力营造出更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有著名度的大企业、大公司。

同时,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要创造条件让它们围绕核心业务做专做特做精,从而将核心价值环节嵌入全球价值链。

不仅对制造企业要加大整合力度,对服务业也要探索新的增长点,要从发展产业链的角度来推动服务业的发展。

可通过发展各类专业化服务公司,形成生产者服务业市场,以降低生产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制造水平。

当然,服务业发展不仅要重视生产链,还要重视生活链,给生产服务业从业人员创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这也是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条件之一。

总之,要通过新一轮产业整合,大幅度提高专业化水平,有效提升产业附加值,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第二,以深加工为关键在高附价值上有突破。

长期以来,制造企业加工深度低,广种薄收是无锡制造业的软肋,必须提高加工深度,精耕细作,深耕产业链,从产业链的低端逐步向产业链的中高端攀升,不断提高产业附价值。

为此,要引导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经营从“两头在外”的“橄榄型”向“两头在内”的“哑铃型”转变,促进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头攀升。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加大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现在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创新动力虽然较足,但创新能力还不强,这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短腿”。

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主要是深化“7+1”政产学研合作,通过建立各种科技创新平台,使企业不仅敢于创新,而且有能力创新。

同时要强化人才和资金的投入,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是无锡产业发展向深加工进发的必由之路。

第三,以新兴产业为龙头在规模经济上见成效。

从历史经验看,每轮经济周期都必须有一批新产业带动整个经济的成长,现在国内的杭州把转型的重点瞄上了动漫产业,“人间天堂”摇身变为“动漫之都”;云南凭借优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把鲜花产业作为转型的突破口,生产的鲜花占到全国市场的一半以上,并已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大连的软件产业已连续五年超过50%,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硅谷”。

无锡在转型发展的周期中,也必须根据自身条件,以新兴产业为龙头,努力促进和扶持一批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产业发展。

从目前无锡现有基础和可能来看,可供选择的产业主要有: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能、节能光源等;新装备产业,包括轨道交通、工程机械、船舶制造等;新IT产业,包括互联网产业、集成电路、液晶;新医药产业,包括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和各类新药;新文化产业,包括创意、动漫产业等。

对于这些产业的成长必须高度关注,全力扶持,通过抓住这些产业的专业化集群和产业链延伸,无锡未的发展就有新的希望。

第四,以高新技术为导向在战略制高点上争主动。

无锡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从理论上讲应包括各类产业,但从实践上讲只能是一组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对增长的贡献高于平均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

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国外一般都是通过政府主导的赶超政策来实现的,无锡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要有新的突破,也必须在政府主导上有新的作为。

从政府作用的发挥来看,一要完善与高新技术产业有关的法律、政策。

实践证明,对于政府来说,最能有效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是以高新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为目标,营造一个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

从发展角度考虑,无锡应该制订完善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全面性的条例,这样既有利于克服由于经常修改而造成政策不够稳定的缺陷,也在一不程度上提升了有关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法律效力。

二是建立自主产品论证及政府采购制度。

这是政府通过市场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有效手段。

三是建立有效的科技投入机制。

高投入是高新技术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条件,要通过积极探索财政投入的方式和建立创新引导基金等,建立有良好回报的科技投入机制,克服企业创新初期资金、设施、设备等瓶颈制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