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整整二十八个年头了。
这二十八年来,中国共产党先后经过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由一个稚嫩的孩子逐渐成长,二十八岁,不像一个孩子,是一个成熟的人了。
北伐战争后期的失败让共产党深刻地认识到没有枪杆子说什么都是白费的道路,初期的共产党略显稚嫩,在王明、博古等的左倾错误中差点葬送了共产党的前途,在遵义会议中才扭转了这一局面,拯救了中国共产党,在此之后,中国共产党深入农村,广泛开辟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势力不断发展和壮大。
十四年的抗战里,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国家的和平,最后的三年解放战争很快结束了内战,在新中国成立之际,《论人民民主专政》这一文章发表,以此来纪念中国共产党的第二十八个生日!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自成立一来,一直把共产主义当做自己的最高理想和终极目标。
在这漫长的二十八年里,中国共产党历经艰辛万苦方才找到马克思主义。
其实,回过头来看,共产党的成立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
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1921年7月23日到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
纲领规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废除资本所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核心: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该文对“人民”这个概念作了解释:在中国,在现阶段,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就是“人民”的具体内容。
然而,“人民”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
把握好“人民”和“人民”的敌人的外延,是正确理解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思想的前提。
人民民主专政这种政治形式,不仅与资产阶级政权形式有本质的区别,它既担负着过渡时期的各项任务,又担负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后的各项任务。
所谓“人民民主专政”是指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专政,即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
在人民的内部实行实行民主制度,是实现对敌人专政的前提和基础。
人民民主的实质就是社会上绝大多数人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一切权利,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本质特征。
对于“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实行独裁,压迫这些人,只许他们规规矩矩,不许他们乱说乱动。
如要乱说乱动,立即取缔,予以制裁。
为了保证人民民主制度有条不紊的运行而不被敌人、反动派所破坏,必须对敌人实行专政。
对敌人实行专政是人民民主的有力保障。
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统一。
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民主和人民对极少数敌对分子专政的有机统一,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结合。
那么为什么资本主义革命在中国行不通呢?世界资本主义已经过去了几百年发展的历史。
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殖民主义的掠夺和对后进民族的欺凌压迫。
资本主义强国的资产阶级所提倡的“民主、自由、平等”首先必需维护它自身的优势地位,而不能给受侵略压迫的国家、民族的人民带来什么“民主、自由、平等”,甚至连它们本国内部也还存在着严重的民族矛盾。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曾喊着要建设“大东亚共荣”,为中国建立“王道乐土”。
然而,日本帝国主义,以及中国近代史上欧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是战争破坏和灾祸,造成了中国大量财富的被掠夺和中国的更加贫穷。
欧美资产阶级用战争把资本主义推向了世界,又用法律加以保护和确定。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封建主义大门,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太平天国、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直至辛亥革命,从1840年到1919年五四运动79年间,中国先人不断探索着中国自强发展、学习西方、实现资本主义之路。
然而,这些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即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范畴。
历史的原因,中国资产阶级有天生的致命缺陷。
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始终没有取得成功。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由于清朝后期的腐败,国力衰弱,社会动荡,人民饥寒交迫,中华民族还在黑暗中苦苦求索!资产阶级没能领导中国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没能在全国实现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
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我觉得国民党在抗战中也是出了不少力的,“在二十二年的长时间里,蒋介石把中国拖到了绝境”这句话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不妥,这句话的个人感情有点浓厚。
自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变这六年里,蒋介石一直采取不抵抗政策,“先安内后攘外”一直是西安事变之前蒋介石的主要政策,国民党作为当时的执政党,怎能容忍自己的国家里再出现一个政党,而且这个政党要
夺他的权,倘若不先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蒋介石就算去前线打仗心里也不怎么踏实。
仗要怎么打我想蒋介石心里一直在打算,国民党在那个时候还很年轻,手里没有多少军队,和当时的日本比起来当真是以卵击石,所以先忍着壮大自己也不失为一种策略,等到自己有实力了再去打。
蒋介石在当时声望如日中天,成为全国抗日的领袖,六年里一直忍辱负重着。
虽然怎么说都难逃他不抵抗的罪名,但是站在历史上我们应该正视历史。
蒋介石当年淞沪汇战为了把日军从东北引到上海,七十多天的时间里国民党军队足足死了十八万,在中国的抗战史上,蒋介石的功劳都是不可磨灭的。
革命的胜利果实蒋介石也是有份的,至于那种说“蒋介石倒行逆施,妄图抢占革命胜利果实”的话我觉得还是站不住脚!打仗就是要死人,打仗的时候经历就不能发展,自鸦片战争开始的这近百年,中国一直被列强奴役,大量金钱流失海外,国库空虚,民不聊生,蒋介石接在手里的也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把中国拖到了绝境”的话我觉得这也不是蒋介石一个人的问题。
在抗日战争正面纪实片《国殇》里面,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也就是蒋介石对抗日战争所做的伟大贡献,没有蒋介石在正面战场奋力抵抗,我想共产党在敌后也不会那么容易开辟革命根据地。
但是不管怎么说,抗日战争结束了,并且胜利了。
自建国以后,新中国在共产党领导的这六十年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反过来也验证了那句话,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虽然党在前进的道路上也犯过很多错误,但是失误总是在所难免的,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共产党一定会越来越成熟,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