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相厌氧消化和好氧活性污泥法

两相厌氧消化和好氧活性污泥法

第11卷第4期2∞6年12月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Jime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文章编号]1007 -7405(2006)04 -0326 -04 Vol.ll No.4 Dec. 2006

两相厌氧消化及好氧活性污泥法在处理

水产品加工废水中的应用

施建臣,郑维翔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5)

[摘要]采用两相厌氧消化及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水产品加工废水.工程竣工监测结果表明:各项污染物指标均优于《厦门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35/322-1999中的一级标准;在氨氮和CODcr去除效果方面和在处理后的中水部分回用于厂区冲厕、绿化和锅炉水膜除尘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关键词]水产品加工废水;两相厌氧消化;好氧活性法;中水回用[中固分类号]1'525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在水产制品生产过程中,因鱼肉解冻以及容器、设备和管道等的清洗,排放出大量有机物浓度高、

含油量较大的废水,该废水的污染特征是有机物浓度较高、污水排放的瞬间冲击负荷较大.以前以好氧生物法为主要工艺处理该类废水时,往往因负荷的冲击而导致"污泥膨胀"等问题[汀,使出水水质不能

达到排放标准,导致处理失败.本工程以两相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作为前处理,串联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

工艺,工程建成后经6个月的调试运行,通过了当地环保部门的竣工验收.监测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出

水水质优于《厦门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35/322一1999中的一级标准.

1 方法原理

两相厌氧消化是随着厌氧消化机理的研究和厌氧微生物的发展而出现和改进的工艺流程.其工艺

特点是在两个不同的反应器中通过其各自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控,使其分别满足产酸和发酵细菌及产甲

:院细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分别培养出第一阶段细菌(产酸和发酵细菌)和第二阶段细菌(产甲烧细菌),使其分别发挥各自最大的代谢能力,从而使整个工艺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增强厌氧处理工艺的处理能力和提高工艺的运行稳定性[2]

本工程设计利用了上述原理,在厌氧调节池和UASB组成的两相厌氧生物处理系统中,厌氧调节池是作为产酸相,同时也作为好氧剩余污泥的消化反应器,在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是水解和发酵细菌,

它们能将复杂的含碳大分子有机物、油脂等水解成简单的小分子单糖、氨基酸、脂肪酸和甘油等,然

后再进一步发酵成为各种有机酸.这一阶段细菌的种类很多,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代谢能力强、繁殖速度快、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等[3]UASB作为产甲烧相,其中的细菌则主要是产甲烧菌,在此阶段

的主要作用是将产酸相中产生的各种有机酸和小分子有机物分解成为甲:皖、二氧化碳和水,产甲烧菌的种类相对较少,能利用的基质也非常有限,繁殖速度很慢,因此剩余污泥少[3]

[收稿日期]2005 -09 -14 [作者简介]施建臣(1970-) ,男,高级工程师,从事水污染控制工程研究..328 .

3 调试运行及验收监测

3. 1 调试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1卷

调试运行工作从2005年2月开始,对厌氧调节池(水解酸化)、UASB和好氧活性污泥池进行培

菌调试.1)厌氧调节池(水解酸化)投放的菌种取自某污水厂的厌氧消化污泥,启动的处理水量与

UASB进水量相匹配,从150旷/d、300旷/d......逐步增加负荷,3个月后达到满负荷运转,处理能

力为450旷/d.废水经水解酸化处理后,出水COD平均去除率达30%.

2) UASB 庆氧菌种采用某污水厂的厌氧消化污泥接种,菌种投入UASB池后,加入少量生产废水作为培养基,进行驯化培养.废水处理量从150旷/d开始,逐步增加,3个月后,进水量达到

450 m3/d, COD去除率达90%以上,UASB启动成功.3)好氧活性污泥池每天进适量废水,如此循序渐进,随着每天进水量的日益提高,30 d后完

成活性污泥培养,此时好氧活性污泥池内说合液的MLSS已达25∞mglL,SV为28%.

3.2 正常运行废水处理运行初期,由于水量变化较大(约为250-450 旷/d),废水浓度波动也很大,最低时

CODcr浓度在550mglL左右,而最高时CODcr浓度可达到1.7 X 103 mglL,这给正常运行带来了困难.

同时也发现,当废水量较大时其浓度相应较低,而水量少时其浓度较高.在工程实际运行管理中,根据

这个特点,当水量较大时采用延长进水时间同时减少~UASB的回流比,以降低好氧系统的水力负荷冲击;当水量减少而浓度较高时,加大UASB的回流比和回流时间,以减少高有机物浓度对系统的冲击[3]

整个处理系统于2∞5年2月正式开始运行,至今已有半年多的时间,经受了无水停产、检修、

二次启动、浓度及水力条件变化等的各种波动,运行一直很正常,出水水质也很稳定,没有剩余污泥

外排,厌氧出水不带泥,好氧剩余污泥全部排人厌氧调节池中进行消化.

3.3 可验收监测项目的竣工验收监测是在该公司正常生产,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进行的.系统稳定运

行6个月后,由环境监测站每隔1h连续取样监测,结果表明,出水完全达到设计和排放标准要求,

监测数据见表3.

表3处理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结果统计表Tab.3 Statistics of treatment system complete inspect result mglL

项目进水水质出水水质排放标准平均去除率/%项目进水水质出水水质排放标准平均去除率/%1. 11 X 103 32.4 362 43 1. 09 X 103 37.9 394 41 CODcr 1. 10 X 103 26.6 1∞ 95.0 ss 382 41 89.3 1. 09 X 103 68.4 375 37 1. 11 X 103 88.7 396 41 325 15.9 43.2 11. 1 321 15.0 37.5 8.9 BODs 275 15.3 20 94.9 氨氮39.3 10.4 15.0 75 305 14.9 36.2 9.3 315 16.8 ( 40.1 9.6 13.7 0.27 4.5 7.3 11. 7 0.22 5.7 7.2 动植物油12. 1 0.26 0.5 97.9 pH值7.3 7.2 6 -9 / 12.8 0.30 6.3 7.2 11. 9 0.28 6.6 7.2 第4期施建臣等:两相厌氧消化及好氧活性污泥法在处理水产品加工废水中的应用.329.

4 结论

系统经过半年多的运行,厌氧调节池(产酸相)出水的pH值始终保持在6.0-6. 5,而UASB

(产甲烧相)出水的pH值保持在7.2-7.3,通过对pH值的调控,成功实现了相分离.处理效果达

到和超过设计指标,处理设备和装置运行正常,且没有剩余污泥外排,说明采用两相厌氧消化及好氧

、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水产品加工废水是切实可行的.

该项目的工程总造价为106万元人民币,平均水处理费用为0.36元/t.根据厂区杂用水水质的具体要求,将部分处理后的中水回用于厂区绿化、道路冲洗和冲厕等,每天共计回用中水约150t,

按每吨水产生2.0元人民币效益计算,每天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3∞多元.与此同时,该项目的建成

也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回用于绿化的中水,由于水中还含有少量有机物和微量元素,更有利于植

物的生长,现在整个厂区内空气清新、绿树成荫、乌语花香.

[参考文献]

[ 1 ]张自杰,张忠祥,龙腾锐,等.废水处理理论与设计[M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62-366. [2J张忠详,钱易.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M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79480.

[3J胡纪萃,周孟津,左剑恶,等.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1-36; 172-186; 235-247.

Two-phase Anaerobic Digestion and Aerobic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for

Treatment of the Wastewater from Aquatic Product Process

SHI Jian-chen, ZHENG Wei-xiang (Thir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Xiarnen 361∞5, China)

Abstract: Two-phase anaerobic digestion/ aerobic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wa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from aquatic product process. The results detected at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showed that all

figures of various pollutants met the standard for grade 1 in DB35/322-1999 Xiamen Comprehensive Standard

for Discharge of Wastewater, and由atgood result of NH3 -N and CODcr removal. Part of treated wastewater

reused for water closet scouring, virescence irrigating and boiler dust catcher, and favorable economic and so-

cial benefits were abtained.

Key words: wastewater from aquatic product process; two-phase anaerobic digestion; aerobic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treated wastewater reuse

(责任编辑朱雪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