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第二十二中学舞蹈教育现状及对策
摘要:舞蹈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发展的必须。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人类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蕴
藏着对文化艺术的巨大需求。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作用是很显然
的,通过舞蹈教育提高青少年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通过舞蹈训练达到强身健体,美
化身段的目的,提高他们对自己的欣赏和自信心。想要办好中小学舞蹈教育,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观念
都需转变,对舞蹈教育加以重视,从兴趣开始培养,注重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创造能
力。不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高中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来进行,而且还应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
质,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具有开拓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努力促
进舞蹈教育的发展。
舞蹈,它起源于劳动,是人类最早的艺术文化之一。它通过人体的动作反映着人类的生
活,表达出人们的情感。而舞蹈教育是普及舞蹈文化、传授舞蹈技能, 促进“校园舞蹈”发
展的关键。在我国,长期以来教育界都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而舞蹈教育是提高学生整体
素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进行舞蹈教育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一两个舞蹈剧目或舞蹈技
巧,而是为了在学习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能力。许多人认为舞蹈仅仅是步骤与姿势的
简单记忆,学习它产生不了什么更深远的意义。其实舞蹈的学习对于青少年具有最直接的
意义:(1)我国悠久的舞蹈传统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舞,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
集体舞可以培养集体主义和团结友爱的精神,可以加强纪律观念;(3)力量型舞蹈,可以培
养勇敢、豪迈和进取精神;(4)抒情型舞蹈,可以陶冶性情,培养优美的情操,在获得美的
享受中增强对美的感受力;(5)舞蹈可以使身体器官灵活敏锐,从而增进学生的思维能力,
发展智力;(6)可以养成优美的举止和正确的体态习惯,增加辨别美丑的能力;(7)舞蹈的
节奏性,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感受事物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办事能力;(8)舞
蹈可以健身,有助于学生身体的匀称发展。可见舞蹈教育对于身心发育的中小学生帮助很
大。
在石河子第二十二中学的教育中,第一:普及面不大,据调查,仅有5%的学生在以前
接受过民族民间舞的学习。第二:班级对于学生文化课抓的紧,顾及不到对舞蹈的学习。
第三:对于学生而言,对于舞蹈的了解不够,认为舞蹈只是蹦蹦跳跳。第四:在学校之前
举办文艺活动中,基本都是由学生自主编排和训练,再由教师进行筛选,最终做简单的指
导。
根据以上现状,笔者认为:
首先,应对舞蹈教育加以重视,只有在重视的前提下才能很好的进行教育。普及型舞
蹈教育制度,是一种将舞蹈教育渗透在普通教育之中的制度,它与普通教育同步进行,教
育覆盖面很宽。这种制度对于提高全民舞蹈文化水平,提高普通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和艺
术创造力,对于开发青少年的智力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人的创造性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
慢慢下降。近年来,通过对割裂脑的研究发现,左侧脑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
运算、逻辑推理等逻辑思维活动;右侧脑主要负责形象、想象、空间关系,情绪、欣赏(其
中包括舞蹈、音乐和美术等)等形象思维、想象和情感活动(如图所示)。
由此看来,开发右脑、开展舞蹈教育都有助于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第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做基础, 舞
蹈辅导难以取得成效。那么如何在辅导中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使“苦
学”变“乐学”,让“要我们学”变成“我要学”呢?在舞蹈教育中,让他们直接从视觉中
感受舞蹈的魅力,在一个好的舞蹈环境中, 能使他们受到情感的美的感染和熏陶, 从而激
发他们的舞蹈兴趣, 引发他们对舞蹈的向往, 使得舞蹈辅导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并达到预期
目的。对于中学生偏爱街舞的现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产生兴趣。利用电
视教材则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 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
激发学习兴趣, 加深理解和记忆。通过电视屏幕, 学生能身临其境地受到艺术的感染, 多
重感官的刺激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过程。眼睛是人接受新事物的第一感觉器官,所以我利用
我校舞蹈教室,通过给学生欣赏和对比各类舞蹈,让学生慢慢接受民族民间舞从而对它们
产生兴趣,让他们懂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第三,让舞蹈在校园中普及起来。广泛的实践、积极的引导, 逐渐的培养出一支有质
量的骨干队伍, 开发他们创造力, 力求在自编、自演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校园舞
蹈”特色, 突出民族舞蹈文化风格。学校举办的舞蹈活动多了,一批学生带动另一批,久
而久之整个校园都会充满舞蹈的色彩。舞蹈艺术教育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一种形式, 它不
仅可以使高中生强健身体、美化形体、增强气质、陶冶情操, 同时还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增添光彩。舞蹈艺术利用自身高雅文化的艺术熏陶作用, 引导广大学生崇尚科学、崇尚美,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例如, 在校园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
舞蹈比赛和演出活动, 不仅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团结, 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更可以增强
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第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舞蹈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理解判断舞蹈作品的能力。在舞
蹈教学过程中, 通过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判断, 帮助并指导学生去理解舞蹈作品的思想与内
涵, 使学生更好的去掌握舞蹈的基本架构。所以我认为只有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地作用。
第五,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一堂好的舞蹈课,首要的前提就是有一个好的教学计
划。教师了解学生智能和体能的需求,制定系统的、科学的教学计划,才能对后面的教学
打下很好的基础。对于教师来说,教师是教育的主导,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调动学生学习
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舞蹈潜能。对于学生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需要的是开
发他们自生的舞蹈本性。许多学生都有“驼背”、“抠肩”的不良习惯,在课堂上带着学
生做一些简单的形体训练,能让他们姿势端正,身体健康的成长。
舞蹈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不仅在于提高自身专业教育的水平,也在于用舞蹈这种独特的
艺术形式教育青少年,达到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目的。我们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不仅
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而且还应适应迅猛发展的形势和千变万化的世界,以全面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质为目标,才能培养出众多的具有“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