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保护工作创新与发展策略论文
浅析环境保护工作创新与发展策略论文
【摘 要】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
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
的总称。环境保护又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
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
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其方法和
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
等。环保,在我们的生活中极为重要,我们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保护
好环境。
【关键词】环境保护;工作创新;发展策略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
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环
境保护又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
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
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
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环保,
在我们的生活中极为重要,我们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保护好环境。
一、目前中国环境保护存在的关键问题
1.不完善的环保法律。现在,中国出台的环保、能源有关的法律
法规特别多,研究结果也是形形色色,但是仍然不可以完全控制中国
环境恶化、能源应用率低等环境问题情况,其关键的因素就是法律不
完善。首先就是没有与时俱进的环保法律,自《环境法》公布以来已
经快有二十年了,在这短短的二十年内,中国的经济已经出现了巨大
的改变,这法规已经没有适应新形式的发展要求,很多环境污染工厂
钻法律的空子但是却没有依法给予严惩。
2.没有真正落实环境规划。在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常常出现
环境规划没有落实到位的情况。环境管理中心是环境规划,经过这种
规划能够把每一个行业、部门的环境管理有机的联合起来,从而完成
全面的环境保护目标。很多的实践经验说明了,对环境实施全面规划
是完成环境保护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最经济的方法之一。但是,
显示中的环境规划远远没有达到和经济、城市建设规划一样等的位置,
在城镇建设中分散布局、不科学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了,特别不利于环
境的集中保护,也使环境实施集中治理监管的难度和成本增加了。
3.环保部门执法力度不够。在中国现行的机制面前,环保部门没
有直接强制性的实施权力,所以,这无疑让环保部门的工作难度增加
了,环保部门对很多相关环境方面违法行为经常手足无措,不能实施
有效地监督与管理。在这种状况下,环保部门不能不经过人民法院来
对其违法环境保护法的行为实施解决,并让其履行环保义务。在现实
的执法经过中,环保部门也正因为缺少必要的直接强制实施的权力,
所以其执法的权威性与严肃性经常受到挑战,不但对执法部门执法踊
跃性的提高不利,也大打折扣执法效率,并在无形之中滋长了环境违
法分子的猖獗。
4.公民的环保意识淡薄。我国地大物博已经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所以,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资源浪费情况相对突出,应用一次性餐具,
随处可见奢侈浪费的行为,另外,以牺牲环境和资源来得到经济发展
的行为也常有出现。现实上,环境并不可以完全凭借政府来治理,环
境保护,人人有责,每一个公民要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
做起,加强环保意识,然而,就现在来说,中国很多公民的环保意识
还相对淡薄,需要持续增强。我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依靠是生态环境,
我们要从思想上真正了解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性,树立准确的消费
观,提倡低碳环保的生产和生活形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阻绝浪
费思想和行为。
二、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创新发展
1.完善环保立法,加大执法力度。逐步完善当前的环境保护法律,
采用监督问责制度,以督促企业在进行项目建设时能够自觉遵守环保
法,使其与我国的具体国情及环境现状相适应。在完善环境立法的同
时,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严格管理和整治违法排污的一些企业,
对重金属污染及危险废物处理不到位的企业予以适当惩治。加大对重
点区域的督察力度,对工程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充分发
挥环保部门的作用,加大检查与治理力度,进而有效地解决其中的环
境问题。此外,要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管理机制,突出环境
应急预案建设及管理的重要地位,从而能够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有效
妥善的处理。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环保立
法的进程、完善相关的环境经济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环境科技创
新,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完善环保的体制与机制,从而使我国的
经济发展是生态保护相平衡。
2.強化公民的环保意识。要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以环
保为宗旨,宣传环保知识,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让广大公民自觉参
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之中,通过每个人加入到环境保护行列中的方式
来改善环境质量,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此外,针对我国区域经济的
发展,应该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之中进行统筹
考虑,转变发展方式,进行低碳环保生产,从根本上来解决环境问题。
3.加大环境处罚力度。对于违法、偷排以及超标排放的企业,根
据环境保护法要进行适当处罚,而对于多次超标排污的企业,环保部
门对其进行处罚的同时,可提请人民政府对其进行限期治理或停产整
顿。且在限期治理的期间,应该要限产和限排,如果仍然无法达到排
污标准,则可以强制要求其停止生产,此外,还可建立和完善环境执
法状况新闻通报制度。通过大众媒体舆论监督的方式来督促环保部门
严格执法。
4.生物补救法。环境循环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这种循环维持
着地球生命的延续。以大气中的碳循环为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植
物吸收后,通过光合作用形成能够供植物生长的养料,又通过夜间的
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此外,微生物对动、植物体的尸体及排泄物
等的分解, 又将碳输送到大气层之中,或是经过长期的逐渐积累, 成
为煤或者石油等有机物质,对其分解也可释放出其他元素, 如氮、
硫及磷等, 进行氮循环、硫循环以及磷循环等成为自然循环的一个
组成部分,利用有机微生物分解的方式来处理环境问题,对环境实现
了完全的零负担,无二次污染,经过分解之后,还可以成为有机肥,
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而为了提高表层对微生物的适宜度, 需增加
些表面活性剂,这样有助于土壤乳化。生物补救的方法在环境保护方
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5.植物工程。植物对于改善环境的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且
可以对工业环境进行美化,增加绿化面积,如人们通常会在道路两侧
栽种许多树木,这样有利于吸附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尘土,达到净
化空气的效果。此外,如生活区的缓冲带,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
的恢复,都需要用到植物工程。
三、结语
环境保护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项特别关键的工作,是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获得完成的基本保障。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
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也只有实
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
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
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只有全部人民一起努力,中国的环境才会获得
最有效的保护,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才会更有效、更长久。
【参考文献】
[1]加强统筹 创新制度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国发展改革
系统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在渝召开[J].中国经贸导刊,
2017(13):45.
[2].引导树立绿色发展价值观 凝聚生态文明建设正能量--重庆
市环境保护局创新宣传教育工作综述[J].环境保护,2016,44(02):
76-78.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本着想要分享
的目的与大众交流,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
进行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