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产量2.8万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车间设计说明书

年产量2.8万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车间设计说明书

年产量2.8万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车间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车间设计的一般概论 (1)1.2车间设计的可行性研究 (2)1.3车间概况 (4)1.4厂址的选择 (5)第二章车间工艺设计 (6)2.1生产方案的选择 (6)2.2生产工艺流程 (12)2.3工艺叙述 (14)2.4设备的选择 (27)2.5工艺计算 (36)2.6设备负荷计算 (49)2.7车间平面布置和立面尺寸 (52)2.8车间劳动组织和经济指标 (60)第三章车间厂房与辅助设施设计 (72)3.1厂房设计 (72)3.2车间电力设施 (76)3.3车间供水与排水、供气、供热 (81)3.4环境保护 (82)参考文献 (84)致谢 (84)第一章总论1.1车间设计的一般概论1.1.1目的和任务车间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年产2.8万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生产车间。

车间设计的任务是对需建设的企业做出技术与经济的详细规划,确定出企业的生产经济状况,技术经济指标及施工的组织方法。

具体任务如下:(1)技术任务1)确定产品品种、规格、质量标准及年产量。

2)确定产品的生产方案及生产工艺过程,选取主要设备并确定其必要的数量3)选择与计算辅助设备。

4)计算完成年计划产量所需的原料,材料及动力消耗。

5)提出动力、运输、照明、采暖、通风、供水、排水等各项设计要求。

6)计算车间所需面积,车间内主要设备与辅助设备的布置。

7)确定厂房形式和主要尺寸,画出车间平面布置图,提出安全环保等措施。

(2)组织任务研究车间的生产劳动组织,确定职工人数及编制,制订劳动定额等。

(3)经济任务计算及制订基本建设投资额,生产预算,计划单位产品成本和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1.1.2车间设计的依据车间设计的依据是设计任务书。

在进行车间设计之前,应从技术经济部分取得设计任务,而设计任务书是有关部门根据国家计划经过充分讨论订出指定的,其基本内容有:(1)车间的生产规模,生产品种;(2)车间的生产方案;(3)建厂地址,厂区范围和资源情况,水文地质,原材料、燃料、动力,供水以及供电等供应情况,还有运输情况等;(4)要求达到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5)投资以及劳动定员的控制数字;(6)环保情况;1.2车间设计的可行性研究1.2.1市场调查供应分析: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拉动下,我国铝板带、箔的消费量不断上升,为全球第二大铝轧制产品消费国,空调铝箔和包装用铝箔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行业专家预计,按照铝板带产品年均8%和铝箔产品10-12%的保守增长率估算,到2010年,中国的铝板带产品的产量将达到380万吨以上,铝箔的产量有望达到110万吨以上。

专家提醒,短期内应防止产能扩展过快带来的投资风险。

目前,全球铝板带箔材生产总量已达到1800万吨,其中铝板带产量约1500万吨,铝箔产量约300万吨。

在中国,铝板带箔行业发展势头良好,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生产铝板带283万吨,铝箔74万吨,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铝板带生产国,全球最大的铝箔生产国,且产量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8%和10%左右。

需求分析:影响铝板带箔的消费需求的因素有:一是产品的价格。

二是下游行业的市场需求量。

三进口产品的价格。

2009年,我国铝板带箔的产量为470万吨,而市场需求量为500万吨左右。

预计2010年全年,我国铝板带箔的市场供给量约为500万吨,市场需求量将达到535万吨。

2010年我国铝板带箔的市场需求量约为500万吨,预计到2015年我国铝板带箔的市场需求量将达到745万吨。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带动了铝箔消费的持续快速增长,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测算,我国铝材需求增长率达到GDP增长率的1.65倍。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将为我国铝箔工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消费特征分析按照消费量等于产量加上净进口量计算,2009年我国铝板带表观消费量达到360万吨,铝箔的销量为105万吨。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均铝板带箔消费量有很大的差别,2009年,世界人均铝板带箔的消费量为3.2公斤,其中人均消费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人均消费量达到20公斤,其次是意大利,人均消费量为10公斤。

2008年,我国铝板带箔生产和消费增速明显放缓,主要是由于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和在建面积增速、汽车产量增速和铝制品出口增下降所致。

随着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大幅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面临较大的下降压力,再加上铝价大幅走低,消费者大多采取观望的态度。

2009年,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铝板带箔行业开始出现复苏的局面,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出口量也开始增加。

到2010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出台,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加,房地产行业出现快速发展的局面,对铝板带箔的市场消费出现快速提升。

未来我国的铝板带生产应该向着规模化,技术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而作为国家而言应该将生产设备落后,生产能力较低的铝板带生产企业给予取缔,作为高耗能的加工项目,国家应该适当介入,将我国铝行业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

2002年,我国各类铝加工材总产量已超过德国和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铝加工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人均年消费量仍然较低,2003年铝材人均年消费量为3.20公斤,不仅远远低于美国27.40公斤、日本19.40公斤的水平,也低于2000年世界人均3.30公斤的年消费量。

我国铝材消费量若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其产量应达到400万吨;若要达到美国、瑞士、日本等国家的消费水平,铝材产量需达到2,200万吨,其中铝型材应约为880万吨(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

因此,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住房条件的进一步改善,铝型材的消费量有望继续增长,从而为我国铝型材行业的发展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现在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2001至2050年间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依据专家分析,我国制定的"小康"目标的人均居住面积指标是35平方米/人,而现在只达到20平方米/人。

因此,这期间住宅建设将继续高速发展,其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总值将达7%左右。

2000年我国住宅建设面积6.30亿平方米,仅门窗生产规模达16.10亿平方米。

2050年前我国将新建250~300亿平方米住宅,仅门窗约需640~766亿平方米。

其中2010年前,铝门窗一项所需铝型材的年均增量约10万吨,这里还不包括其他建筑铝型材带来的大量需求。

发展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对铝板带材的需求旺盛。

虽然我国铝板带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产品结构仍不够合理,普通产品生产能力的过剩,高技术含量、高精度、高质量产品生产能力不足,因而也造成大量进口的局面出现。

从总量上来看,我国铝板带材的生产与消费已进入世界前列,但人均消费仍旧很低,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不及美国人均消费量的7.5%、日本的14%,因此,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铝板带箔工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铝板带箔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品结构不合理,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生产难度大的高精度产品供应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而低档次产品充斥市场。

这些现象严重的阻碍着我国铝板带箔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是市场发展亟需重点关注与解决的问题。

未来发展趋势:目前,我国铝材的消费结构与其他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异,压延材所占比例低于挤压材,但从近几年市场需求的情况来分析,预计我国铝板带箔材的消费将会有显着的增加,逐步趋向于世界铝材的消费结构,2010年,我国铝板带材的消费量预计达300万t/a以上,铝箔材的消费量将达到85万t/a以上1.2.2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秉着遵纪守法、注重环保的要求,设计出工艺先进、投资少、利润高、成品率高、综合利用率高、环保简洁及节能的车间。

1.3车间概况1.3.1车间设计年产量、品种、规格、范围本设计为年产2.8万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生产车间的设计。

采用带式法并结合先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来生产各种规格的铝及铝合金板带材产品,可以生产1、2、3、5、7系等合金牌号的产品,主要有PS版基卷材、飞机蒙皮板、幕墙板、制罐料等多种产品。

产品厚度最薄可达到0.3mm,宽度为550~1050mm,板材长度可达5m。

本设计四个计算产品牌号为:1060、2A12、3A21、7A09。

1.3.2车间面积、经济指标本车间总面积为15840m2,总投资150387.45万元,综合成品率达87.48%,年总产值105112万元,年利润55843.168万元,在册工人数为381人,车间建成投产46个月后即可收回成本。

1.4厂址的选择一般来讲,大中型铝板带加工厂有两种厂址选择方案,一是靠近原材料(电解铝)厂,二是靠近消费市场。

把加工厂建在靠近消费市场的地方,有利于开拓市场和提高服务质量,但对大中型板带加工厂,其用户会遍及全国各地,因此把工厂建在某个消费相对集中的地区,必然会存在原料和成品的运输问题。

而厂址靠近原材料厂,其经济利益是显而易见的。

一些不利因素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在热点地区建立销售中心等方式弥补。

其优点主要有:(1)可以尽可能地利用电解铝液;不需要长途运输铝锭,可节省运输成本200元/吨左右。

(2)可得到一个较低的运行成本、仅电费就可节省150~450元/吨;(3)避免了冶炼厂成品和铝加工的库存。

(4)可减少电解铝厂和板带加工厂双方的铝锭供销人员和费用。

通过以上比较,选择第一种方案,即在原料厂附近建厂,我国主要产铝大省有山东、河南、贵州、山西、青海、广西,其中河南铝工业发展的前景最广阔。

河南是全国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的枢纽,产品运输方便,相应可以节约大量运输成本,提高利润。

青海地处西部,距离消费市场较远,需每年运进、运出百万吨物料,运价昂贵,增高成本。

贵州省具有丰富的铝土矿,但是埋藏较深开采成本高。

相比之下,河南发展铝工业优势十分明显,全国可供拜尔法工艺生产的铝土矿资源8亿吨,其中一半以上在河南。

河南还有丰富的水电资源。

从以上不难看出,从铝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依托河南的铝资源优势,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及强大的消费市场。

在河南建厂是比较符合要求的。

第二章车间工艺设计2.1生产方案的选择2.1.1产品方案的编制产品方案是指所设计的工厂或车间拟生产的产品名称、品种、规格、状态及年计划产量。

产品方案是进行车间设计的主要依据,根据产品方案可以选择设备和确定生产工艺。

编制产品方案的原则:(1)国民经济发展对产品的要求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产品数量、质量和品种等方面的需要情况,既考虑当前的急需,又要考虑将来发展的需要。

(2)产品的平衡考虑全国各地生产的布局和配套加以平衡。

(3)建厂地区的条件、生产资源、自然条件、投资等的可能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