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投影及换带计算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24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笛卡尔平面直角 坐标系的异同点 :
不同点: 1、 x,y轴互异。 2、 坐标象限不同。 3、表示直线方向的方位角
定义不同。 相同点:
数学计算公式相同。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Ⅳx
o
Ⅲ
α Ⅰp
D
y
Ⅱ
x=Dcosα
y=Dsinα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y3
6N
3 f
cos
Bf
1
2t
2 f
2 f
y5
120N
5 f
cos
Bf
5
28t
2 f
24t
4 f
6
2 f
8
2 f
t
2 f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30
3、高斯投影坐 标正反算公式的
几何解释 :
①当B=0时x=X=0,y则随l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说,赤道投影为一直线且 为y轴。当l=0时,则y=0,x=X,这就是说,中央子午线投影亦为直线,且为x轴, 其长度与中央子午线长度相等。两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
B B f
tf 2M f N f
y2
tf
24M
f
N
3 f
5
3t
2 f
2 f
9
2 f
t
2 f
y4
过所求点P作中央子午线的垂线,
tf
720M
f
N
5 f
y
61
90t
2 f
45t
4 f
y6
该垂线与中央子午线的交点的纬 度,称垂足纬度。其值由子午线 弧长计算公式反算求得。
l y N f cos B f
高斯投影及换带计算
一、高斯投影概述 (正形投影,高斯坐标正反算及换带计算)
二、把椭球面元素归算到高斯投影面 (方向改化,距离改化)
三、各种投影方法概述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1
本章提要
本章介绍从椭球面上大地坐标系到平面上 直角坐标系的正形投影过程。研究如何将大地 坐标、大地线长度和方向以及大地方位角等向 平面转化的问题。重点讲述高斯投影的原理和 方法,解决由球面到平面的换算问题,解决相 邻带的坐标坐标换算。
y y p2 = 500000+ p2
=(带号)227559.720m
o
500km
x
xp1
p1
30320825855.565.605m0
m
y
y
p1
p1
(带1号 36)768306.376800.m360m
p1
y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23
例:
有一国家控制点的坐标:
x=3102467.280m ,y=19367622.380m,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28
自赤道量起的到所求点的子午线弧长
x
X
N
2 2
sin
B cos
B l2
N
24 4
sin
B cos3
B(5 t2
9 2
4 4 )l4
N sin B cos5 B(61 58t2 t4 )l6
720 6
所求点的大地经度与该点所在带 的中央子午线的大地经度之差
y N cos B l N cos3 B(1 t 2 2 )l3
6 3
N
120 5
cos5
B(5
18t 2
t4
14 2
58 2t 2 )l5
t tan B,2 e2 cos2 B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29
2、高斯投影坐标反算公式:x,y B,l
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①x坐标轴投影后为中央子午线是投影的对称轴; ② x坐标轴投影后长度不变; ③投影具有正形性质,即正形投影条件。
x F1(L, B) y F2 (L, B)
椭球面是一个凸起的、不可展平的曲面,若将这个曲面上 的元素(比如一段距离、一个角度、一个图形)投影到平 面上,就会和原来的距离、角度、图形呈现差异,这一差 异称作投影的变形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4
长度比:
投影面上的边长与原面上的相应长度之比,称为长度比。
在投影平面上任意一块面积与椭球面上相应的面积相等,即面积变形
等于零。
• (3)等距投影
•
定义为沿某一特定方向的距离,投影前后保持不变,即沿着该特定方
向长度比为1。在这种投影图上并不是不存在长度变形,它只是在特定方
向上没有长度变形。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6
2)按投影面的形状分类
• (1)方位投影:以平面作为投影面,使平面与球面相切或 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而成。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14
3)、高斯投影的特点:
x
(1)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
线,且长度不变。
平行圈
(2) 除中央子午线外,其余
子午线的投影均为凹向中央
赤道
O
y
子午线的曲线,并以中央子 子午线
午线为对称轴。投影后有长
度变形。 (3) 赤道线投影后为直线,
但有长度变形。
中央子午线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6º带自首子午线开始, 按6º的经差自西向东分成60 个带。
3º带自1.5 º开始,按 3º的经差自西向东分成 120个带。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高斯投影带划分 17
6º带与3º带中央子午线之间的关系如图:
3º带的中央子午线与6º带中央子午线及分带子午线重 合,减少了换带计算。
工程测量采用3 º带,特殊工程可采用1.5 º带或任意带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27
6.3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公式(了解)
对于任何一种投影:①坐标对应关系是最主要的;②如果 是正形投影,除了满足正形投影的条件外,还有它本身的 特殊条件。
1、高斯投影坐标正算公式: B,l x,y
高斯投影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①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 ②中央子午线投影后长度不变; ③投影具有正形性质,即正形投影条件。
11
2、高斯投影的基本概念
• 高斯投影是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 高斯投影是一种等角投影。它是由德国数学家高斯(Gauss,
1777 ~ 1855)提出,后经德国大地测量学家克吕格(Kruger, 1857~1923)加以补充完善,故又称“高斯—克吕格投影”, 简称“高斯投影”。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概念。高斯正算和反算计算;方向改化和距离改化计算; 高斯投影带的换算与应用;工程测量中投影面与投影带的 选择。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3
6.1 地图投影概述
1.投影与变形
所谓地图投影,简略说来就是将椭球面各元素(包括坐标、 方向和长度)按一定的数学法则投影到平面上。研究这个 问题的专门学科叫地图投影学。
• (2)圆柱投影:以圆柱面作为投影面,使圆柱面与球面相 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柱面上,然后将圆柱 面展为平面而成。
• (3)圆锥投影: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圆锥面与球面相 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将圆锥 面展为平面而成。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7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②当l=常数时(经线),随着B值增加,x值增大,y值减小,这就告诉我们,经 线是凹向中央子午线的曲线,且收敛于两极。又因,即当用-B代替B时,y 值不变,而x值数值相等符号相反,这就说明赤道是投影的对称轴。
③当B=常数时(纬线),随着的l增加,x值和y值都增大,这就是说,纬线是 凸向赤道的曲线。又当用-l代替l时,x值不变,而y值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这就说明,中央子午线是投影对称轴。由于满足正形投影条件,所以经线 和纬线的投影是互相垂直的。
x=Dcosα
y=Dsinα
y
Ⅱ
o
Ⅲ
p
DⅠ
α
x
Ⅳ
笛卡尔坐标系
25
3、椭球面三角系化算到高斯平面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26
将椭球面三角系归算到高斯投影面的主要内容是:
➢将起始点的大地坐标B,L归算为高斯平面直角坐标x,y;为了检 核还应进行反算,亦即根据x,y反算B,L。 ➢通过计算该点的子午线收敛角及方向改正,将椭球面上起算边大地 方位角归算到高斯平面上相应边的坐标方位角。 ➢通过计算各方向的曲率改正和方向改正,将椭球面上各三角形内角 归算到高斯平面上的由相应直线组成的三角形内角。 ➢通过计算距离改正,将椭球面上起算边的长度归算到高斯平面上的 直线长度。 ➢当控制网跨越两个相邻投影带,需要进行平面坐标的邻带换算。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10
6.2 高斯投影概述(重点)
1、控制测量对地图投影的要求
1)等角投影(又称正形投影)
2)长度和面积变形不大,并能用简单公式计算由变形而引起 的改正数。
3)能很方便地按分带进行,并能按高精度的、简单的、同样 的计算公式和用表把各带联成整体 。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L。=3ºn (n为3º带的带号) 例:120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
L。=3º× 120=360 º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19
若已知某点的经度为L,则该点的6º 带的带号N由下式计算:
N int( L) 1 6
若已知某点的经度为L,则该点所在
3º带的带号按下式计算:
n
L 3(四舍五入)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