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中解开群众的思想疙瘩,这是我们党做群众工作最实际、最有效的基本经验。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我们必须要牢牢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树立党员干部良好的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
【关键词】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
做好新形势的群众工作,要不断改进群众工作方法,更好地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
一、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
(一)群众工作的复杂性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出现了新的阶层和新的社会群体,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呈现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等特点,这些都深刻影响群众工作开展。
(二)群众工作的艰难性
现在吃、住、穿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需求又出来了,物质的问题解决了,精神上的需求就出现了。
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期,因发展带来利益的调整,群众的利益需求从单一化趋向多样化、从普遍化趋向差异化,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利益群体统筹群众工作。
(三)群众工作的不稳定性
当前群众工作中存在大量潜在不稳定因素,现实中发生的一些群体性事件,大多都是不能及时处置,经过发酵、发动、表达、对峙、破坏等各个演变阶段,增加了调处的难度。
出现这种不稳定性。
一方面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群众的要求无法及时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由于沟通、诉求机制还不健全,民意得不到充分有效表达和释放。
二、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要求
(一)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
新形势下的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的群众观。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这个方面也一直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作出了示范,形成了表率。
比如毛泽东的“鱼水论”、邓小平的“最高准绳论”、江泽民的“血肉论”、胡锦涛的“无小事论”、现阶段全党自上而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二)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
党员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为人民做事情,是职责所在,即使群众对有的工作比较满意,也不该让群众感谢,更不值得到处炫耀。
由于各种条件限制,不可能充分满足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常抱愧疚之情才能不用扬鞭自奋蹄,倍加努力地做好工作。
(三)始终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
党的群众路线,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过程中必须始终站稳的政治立场。
在工作中要坚持“两要、两不要”。
1.要深入到群众之中,而不要骑在群众头上。
党员干部首先是群众中的一员,只有深入到群众之中,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汲取智慧和力量,带领群众共同前进。
2.要站在群众的前面,而不要成为群众的对立面。
在社会矛盾凸显、工作任务艰巨的情况下,领导干部必须站稳群众立场,不能因为局部利益和一时冲动,站到群众的对立面,要真心实意地接受群众监督,克服自身的弱点和不足,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就是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要自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满腔的热情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
1.做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
生老病死、上学就业、住房行路、柴米油盐酱醋茶,看似琐碎,实际上是民生大计,要高度重视,尽力办好。
2.做好帮扶困难群众的事。
多些雪中送炭,少些锦上添花,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
3.做好惠及广大群众的事。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切实办好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事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环境。
三、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把做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群众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1.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活动载体。
要适应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形势,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重大工作部署,提高群众思想觉悟和文化道德水平。
2.找准解决实际问题的着力点。
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教育引导与提供服务结合起来,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二)把依法办事与带着感情做工作结合起来
依法办事是政府管理社会的手段,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形式,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做群众工作才更有效果。
1.坚持严格执法。
要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
对于那些滥用权力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必须依法查处。
2.坚持以理服人。
严格执法决不是对群众“冷、横、硬”,带着感情做工作才能更好地依法把群众的事情办好。
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遇到问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群众心悦诚服。
3.坚持宽严相济。
对于大量个体纠纷尽量采用调解的方法处理,对群体性事件多做息争罢诉的工作,对多数不明真相群众多做宣传解释工作,对少数带头闹事的坏人依法给予打击。
(三)把提高工作能力与真诚服务群众结合起来
提高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才有保障,才能做好真诚服务群众的工作。
1.努力提高深入群众的能力。
通过深入基层,真正了解群众呼声,真实掌握基层实情,群众工作才有目的。
提高深入群众的能力,是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
2.努力提高组织群众的能力。
要把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和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努力提高和群众沟通的能力。
结合新时期群众工作矛盾,要求干部既要敢于、善于做群众工作,而且对群众过激的言辞和行为,还要讲韧性、有气度,具备良好的心态。
4.努力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
提高及时化解矛盾的能力,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必须从源头抓起,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四)把提升干部公信力与接受群众监督结合起来
提升党员干部的公信力,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重大决策中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才有现实的支撑。
1.提升干部公信力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前提。
一要改变作风。
干部作风好,政府就有凝聚力、号召力和感召力。
二要公心处事。
在工作中,党员干部要坚持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做到一视同仁、公正公平。
三要清正廉洁。
党员干部要警钟长鸣,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刻以党性自律。
2.落实群众民主决策的参与权是做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保证。
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普遍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深入听取群众意见。
(五)把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与加强领导结合起来
把建立健全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各种机制与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做好群众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才有组织保证。
而建立健全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机制显得尤为突出。
1.建立健全群众合理诉求的表达机制。
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政法机关的作用,逐步畅通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
充分发挥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经常了解基层情况和群众建议。
2.建立健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
群众反映的意见和要求,对群众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研究,努力化解,尽力把各类矛盾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3.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
要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认真分析各类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努力从源头上减少事件的发生。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建立应急预案。
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深入了解群众疾苦,做到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做群众工作,不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
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第一信号,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切实做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