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霉素氨溴索溶出度方法1 溶出介质选择我们采用水、0.01mol/L的盐酸和乙酸盐缓冲液(pH5.5)作为溶出介质进行试验,以溶出量和溶出曲线为指标筛选出最佳溶出介质。
(1)水溶出介质首选水,但罗红霉素为强疏水性物质,在水中几乎不溶,故水不适宜作为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溶出度检查的溶出介质。
(2)0.01mol/L的盐酸取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批号20080908、20080910、20080912)各6粒,照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Ⅹ C第二法),以0.01mol/L盐酸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分别于10、15、30、45、60分钟时,取溶液适量,滤过(同时补相同温度和体积的介质),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罗红霉素和盐酸氨溴索对照品各适量,精密称定,用溶出介质溶解并定量稀释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罗红霉素0.16 mg(盐酸氨溴索0.032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精密量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出每粒的溶出量。
计算各粒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在不同时间的累积溶出量。
结果见表1及图1。
(要体现出罗红霉素在盐酸溶液中不稳定,溶出无规律)表1 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批号20080908)累积溶出量(介质:0.01mol/L盐酸)图1 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批号20080908)溶出曲线(介质:0.01mol/L盐酸)溶出度。
故0.01mol/L的盐酸不适宜作为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溶出度检查的溶出介质。
(3)乙酸盐缓冲液(pH5.5)取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批号20080908)6粒,照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Ⅹ C第二法),以醋酸盐缓冲液(pH5.5)(取0.04mol/L醋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5.5)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分别于10、15、30、45、60分钟时,取溶液适量,滤过(同时补相同温度和体积的介质),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罗红霉素和盐酸氨溴索对照品各适量,精密称定,用溶出介质溶解并定量稀释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罗红霉素0.16 mg、盐酸氨溴索0.032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精密量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出每粒的溶出量。
计算各粒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在不同时间的累积溶出量。
结果见表2、图2。
表2 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批号20080908)累积溶出量(介质:0.01mol/L盐酸)图2 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批号20080908)溶出曲线(介质:0.01mol/L盐酸)试验结果表明: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批号20080908)在乙酸盐缓冲液(pH5.5)介质中溶出良好。
以上三种溶出介质的考察试验表明:罗红霉素在0.01mol/L的盐酸溶出介质中不稳定,降解十分明显,无法准确测定其溶出度,故0.01mol/L的盐酸不适合作为本品的溶出介质;罗红霉素在水中不溶,故水不适宜作为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溶出度检查的溶出介质;由文献知,当缓冲盐PH增大时,罗红霉素的溶解度降低,所以缓冲盐溶液PH 定在5.5。
罗红霉素在乙酸盐缓冲液(pH5.5)中溶出良好,适合作为本品的溶出介质。
2 转速选择以乙酸盐缓冲液(pH5.5)为溶出介质,我们对50转/分钟、75转/分钟、100转/分钟条件下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的溶出情况进行研究,以确定最佳转速。
(1)50转/分钟取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批号20080908)6粒,照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Ⅹ C第二法),以醋酸盐缓冲液(pH5.5)(取0.04mol/L醋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5.5)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50转,依法操作,于45分钟时,取溶液适量,滤过(同时补相同温度和体积的介质),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罗红霉素和盐酸氨溴索对照品各适量,精密称定,用溶出介质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罗红霉素0.16 mg、盐酸氨溴索0.03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精密量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出每粒的溶出量。
结果见表3。
表3 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45min溶出量(50转/分钟)(2)75转/分钟取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批号20080908)6粒,照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Ⅹ C第二法),以醋酸盐缓冲液(pH5.5)(取0.04mol/L醋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5.5)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75转,依法操作,于45分钟时,取溶液适量,滤过(同时补相同温度和体积的介质),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罗红霉素和盐酸氨溴索对照品各适量,精密称定,用溶出介质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罗红霉素0.16 mg、盐酸氨溴索0.03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精密量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出每粒的溶出量。
结果见表4。
表4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45min溶出量(75转/分钟)(3)100转/分钟取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批号20080908)6粒,照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Ⅹ C第二法),以醋酸盐缓冲液(pH5.5)(取0.04mol/L醋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5.5)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于45分钟时,取溶液适量,滤过(同时补相同温度和体积的介质),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罗红霉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溶出介质溶解并定量稀释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罗红霉素0.16 mg、盐酸氨溴索0.03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精密量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出每粒的溶出量。
结果见表5。
表5 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45min溶出量(100转/分钟)试验结果表明:以上3个转速的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45分钟溶出量相比较,100转/分钟的溶出量较完全,且相对标准偏差较小,故确定本品的溶出度测定转速为100转/分钟。
3 溶出度定量方法选择参照本品的含量测定方法,结合胶囊溶出度测定的相关要求,我们对本品溶出度定量方法进行系统研究。
色谱条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67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 值至6.5)-乙腈(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罗红霉素与前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不得小于1.0,与后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不得小于2.0;理论板数按罗红霉素峰计算不低于2500。
取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批号20080908)6粒,照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Ⅹ C第二法),以醋酸盐缓冲液(pH5.5)(取0.04mol/L醋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5.5)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于45分钟时,取溶液适量,滤过(同时补相同温度和体积的介质),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罗红霉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溶出介质溶解并定量稀释稀释制成每1ml 中约含0.16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精密量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出每粒的溶出量。
3.1 系统适用性试验供试品溶液取本品20080908批样品内容物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约含罗红霉素0.16mg的溶液,滤过。
由图可见,盐酸氨溴索峰保留时间约为12min,罗红霉素峰保留时间约为34min,理论板数以罗红霉素峰计算为4683,两主峰之间及两主峰与相邻杂质峰之间的分离度均符合规定。
空白辅料大约在4.5分钟之前出峰,对主峰及杂质峰无干扰,不影响本品有关物质检测。
因此规定保留时间小于4.5分钟的色谱峰不积分。
该方法的系统适用性试验见本品的罗红霉素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主峰保留时间适宜、分离度好、理论塔板数高,该方法系统适用性良好。
3.2 空白溶剂干扰试验本品的溶出介质为乙酸盐缓冲液(pH5.5),精密量取乙酸盐缓冲液(pH5.5)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见图。
试验结果表明:空白溶剂色谱图在罗红霉素对照品主峰位置无色谱峰,空白溶剂对溶出度测定无干扰。
3.3 空白辅料和囊壳干扰试验按处方比例将空白辅料混合均匀装入胶囊,取1粒胶囊置900ml磷酸盐缓冲液中,超声使胶囊溶解,取滤液,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20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见图。
试验结果表明:空白辅料和囊壳色谱图在罗红霉素对照品主峰位置无色谱峰,空白辅料和囊壳对溶出度测定无干扰。
3.4 线性范围精密称取罗红霉素对照品16mg(盐酸氨溴索3.2mg),置50ml量瓶中,超声溶解,加溶出介质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精密量取贮备液0.5ml、1ml、2ml、3ml、4ml、5ml、6ml,分别置10ml量瓶中,加溶出介质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结果见表15、图9~15。
表15 罗红霉素线性试验结果浓度(μg/ml)16 32 64 96 128 160 192 峰面积线性方程:以浓度(C)和峰面积(A)做线性回归,得A= ,r =0.9999。
表明,在测定浓度为(16~192μg/ml)(约相当于规定溶出限度的10 %~150%范围)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3.5 重复性试验取线性试验项下浓度为20μg/ml的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结果见表16、图16~21。
表16 罗红霉素氨溴索溶出度测定精密度试验结果序号 1 2 3 4 5 6峰面积RSD(%):试验结果表明: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溶出度测定重复性良好。
3.6 回收率试验我们按照主药罗红霉素完全溶出量的50%、80%和100% 设计试验测定本品溶出度定量方法的回收率。
供试品溶液配制:精密称取罗红霉素对照品10mg、16mg、20mg各3份,分别置100ml 量瓶中,再分别加入已按处方比例混合均匀的的空白辅料1.134g和囊壳1粒,加乙醇20 ml与磷酸盐缓冲液(pH11.0)60ml,超声溶解,再加磷酸盐缓冲液(pH11.0)稀释到刻度,摇匀。
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再精密量取5ml,准确加入1ml磷酸盐缓冲液(pH11.0),摇匀,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