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目前的官员腐败?
无处可逃
3、提高权力运作过程的透明度,实行政务公 开
政务公开可以使一切滥用权力或贪污 行为暴露在公众和舆论的谴责和压力 下,接受民众的监督和法律的制裁。
根据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出现或可能 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 腐败斗争的需要,制定和出台一些新的法律法规, 如《反贪污贿赂法》、《监督法》、《新闻法》、 《廉政法》、《举报法》、《公务员行为法》、 《公务员个人收入财产申报登记法》、《公务员 弹幼法》等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专项法律法规。
反腐倡廉
毛主席说:治国就是治吏。腐败又是吏 治中最大的问题。 腐败是中国发展的拌脚石,反腐倡廉不 仅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关系到广大民 众的切身利益。反腐倡廉问题不仅是民众关 心的话题,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
反腐工作任重道远
道路是曲折的 前途是光明的
Thank you!
反腐形势
腐败是世界性的问题。发达国家有,发展中国 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就连 一直排在透明国际最廉洁国家前列的挪威(第十位)、瑞 典(第五位), ,最近也出现了引起轰动的腐败事件。挪 威国营石油公司总裁为在伊朗开办企业采取行贿手段。 瑞典国家酒局90多名职工接受供货商的贿赂。更不用 说美国、法国这些经常出现腐败问题的国家了。 《我的反腐败经历》书中披露了法国反腐败的一 些问题。在法国,政府高官享有大大小小的政治豁免 权,有点像中国古代的“刑不上大夫”制度。政府高 官一旦腐败,很难被追究,问题即使很严重,大多也 就是辞职,很少被判刑的。法国有许多预审法官由于 对现行司法制度的厌倦和在反腐调查中的一次又一次 的失望,感到法律制约不了政府高官,最终知难而退, 离开原职。
长马向东
(三)腐败滋生的重要条件——制度缺陷
腐败交易的供给方,即公共权力的主体——公职人 员这一方在腐败动机产生之后,腐败行为就进入了临界 状态,“腐败病”也即处于“发病”的边缘。这时候, 腐败行为能否顺利完成,“腐败病”是否会最终发作, 主要取决于腐败机会的多寡与腐败成本的高低。换句话 说,腐败动机转变为腐败行为关键在于缺乏相应的制度 来监督权力主体,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小组成员:黄碧欣、黄雪芳、陈嘉宁、徐玉玲、林悦萍、杨岚
指有机体腐败
指文章内容的腐败
指制度、组织、机构措施等混乱黑暗 指人的思想陈腐或行为堕落
腐败的定义
•公共权力的滥用 行为主体为其特殊利益而
•社会丑恶异现象。
广 义
泛指国家公职人员为其 狭 •制度腐朽 特殊利益而滥用权力的权利蜕 义 变现象。
“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想做官。” “做什么样的官呢?” “做……贪官,因为贪官有很多东西。”
2010年9月2日,关于“一年级小学生 的理想”的采访视频吸引了很多网民的注意, 其中一位小学生“想做贪官”的理想更是激 起网民的解读和议论,成为当天的热点话题。 截至9月2日晚11时30分,已经有1.42万次点 击,73条热议。
预订受贿目标的公安局长——叶树养 为实现自己“留下2000万给儿子、2000万给女儿女婿、 2000万给自己安度晚年”的“宏伟目标”,广东省韶关市 公安局原局长叶树养在尽可能多的领域贪污受贿。从1988 年在广东省新丰县任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党委书记收受第一 笔走私进口汽车的贿赂开始,至东窗事发止,共受贿1800 多万元,另有1600多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点评】一个人有理想、目标是好的,但导航的方向出 错,便会迈向万劫不复的深渊。身为公安局长应力保一方平 安,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理想,以减少命案、刑 案等的发生率和提高案件的侦破率作为工作目标等等。只有 这样,才能赢得百姓的赞誉。叶树养20年来边腐边升,对他 自订的罪恶目标长期失察,证明我们的监督体制还存在明显 漏洞。
“是什么阻碍了大家举报的热情?打击报复举报 人的事件时有发生, 让百姓不敢举报;渠道不 畅通,让百姓无法举报或举报后石沉大海。中国 不缺举报人,但缺乏举报的环境。中国民众举报 贪官总结了6个字:“艰辛、艰难、艰险” ——余晖:《为何四分之三的网友选择 遇到腐败也不举报?》,见 《人民时评》
1、经济损失 (1)类税收流失。 (2)大规模非法 经 济收入惊人。 (3)大量公共投 资、公共支出流 失。
法国“反腐斗士”埃娃·若利女士 著
中文版《我的反腐败经历》封面
推荐:反腐题材大片——《金钱帝国》
《金钱帝国》取材于香港警史上一段轰 动性的真实事件:在英国管治期内,警 界曾与黑帮纠结极深,黑白两道勾结经 营非法业务,不仅造成上万起冤假错案, 更巨贪成风。真实历史资料显示,仅 1963-1973十年间,香港警员贪污受贿 金额高达100亿港元,价值相当于今天的 5000亿港元,整个警队95%以上的警员 都不同程度地涉及此案。此后港英当局 终于下决心成立“廉政公署”,以此意 图控制警界内部的严重腐败。
“觉得领导出不了事我就出不了事”——王玉良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委书记王玉良向赤峰市原市长 徐国元分别行贿2万美元、5万元人民币;王玉良收受 他人的贿赂达10万美元、148万元人民币。2008年2 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纪委调查徐国元案件时,拖出了王。 王玉良表示,“当时觉得反正领导出不了事儿,我自己 也就出不了什么大事儿。” 【点评】领导出不了事,自己就不可能出事。这是 腐败分子的一种普遍心态,反映了他们对权力的盲从, 对关系网的一种迷信。同时也警示更多的领导干部:腐 败绝对不是那种“一对一”“你知我知”的绝密交易, 而是建立在腐败互联网上的“一对多,多对一”的交叉 行为,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危险交易。
腐败感指数采用10分制,10分为最高分,表示最廉洁;0分表 示最腐败;8.0~10.0之间表示比较廉洁;5.0~8.0之间为轻微腐 败;2.5~5.0之间腐败比较严重;0~2.5之间则为极端腐败。
政治后果
(1)动摇公共权力主体的合法 性
(2)毒化社会政治心理
(3)质疑党的执政地位
社会后果
6岁小学生:贪官有很多东西 长大想当贪官
童言无忌:当贪官有很多东西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我后悔没有摆正人生观、价值观,我对不起党和人民,希 望法官给我一条出路。”
------原首都公路发展公司董事长毕玉玺
(1)首先要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的体 制 我们国家近几年也提出了而且 比较强调政府“瘦身”的问题,一 是精简政府机构;二是减少行政审 批;三是推进财政管理制度和干部 人事制度的改革。 最近,中央对权力的构架问题上 比较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 府的权能和职责问题。我们现在政 府的权能不够清晰,职责不够明确。 二是一把手权力过大的问题。这些 问题也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
•不作为
应当行使国家权力却不作为。
1、权力腐败主体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据统计,全国省部级干部有2000多人,其中在 一线工作的1000多人,过去4年中,省部级干部 平均每年“落马”7人左右。 中高级干部从事腐败活动人数的增加,既是 权力腐败现象恶化的表现,又是权力腐败活动恶 化的一个直接原因。
2、权力腐败行为由个体行为发展为有组织群体行为
一、腐败的形式
•贪污、挪用公款
1.窃取或侵占公用或公有器材、财物; 2.利用职务上之机会,诈取财物; 3.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三公”消费
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出国
•贿赂
1.要求、期约或收受贿赂或其他不正利益; 2.藉势或借端勒索、勒征、强占或强募财物。
•利益输送
利用职权的影响力,用非法手段为他人谋取利益。
中国腐败现状
透明国际 关于中国清廉指数
年份 1980-1985 1988-1992 1993-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清廉指数 5.13 4.73 2.43 2.88 3.5 3.4 3.1 3.5 3.4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清廉指数 3 .5 3 .4 3 .2 3 .3 3.5 3.6 3.6 3.5 ?
据统计,在查处的案件中, 80%的是团伙性的,往往 查处一人,挖出一串。象 沈阳的“慕马案”,涉及到 的部门一把手就是十几个。 有的案件是整个单位集体犯 罪。还有一种情况是法人犯 罪。
“公贿”现象。
(一)腐败的物质基础——权力资本
(二)腐败产生的动机——利益驱动
“正是自己的贪心和侥幸心理,使我在犯罪道路 上越走越远,不仅坑害了自己,坑害了幸福和美满 的家庭,也坑害了下属干部和亲朋好友。” ------原沈阳市常务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