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风险分析及对策

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风险分析及对策

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风险分析及对策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是指为其提供融资服务的经济主体,能否按期收回本
金、利息或酬金及其相关权益受损的可能性。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融资风险
更复杂、可能性更大。不难理解,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识别、防范是解决中小企业
融资问题的重点和关键。

关键词: 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风险
从融资方式看,中小企业以债务融资为主。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风险主要是
指由于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债务
融资风险的存在,或使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受损;或使中小企业的
融资规模减少,甚至丧失融资资格,其资金来源不能满足生产经营的正常需要,导
致企业生产萎缩、停产等。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风险及其成因
1、来自政府方面的风险。政府方面的风险,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外交
往方面所产生的风险。二是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与改变所产生的风险。

2、来自银行方面的风险银行方面的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不
对称所引起的风险;二是贷款利率提高所引起的风险。三是贷款时机不当所形成
的风险。由于银行办理贷款程序繁琐或办事效率不高,不能将贷款及时发放给企
业,导致企业不能及时正常运用贷款, 使企业蒙受损失,进而导致企业偿付能力下
降;四是银行经营管理者的道德法律意识差所形成的风险。

3、来自担保公司的风险。担保公司方面的风险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担
保公司经营状况恶化,或担保资金实力不足,导致银行担保贷款回收的落空;二是
担保程序繁琐,贻误担保贷款发放时间,使企业不能及时用款,造成经济损失,导致
企业贷款不能按期归还;三是担保费用过高,使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企业利益所得
被侵蚀所导致企业债务危机。

4、来自评估机构、公证机构等社会中介机构的风险。这方面的风险主要体
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评估机构、公证机构人员的业务水平有限,无法出具详实、
可靠的资产评估报告、验资报告和公证报告,导致银行发放贷款依据不充分、贷
款决策失误;二是资产评估机构、公证机构等融资中介机构收费过高,使企业融资
成本过高;三是评估机构、公证机构的一些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忽视国家法律法规,
有意出具虚假内容的验资报告、公证书,构成信贷资金损失的直接原因。

二、风险的衡量
为了加强对债务融资风险的控制,必须对风险进行定量衡量,从而判别风险的
大小,更好的向决策者发出预警,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控制风险,本文主要介绍以
下两类衡量方法:
1、单变量方法主要使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
财务杠杆系数等财务指标来衡量企业的债务融资风险。确定合理的财务指标,在
获取财务杠杆收益的同时,兼顾企业风险,使风险最小化。

2、多变量方法即使用多个指标建立评价模型。(1)判别分析法。判别分析法
能根据已知类别事物的性质建立判别函数,然后通过该函数对未知类别的新事物
进行类别判断。(2)主成分法。主成分法是通过数学变换把给定的一组相关变量
通过线性变换转换成另一组不相关的变量,然后选取前面几个方差较大的主成分
代替原始指标。

三、防范风险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债务融资风险意识。企业树立正确的债务融资风险意识包括
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要树立企业独立承担风险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将越加分明,再依靠政府支持和帮助的
可能性将越来越小,因此,企业首先要有独立承当风险意识。另一方面,对于债务融
资不仅要考虑融资过程中所造成的风险,更要考虑日后的偿付风险。事实上,日后
的偿付风险才是企业债务风险考虑的重点。

2、合理安排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加权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
大的资本结构。企业根据经营规模所拟定的资金需要量可以用多种筹资方式进行
筹资,在资金总额既定的条件下,各种筹资方式不同的资金额就构成了不同的资本
结构方案。分别计算各筹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然后对其进行比较,选择其
最低的筹资方案。而每股盈余分析法是根据各种筹资方式下的每股盈余的比较来
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每股盈余无差别点进行决策。所谓的每
股盈余无差别点,是指能使两个筹资方案相等的销售水平,即当销售水平无差别时,
无论是采用债务筹资还是采用主权筹资都具有相同的效益。当预计销售额超过每
股盈余无差别点时,由于财务杠杆是正数,采用债务筹资下的每股盈余必定会高于
主权筹资下的每股盈余,此时增加债务筹资则可优化资本结构。

3、积极探讨并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衍生金融工具
是指其价值依赖于基本标的资产价格的金融工具,如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
所谓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变动而给借款者和投资者带来的损益。在货币和资
本市场上,利率的变化意味着有价证券的价格也要有相应的变化,同时也可能使融
资者的融资风险相应提高。所谓汇率风险,就是指因汇率变化而使以外币计价的
资产或负债的数额变得不确定的情况。

4、发挥成员企业间承担风险的协同效应,将风险转移至外部其他股东。与单
体企业相比,企业集团筹资的渠道和方式更加丰富。在集团总部的统一运筹和成
员企业的协同配合下,企业集团整体的资金运动调剂弹性大大增加。如:成员企业
之间相互资金拆借、相互租赁、相互抵押和担保等。成员企业之间相互资金拆借
和相互租赁与从外部融资相比,无疑降低了债务融资的成本,提高了融资效率和效
益。
参考文献:
[1]阳震青:《对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思考》,《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10期。
[2]章安平:《规避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政策路径》,《浙江金融》2005年第6
期。

[3]戴小平、陈靖:《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及其防范》,《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

[4]高金玲、熊义:《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分析》,《辽
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

[5]岳忠宪:《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商业时代》2004年第27期。
[6]马慧敏.对我国企业集团筹资模式的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1(2).
[7]冯春艳.集团公司筹资风险分析与防范[J].冶金财会, 2007(11).
[8]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