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2018学年下学期龙江镇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2018学年下学期龙江镇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

顺德区龙江镇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李商隐《贾生》) (2)□□□□□□□,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3)杜甫《望岳》诗,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典故,表明志向的句子是□□□□□,□□□□□。 (4)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 (5)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4分) (1)多么jīn chí的我,原来也是个孱头。 (2)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zhuài了出来。 (3)刺骨的寒冷tūn sh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 (4)我xīn yǒu línɡ xī地知道他在哪儿。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3分) A.美国对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蛮横地挑起贸易争端,中国反戈一击....,对美国采

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 B.中国民众接触互联网的25年间,从“大虾”“美眉”到“盘他”“硬核”,新词汇、新句式、新用法层出不穷....。

C.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叙事文学样式,史诗在人类文明史上常被赋予重大文化意义。 D.运动完酣畅淋漓....的感觉会让人放松。 4.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如果把中国自己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当今世界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不”提到“把”的前面) B.川航机组突遇险情、成功备降的经历,强烈地震撼着网友的心,纷纷为他们的专业素养点赞。(“震撼”改为“牵动”) C.俗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律师、设计师和司机都是一种大有前途的职业。(删去“一种”) D.居民反映,建成五年来,这条走廊相继出现了灯管熄灭、地砖塌陷、顶部渗漏。(“顶部渗漏”后加“等现象”。) 5.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礼文化,学校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以下任务。 (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国家典制属于礼。在中国文化中,制定符合道德理性的国家制定称为“制礼作乐”,好的制度被破坏了称为“礼崩乐坏”。 材料二:农业生产与礼密切相关。人如何顺应和利用自然,如何与万物相处,在古代中国都是以礼的形式规定下来的。《礼记。月令》上面逐月记载着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气象与物候的变迁周期,动物与植物的成长过程。 材料三:一生研究中国文化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生前与美国学者谈论中国文化是说:“中国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字,就是礼。礼是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准则。” 你的结论是: 。(2分) (2)谦辞和敬辞最能体现中国文化自谦而敬人的特色。可是,在实际运用中,却常有人用错。下面就是两个用错的例子,请写出它们的序号:( )( )(2分)。 ①请您明天一定光临。 ②小芳送朋友小勇一本书,并在扉页上题:“小勇留念,小芳惠赠。” ③谢谢您的高见。 ④请您拜读一下我的大作。

二、阅读(46分) (一)课内文言文。(10分)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山门圮.于河( ) (2)湮.于沙上( ) (3)转转不已.(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循序渐进,依次叙述了寺僧、讲学家、老河兵的做法或观点,卒章显志说明道理。 B.本文叙述明快,第1段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以“无迹”交待初次搜寻结果,简洁生动。 C.人物语言也能凸显个性,如讲学家以“尔辈”称呼寺僧等人,可见其优越感。 D.本文通过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表达了作者反对“据理臆断”,也就是说,不能根据道理、信息进行逻辑推断的观点。

(二)课外文言(9分) 吴令 吴令某公,忘其姓字,刚介有声。吴俗最重城隍之神,木肖之,衣以锦,藏机如生。值神寿节,则居民敛资为会,辇游通衢①。森森部列,鼓吹行且作,阗阗咽咽②然,一道相属③也。习以为俗,岁无敢懈。公出适相值止而问之居民以告。又诘知所费颇奢。公怒,指神而责之曰:“城隍实主一邑。如冥顽无灵,则淫昏之鬼,无足奉事。其有灵,则物力宜惜,何得以无益之费,耗民脂膏?”言已,曳神于地,笞之二十。从此习俗顿革。

【注释】①通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②阗阗咽咽:拟声词。③相属:相连。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词意思不同的是。( )(3分) A.衣.以锦/衣.锦还乡 B.其有灵,则物力宜.惜/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C.无益.之费/香远益.清 D.曳.神于地/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 10.请用“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3分) 公 出 适 相 值 止 而 问 之 居 民 以 告 11.联系文本,谈谈吴令是个怎样的人?(3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0分) 匀速奔跑 ①我家附近有一所大学,每天晚上都有很多学生在那里跑步。 ②一天下午,下班后我按照惯例驱车来到了学校体育场。这会儿,体育场上的人已有不少。我换上运动装,戴好耳机,听着富有激情的音乐,简单的做了几组热身运动之后便开始沿着跑道跑了起来。内心随之变得热血澎湃,感觉自己轻轻松松就能拿下一个马拉松。可是,当我跑到第二圈的时候我又开始喘了,脚步也随之慢了下来。很明显,因为我又胖了,我才变得比以前更容易透支。 ③此时,一个身穿玫红色紧身背心和黑色运动裤的姑娘从我身边擦肩而过,速度不快但跑得明显很有节奏。我心想,自己怎么也不能让个姑娘把自己给超了,于是心一横,我紧赶了几步向前冲刺了50米,很轻松地把姑娘落在了后面。 ④可我有限的体力还是支撑不起日渐增长的体重,慢慢的,我紧赶的步伐又缓了下来,一边双手掐腰喘着粗气,一边半走半跑挪着步子。正当我决定停下来慢走一圈时,红衣姑娘又一次从我身边跑了过去,还是那个速度和节奏。 ⑤“超就超吧,哥们先走一走,缓一缓,等下体力恢复了再赶上你……”我心里不屑地盘算着。 ⑥接下来我开始一边走一边观察着跑道上三三两两的人群,他们有的在一边慢走一边交谈,有的时而奔跑时而停下,有的跑得大汗淋漓,有的跑得漫不经心。 ⑦跑步真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把你的体力、耐力和速度暴露无遗,并将你的性格从你跑步的姿势和神态上展露给别人。约摸走了两分钟,我觉得自己喘得不再那么痛苦,体力貌似又恢复了一些,决定继续跑。 ⑧我不由得在体育场上寻找着那位刚刚超过我的红衣姑娘,心想这会我一定要赶上她。在前方扫了一眼后我没再看到她,我想她大概已经跑完回去休息了。结果,就在此时,一道红光从我的右侧闪了过去,没错,就是那个红衣姑娘,她又一次超过了我,还是那个匀速奔跑的节奏。我放弃了追赶红衣姑娘的念头。 ⑨我开始寻找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解释自己追赶不上红衣姑娘的原因。但最终,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不努力,那些匀速奔跑的人你永远追不上。 ⑩匀速奔跑的人是可以掌控自己的人。他们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按照这个节奏去掌控自己。当一个人开始匀速奔跑起来的时候,他是在认真奔跑。当你还在踌躇要不要跑起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把你甩得遥不可及。 (文/河城子,摘自《知识窗》) 12.阅读全文,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3分) 情节 心情 ①( ) 充满信心 首次被超越 ②( ) 再次被超越 ③( ) 最后被超越 放弃 13.选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是( )(3分)。 A.标题“匀速奔跑”表义指我在跑步时遇到的红衣姑娘跑步的均匀速度;实指人生路上,我们要不急不躁,掌控好自己的节奏前进,写能走出一条美丽的人生路。 B.第⑥段写跑道上三三两两的人群,属于侧面描写,侧面衬托出红衣姑娘善于掌控自己的速度,以及我的纠结与不满。 C.第⑧段画线句中,“闪”字表现红衣姑娘的速度快,她的突然出现让我惊奇,从而引出我追赶、反思的情节。 D.第9段画线句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顺理成章地引出了我的进一步反思:如果不努力,就永远追不上那些匀速奔跑的人。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界河 ①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200公尺内任何人不得擅入。 ②大约3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就停顿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之为“那边的人”。 ③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 ④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⑤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 ⑥第一个潜下界河的是位中士。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出去,跳入水中。不久当他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翌日,又是两个士兵下去了。没人再能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⑦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听到潺潺的水声,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而此时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 ⑧“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忿忿地诅咒道。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远处,滔滔河水依稀可闻,令他难以安适。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士兵们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渐入梦乡。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它——一条河。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他站在岸边,脱光了衣服,正欲跃入水中。就在此刻,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个年轻健美的姑娘,她正待他奔来——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 ⑨这是一场噩梦。醒来时已精疲力竭,幸好天还未放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