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东北亚金融中心项目建设方案框架 (1)
东北亚金融中心项目建设方案框架 (1)
东北亚金融中心项目建设方案框架
21
二、建设方案(初步)
2.2 建筑原则
立足于 “优势缺口定位”理论,依据“适度超前性、市场导向 性、价值性、创新性、节俭性、环保性”六大原则,着力打造集“金 融商业+金融商务活动于一体的现代化、顶级商务金融中心。
2.3 总体规划
2.3.1 规划楼高及层数
层数:100层 高度:420米
东北亚 金融中心
东北亚金融中心项目建设方案框架
5
一、拟建项目情况介绍
1.4 服务主体
——金融机构总部和区域金融管理总部;
国内外各大银行、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管理公 司、财务公司及各类金融后援服务机构等金融机构总部、区域金融管理总部。
——各类投资基金; ——股权、商品等金融要素市场;
目前,沈阳已经基本具备完备的金融业体系, 如何将这些金融优势转化为推动沈阳市建设东北 地区金融中心的助动力? 整合金融业
仅凭金融机构多少并不能判断是否成为金融中心,关键还取 决于是否能够形成金融中心的功能。一个城市或地区只有服务和 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它才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心”。
东北亚金融中心项目建设方案框架
9
东北亚金融中心项目建设方案框架
一、拟建项目情况介绍
2.东北亚经济总量占世界1/5,是世界经济最活跃 的一个区域
东北亚地区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一个区域,东北亚区域 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这个巨大的发展潜力 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而世界未来重要的国家及高 速增长的国家都处于亚太地区,这也恰是中国居于中心所 在地区。而中国又长期被认为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 中国经济的发展可以牵动整个东北亚的局势,甚至可以牵 动整个亚太,甚至是全世界的局势。运用好中国处在东北 亚地区中心所在地的地缘优势,加快形成国家面对国际性 区域经济合作平台的建设,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发展同东北 亚区域国家之间经贸合作的积极姿态,对促进东北亚区域 经济发展也将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东北亚金融中心项目建设方案框架
12
一、拟建项目情况介绍
从沈阳市层面: 金融产业是东北振兴的核心引擎
众多实证表明,那些发展最快的地区,往往不是具有明 显的自然资源优势、传统产业优势的地区,而是那些在现代 经济制度框架下的具有很强的金融资源整合能力、调动能力 的地区。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金融体系的支持,东北地区所 具有的老工业基础优势就不可能转化为区域经济竞争优势。
沈阳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实现金融资本与产 业资本的融合,让金融资本为产业服务,既是东 北产业振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也 是沈阳步入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
东北亚金融中心项目建设方案框架
13
一、拟建项目情况介绍
金融业整合有助于加快沈阳市成为东北地区的金融中心
国务院对《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批 复中提出三个战略定位,即把沈阳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 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要原材料和高新技术产业 基地;东北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把沈阳建设成东北地区 的金融中心。”
立足
• 沈阳市 发展战 略核心 “金廊” 的中心 位置
云集
• 沈阳乃 至东北 及东北 亚地区 最高端 的金融 业态
承载
• 金融创 新发展 的全部 要素
提供
• 金融配 套功能 完备的 顶级商 务平台
构建
• 面向沈 阳、服 务东北、 辐射东 北亚的 区域性 金融中 心
东北亚金融中心项目建设方案框架
4
一、拟建项目情况介绍
东北亚金融中心项目建设方案框架
10
一、拟建项目情况介绍
3.“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思想带来的新契机
2013年9月13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 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提出四点主张,其中之一便是着力发展务实 合作,包括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加强金融领域合作,把丝绸之路精 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上合组织成员国目前包括中国、俄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 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除中国外的其它上合组织成员 国均为俄罗斯同盟国,由此可见,上合组织实际上是中、俄两国战 略协作在中亚地区层面的扩展。此次,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 经济带”战略思想,便是以经济合作为契机,通过加强金融领域合 作,推动贸易便利化,创造出更多利益契合点和合作增长点,提高 两国的合作层次和水平,进一步增强与俄罗斯及其同盟国的战略合 作伙伴关系。中国推动同俄罗斯的区域经济合作,实现贸易便利化 ,东北地区占据先天地缘优势,可以以此为契机,建设辐射东北亚 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中心。
建成具有国际区域性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影响 和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将进一步提升沈阳市在中 国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有利于加快实现沈阳 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
东北亚金融中心项目建设方案框架
15
一、拟建项目情况介绍
促进沈阳市经济快速增长,创造可观经济效益
当今中国绝大部分在建商用摩天大楼的投资预估,包 括第三方机构的可行性报告,均建立在中、短期的报酬收 益之上测算整体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如根据现有的写字楼 租金、销售价格、经济增速、人口规模等),然而摩天大 楼的最终盈利却来自长期收益。 根据《2012年摩天城市报告》统计, 2011年,美国 平均每座商用摩天大楼对应创造的第三产产值为1431亿 人民币,中国平均仅为436亿/座,仅为美国的30%;而 中国第三产业仍在保持不断增长的速度,可以预料,未来, 中国每座摩天大楼对应创造的产值仍有较大上升空间。据 估算,至2022年,中国摩天大楼数量将达1318座,平均 每座摩天大楼对应的第三产业产值为576亿/座。 摩天大楼创造的价值将会为地方政府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14
一、拟建项目情况介绍
国际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将加快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目标
《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提出:沈阳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设“国 家中心城市”。 中国经济学界通常把对国家或省级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 主要基地作用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称作中心城市,它们构 成了全国经济活动网络的主要连接点,对全国国民经济发 展起主导作用。
2.3.2 层高
空间感是顶级写字楼健康性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空间的营造 主要取决于层高。国际顶级商务办公楼的公认层高为4米,净高标 准为2.7米。本项目规划标准层层高4.2米,净高2.8米。
东北亚金融中心项目建设方案框架
22
二、建设方案(初步)
2.3.3 标准层面积
亚洲地区如新加坡及中国以外的超高层建筑标准层面积一般 在 2000 m2以上;香港办公物业的标准层基本集中在 2000 m2 附近(除中银大厦外),本项目规划层面积约为2250 m2左右。
2.4 建筑方案描述
本项目整体采用塔楼核心筒和混凝土巨型柱浇筑作为主 体结构,该结构可抵抗地震引起的强烈晃动。 项目造型以被誉为最坚固的形状——三角形为原型, 以柔化的弧度代替突兀的棱角,以三角形中心为核心,形 成类似三朵花瓣造型的建筑物,同时外围设计装饰中加入 盘旋而上的视觉效果,既增加了整个建筑的美感,又给人 一种欣欣向上的希望和动力。 整体造型寓意:金融中心地位无可撼动,金融产业发展蓬勃向上
1.3 建设目标
沈阳金融业 地标建筑
• 沈阳市金融产业发展基础平台 • 沈阳市金融地标&金融服务业符号
东北区域金融 集聚中心
• 引导东北区域金融产业梯度布局和集群发展 • 打造我国发挥金融业集聚效应的典范之作 随着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 逐步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 •支撑东北亚国际资本市场重要平台 •东北亚区域性金融中心
东北亚金融中心项目建设方案框架
17
一、拟建项目情况介绍
沈阳市金融机构总数及金融市场交易总额增长速度较快。
沈阳市金融机构总数
50多家
×2
118家
2008年
2012年
沈阳市金融市场交易金额
5879.9亿元
+48%
8699.9亿元
2008年
2012年
金融资本与产业项目的完美对接,更是吸引众多国际资 本纷至沓来。
——非公众金融机构;
新型金融机构及小额贷款公司。
——金融研究、教育和培训机构; ——金融、投融资行业协会; ——金融后援服务机构;
金融机构设立的票据中心、数据中心、信用卡中心、灾备中心等。
东北亚金融中心项目建设方案框架
7
一、拟建项目情况介绍
1.5 服务类型
以商务办公为主 ,所有金融相关活动配套服务为辅
东北亚金融中心项目建设方案框架
18
一、拟建项目情况介绍
形成金融功能完善的“金 融产业链条”,提供金融 “一站式”服务,完成各 项金融活动的“无缝式” 对接。
项目如何实现? 深度整合沈阳市目前现有
2
东北亚 金融中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的各类金融机构,将金融 功能区布局纳入城市建设 统一规划,吸纳高端金融 商业业态进入。
东北亚金融中心项目建设方案框架
11
一、拟建项目情况介绍
4.未来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将进一步催生区域性 金融中心的形成
2012年5月,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签署了《中日韩关于 促进、便利和保护投资的协定》,2013年3月,中、日、韩三 国在韩国首尔举行了中日韩自贸区第一轮谈判。作为东亚地区 的经济核心,中、日、韩三国的决定对整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 发展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自贸区的建设将为推进三国经 济开放与合作制度化与深化提供新的市场与规制环境。未来, 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必将催生中日韩自贸区金融中心的形成, 东北应抓住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契机,推进中日韩地方经济 合作示范区的金融业务,在申请自贸区的热潮中抢得先机,力 争成为面向日韩的离岸金融中心,促进中日韩间的经贸往来。
东北亚金融中心项目建设方案框架 (初步设想)
2013-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