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l EMPLOYMENT
如何开展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
文/刘 勇
摘要: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近几年,职业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
重要基地,在高校毕业生职业培训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在总结高校毕业生职业培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对这项工作的意义、实施方法及改进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 途径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
重要生力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发展、
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近年来,国务院及人力资源社会保
障部、教育部等多部门每年就高校毕业生开展职业培训,
促进就业提出明确要求。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技师学院,自身有 着先进的职业教育资源,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成熟的职 业教育模式,在高校毕业生职业培训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 一、开展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的意义 1.促进落实和实践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 2010)36号)中明确提出各地要充分发挥技工院校等职业 院校、公共实训基地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面向高 校毕业生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和有效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 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 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 发(2013)35号)等文件中均明确要求对高校毕业生开展 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这一工作是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 召,落实国家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实践。 2.有利于利用职业院校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 的发展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 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 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 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人自身发展的产物。职业教育受益于 社会,社会也可受益于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是职业教 育的神圣职责。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与高等教育 的规模持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在国家大 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引导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下,职业 院校自身也有着巨大变化,师资水平、设备数量和先进性 等办学条件适应了社会、企业的需求,这些优质教育资源 应用在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中,将会大大提高培训效 果,也将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3.开拓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2011年7月6日,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
布《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O年)》,
这是中国第一个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是依据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l0—2020年)》作出的
规划。高技能人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据预
测,2015年和2020年技能劳动者需求将分别 ̄L2009年增加近
1900万人和3290万人(不含存量缺口930万人),其中,高技
能人才需求将分别增加约540万人和990万人(不含存量缺口
440万人)。
我国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但
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高技能人才需求数量与培养能力的
矛盾: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式不够多元;社会对高技能人才
认识不足,存在重学历轻技能的思想等。当前和今后一个
时期,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
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因此,作为国家人才的高
校毕业生将成为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来源之一。在高校毕业
生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也将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
途径。
二、开展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
方法
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与职业院校的日常培训
工作有很大的不同。通过对培训数据分析和经验总结,笔
者认为在培训过程中要针对高校毕业生的特点,结合职业
教育的规律,精心谋划、严密组织、按步实施才能取得较
。
0
I困 2O13 9 l_一
EMPLOY啊ENT I就业
好的培训效果。
1.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做好组织保障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对高校毕业生职业技
能培训工作通知精神,地方政府配套具体安排布置,学习
领会好这些政策的内容是指导开展工作的前提。我们应统
一
思想认识,解读政策含义、组织教学安排、协调相关手 续办理,完成组织保障。 2.与有关高校积极联系,宣讲国家政策和培训意义 2012年9月,笔者学校与河北联合大学进行了密切合 作,统一了思想认识,并在其下属的轻工学院和机械学院 2013届毕业生中积极宣传了有关高校毕业生培训就业政策、 高技能人才的作用、地位及国家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 让学生懂得了国家政策、了解了社会需求,认识到职业技 能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解决了高校毕业生对参加职业技能 培训的思想问题。 3.制订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明确培养目标 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高校毕业 生的职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使高校毕业生成为 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不 能简单地照本宣科来确定培训计划和内容,更不能脱离企业 的实际需求。要在相关企业中开展培训调查,了解企业岗位 对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需求,并以此为依据,结合高校专 业所开课程情况和培训专业的职业标准,由培训院校、高校 和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同时要对设备设 施进行相应更新,保证硬性条件达到教学要求。 4.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高校毕业生经过高等教育后,具备了较好的专业知识, 本身又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对职业教育的过程 和特点能够很快适应。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对学生问卷调 查、走访,以及对培训教师的询问、考核,掌握学生的学 习情况,教学组织者应及时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增加技能教学,发挥高校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组织他们 进行相关专业技术探讨,邀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讲解、演 示高技能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 极性,提高培训效果。 5.广泛联系企业。体现培训促进就业的作用 在培训前期,向企业征求岗位需求并确定培训计划和 内容;在培训中期,还应组织相关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 员等对培训现场进行观摩,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培训工作 进行及时调整;在培训后期,可以组织企业对参加培训的 毕业生进行现场招聘。 三、高校毕业生培训工作面临的困难及解 决措施 开展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面向的对象是毕业年度 的高校学生,为了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培训工作以国家 对培训机构补贴的专项资金做经济基础,而培训又必须按 照国家文件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1.培训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在培训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主要有以下 田 OCCUPATION2O13 O9 几点。 第一,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还有很多高校学生和教 师不理解、不支持。这些是基于对职业教育的不理解和偏 见、对社会需求的冷漠,是受“学而优则仕”旧观念的影 响,也是由于对教育的目的和职业的含意没有真正理解。 这些不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思想给培训工作带来一
定的消极影响。
第二,国家政策规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即毕业
当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可以享受
国家资金补贴。毕业生只有从第七学期期末到毕业的时间
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在校时间不足5个月。这段时间内,学
生要进行期末考试、考研、寒假,同时还要面临择业、心
业设计等一系列事件,时间非常紧迫。如在这段时间开展
培训工作,学生思想波动大,心理压力大,给培训工作造
成很多不利因素;如不在这个时间段内培训,拿不到补贴,
就会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
第三,高校毕业生具有学习积极性高、能力强、效率
高等特点,使技能训练的材料消耗、能源消耗、设备损耗等
均超过正常教学消耗,更超过了国家政策规定的补贴标准。
2.针对问题采取的解决措施
(1)加强宣传,体现社会需求。政府作为主体部门应
发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国家政策,宣传社会、企业对高
技能人才的需求,宣传现有高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鼓励
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对高技能人才有着大
量需求的企业,更应该在招聘高校毕业生时,针对岗位需
求,对高校毕业生提出职业技能要求,体现职业技能培训
对就业促进作用。
(2)调整培训时间,增加培训补贴。国家政策中高校
毕业生在毕业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曰)内参加职业培训
才可享受财政补贴规定。限制了一些因时间安排冲突的学
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因培训经费补贴标准较低,也
影响到培训质量。现在已有部分省市根据本地情况将培训
时间修改为毕业学年,补贴标准根据区域经济情况进行适
当提高,如天津市在《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津人社局发(2012)26号)中对培训
时间和补贴标准做出相应调整。
(3)开展高校毕业生职业技培训是一项长期工作。开
展高校毕业生职业技培训是实现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对接
的纽带,是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方式。实现这一目标
应选择高级技工学校或技师学院以上的职业院校作为培训
机构。这些培训机构应具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一流的师资,
完善的教学手段、适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发挥高技能人才
实训基地优质资源的优势。同时,国家行政部门要对培训
机构进行评估、监督、定期检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开展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是国家人才培养工作
的组成部分,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措施,是促进
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通
过职业培训,这些具有高学历和高技能的毕业生一定会受
到企业和社会的欢迎。
(作者单位:唐山劳动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