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潮流是什么?全球科技革命不断深入,知识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源泉和动力。
知识的力量,科技的力量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改变未来社会就业者要有三张“绿卡”:第一张是知识第二张是专业才能第三张是创业本领❖21世纪有四种人最容易被淘汰:一是知识老化的人二是技能单一的人三是单打独斗的人四是不愿学习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邓小平——一国两制,和平统一——香港、澳门回归❖中国——改革开放——世界经济总量第二❖河南——“三化”协调发展——“中原经济区”上升到国家重要战略地位❖海尔、奥运会、动物园❖创新的核心——新❖创新的本质——创❖创新的基础——智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知识实践能力专业技术人员有哪些职业权益?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权益主要包括专业技术的执业权、职业能力认证或评价权、知识产权、学术交流权等。
2、专业技术人员权益保障的主体有哪些?3、就业歧视的判定原则是什么?4、简述无效劳动合同的表现形式。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2)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如果订立劳动合同时,当事人一方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有意制造假象欺骗对方,致使另一方上当受骗,造成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同意订立的劳动合同,则属于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
威胁手段,指当事人一方用可能实现的危害对方人身或财产安全的行为相要挟,迫使对方违背意愿而与其订立劳动合同。
无论是采取欺诈手段还是威胁手段,所订立的劳动合同都违背了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它的后果是侵犯了一方当事人的权益,因而这种劳动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什么是健康辞海:健康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且有良好劳动效能状态。
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
●健康的基本内涵:1、生理健康;2、心理健康;3、社会适应良好。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标准: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2、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3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5、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6、体重得当,身体匀称;7、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态轻松自如我国学者关于健康定义(五快三良好):1、2、①吃得快,3、②走得快,4、③说得快,5、④睡得快,6、⑤便得快;7、⑥良好的个性,8、⑦良好的处世能力,9、⑧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概念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指人的心理,即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并据此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界定心理健康与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
●(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
我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3)能与他入建立和谐的关系(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1)具有适度的安全感(2)具有适度的自我评价(3)具有适度的自发性与感应性(4)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6)有自知之明(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10)在团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11)在不违背团体精神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
人格障碍是指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或智力缺陷的情况下人格明显偏离正常。
气质与个性特征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并与个性紧密联系且相互影响。
●多血质(体液中血液占优势)●黏液质(体液中黏液占优势)●胆汁质(体液中黄胆汁占优势)●抑郁质(体液中黑胆汁占优势)钟南山提出健康的五大基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早防早治心理平衡党的十八大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4个核心问题一是旗帜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强调,要毫不动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把握我国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
二是奋斗目标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强调,在未来5年要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三是道路问题——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就是强调,必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四是精神状态问题——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就是强调,必须毫不动摇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信心百倍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
“三个大台阶”: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
1、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什么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2、十八大一个最重大的历史性决策和历史性贡献是什么?十八大最重大的历史性贡献就是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3、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什么?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4、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是什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哪“四大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6、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实现“两个翻一番”的新目标是什么?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7%)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6.8%)(国民收入倍增计划)7、实现经济工作重点的转变,必须做到哪四个方面?8、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四化”是指什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10、 十八大一个最亮丽的新提法是什么?11、 “美丽中国”是十八大一个最亮丽的新提法10、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主线是什么?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是党的根本建设。
11、十八大的主题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哪四个核心问题?一是旗帜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强调,要毫不动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把握我国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
二是奋斗目标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强调,在未来5年要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三是道路问题——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就是强调,必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四是精神状态问题——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就是强调,必须毫不动摇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信心百倍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
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是什么?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没有变)总布局——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3、党的十八大报告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是什么?在国家层次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次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次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4、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是指什么?四大考验(1)执政考验(2)改革开放考验(3)市场经济考验(4)外部环境考验“四大危险”1精神懈怠危险2能力不足危险3脱离群众危险4消极腐败危险15、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什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16、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什么?即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这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17、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是什么?“四个更加自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18、十八大提出的“三个没有变”具体指什么?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9、结合工作实际论述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起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应从以下几方面落实1、结合实际,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推进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2、要继续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掌握贯穿其中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一系列战略决策3、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4、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切实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