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声在腹部脏器损伤及内出血急诊中的应用

超声在腹部脏器损伤及内出血急诊中的应用


( 肾) 肝 一隔肌下( 向上观察有无心包填塞) 一左侧腹( 脾肾) 一
双侧骼 窝及盆腔 。 首先先 了解 有无腹腔积液 , 然后根据暴力
作用部位首先迅速 , 多方位、 全面细致扫查 。妇科患者需充
盈膀胱 , 然后进行多切面扫查 , 重点观察肝 、 、 、 胰 脾 肾等腹
8 0例均为我 院收治的腹部 闭合性及 内出血患者 , 全病
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料 .
维、 静态和实时三维超声 检查 ; 腹部探头频率 35 z为经 . MH , 腹 三维容积探头。
1 检查 方 法 . 3
检查时依据患者病情分别用仰卧位 、 侧卧位 , 卧位及 俯 半卧位等 , 进行 肝 、 、 、 胰 脾 肾及腹盆 腔多切面探查( 扫查 中 尽量减少搬动 , 以防再次损 伤)扫查顺序一般采 用右侧腹 ,
因此 ,对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传染性物质检测具有重要 的
临床意 义。
参 考 文献
f 张妮 , 云患 者输血及手术前相关传染性指标的监测及临床 1 】 车凌
意义l. J当代医学 ,0 1 1( )1 7 】 2 1 ,7 6 :0 .
测 “ 口期” 窗 问题 , 使输血导致 的血 源性疾病 的发生和传播 成 为现代医学中最 为关注的公共 卫生安全问题【 。 由输血 4 】 造成 的感染和传播 的疾病有十几种 ,其 中包括较为严重艾 滋病 、 病毒性 乙型、 丙型肝炎和梅毒 的感染 和传播 , 引起 在 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同时带来医疗纠纷 的发生[]因此 , 5。 在输 血前对受血者进行相关传染性指标的检测 ,既有利于了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采用 G — 7 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 断仪 ,可进行 二 EV 3

寺 ・ ・ ・ ・ ・ ・ ・ ・ ・ ・ ・ 一争 ・ ・ ・ ・ ・ ・ ・ ・ ・ ・ ・ ・ ・ ・ ・ ・ ・ ・ 夺 夺 夺 夺 专 夺 — ・ 孛 寺 夺 夺 夺 { 夺 夺 争 夺 夺 夺 孛 专 孛 夺 夺 夺 夺 夺 夺 夺 牛
毒 1 以上 , V临床症状一般较轻 ,0 2年 HC 8 %感染 者无 明显 症状 , 被称为“ 沉默 的” 流行病 。 艾滋病毒( I 属于逆转录 H V) 病毒科 , 分两型 , 引起全球艾滋病流行 的为 HI一 型 、 I V 1 HV 主要通过 血液 、性接触 、母 婴垂直传播等途径传播 ,由于 H V感染 的主要靶 细胞是 C 4 T淋 巴细胞 、单核吞 噬细 I D+
中 国中医药咨讯

21年 6 第 4 02 月 卷 第6 期
J n 2 2 Vo. N0 u e 01 1 4 6
5 ・ 6
Ju a fC iaTrdt n l ieeM e iieIfr t0 o m l hn a io a n s dcn omain o i Ch n
腹痛伴压痛 , 就诊 时间为发病后 2 mi d 致伤原因有摔 0 n—l 。 伤1 、 7例 高处坠落 1 、 5例 车祸伤 l 、 4例 棒击伤 1 例 、 3 砸伤
1 、 2例 刺伤 9例。
1 仪 器 . 2
肾间隙及盆腔有无液性 暗区。 脏器周 围小网膜囊、 双侧髂 窝
三角 、 肠间 、 盆腔 、 腹膜后有无 包块及游离液体存在 , 心包填 塞及实质脏 器损伤后多切面动态加压扫查疑诊脏器损伤的 部位 , 观察 探头所压部位有无压痛 、 反跳 痛 , 腹腔双侧脏 器
【 关键词 l 超声 ; 腹部脏器损伤 ; 内出血 ; 急诊 ; 断 诊
能否及时判定有无 内脏出血存在及准确定位对确定治 疗方法其关键性的作用 。 随着超声技术的逐渐完善 , 其具有 诊 断率高 , 操作简便 , 无创 等优点_ 受到广大患者 的欢迎 。 1 ] ,
超声在腹部脏器损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 回顾性分析 我院 20 0 8年 6月至 2 1 年 1 月收治的 8 01 2 0例腹部闭合性 及 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 探讨其急诊超声诊断 的情况 , 报
例均有 明显的外伤史 ,其 中男性 4 ,女性 3 ,年龄 3例 7例
3~ 1 , 8 岁 平均年龄 3 .±87岁 , 组患者均表 现为剧烈 73 . 该
部实质性脏 器的位置 、 大小 、 形态 、 包膜及其实质 回声 的特 点, 腹腔各实质性脏器轮廓线是否 连续 , 空腔脏器的壁有无
节段性增厚 和扩张 , 包膜是否中断 , 注意肝前 、 肝肾间隙, 脾
胞、 使该类 细胞大量减少 、 机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 、 免疫调
节紊乱 、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致使机体极易合并多种微生物 的机会感染或发生肿瘤 。 输血是临床上抢救危重病人 和临床治疗疾病 的有效 医 疗手段之一 , 在临床急救和治疗 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 同时又 可能作为疾病的传染根源 , 使受血者受到感染 , 由于病毒检
作, 加强 自我保护意识 , 从而避免 自身感染 和交叉感染 的发
生。 本研究通过对本 院手术或门诊治疗的 2 0 5 0例拟输血者
进行输血前的 4 项传染性标志物检测 ,为受血者感染情 况
提供数据依据 , 可有效地控制 医源性感染 , 较少 或避 免医疗 纠纷 , 防医务人员感染 , 预 有效避免经血传播 疾病 的发生 ,
超声在腹部脏器 损伤及 内出血急诊 中的应 用
张 定 宝
( 东莞市黄江 医院超声科 , 广东
东莞 ,2 70 535 )
【 摘要 】 目的 探讨超声在 腹部脏器损伤及内出血急诊 中的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 年 6 08 月至 2 1 年 1 月收治 01 2 的 8 例腹 部闭合性及 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 0 该组患 者均经急诊超声检查 , 总结其超声检查结果 。结果 8 例患者中经手术 O 治疗 3 例 , 4 保守治疗 4 例。超声检查时均提示有不 同程度 的腹腔积液存在 , 中实质性脏器挫伤 3 例 , 6 其 8 血肿 2 例 , 0 破裂 1 9 例, 诊断率为 9 . 漏诊 3 , 6 %, 3 例 漏诊率 为 3 %。 . 经保守治疗 的患者经超声随访, 7 积液消失 , 血肿消退。 结论 超声对腹部脏器损 伤及 内出血有较好 的诊断率 , 可为临床确立治疗方法提供可靠信息 , 可作为是腹部损伤中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