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素描艺术

浅谈素描艺术

1
浅谈素描艺术
摘要:素描是绘画的一种形式,通过线条、色彩、明暗、透视及构图等手段,
在平面上创造出可视的;具有一定形式、体积、质感和空间感的艺术形象。那么
从广义来讲,素描则是指“单色”的绘画。素描虽然是单色的绘画,但是,作为
造型艺术,它们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基础,这就是素描造型能力。素描作为培养
素描造型能力的最主要手段,已成为学习造型艺术的重要基础。因此,素描即有
很强的“造型艺术”,“空间艺术”。
关键词:虚实变化 把握形体 色调层次 造型艺术

人们常说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它既可以作为诸多绘画样式的基础课
程,又能以一种单独的艺术样式而独立存在。因此画素描,首先,得具备素描的
作画意识,同时,还应把握一些最基本的规律,在素描教学练习要以培养学生对
物象的熟悉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主,既要达到基础练习所必
须具务的各项要求,把握好基础知识技能,同时,应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
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我们的主观感受依据客观物象
并受制于客观物象。所谓“艺术地表现”是指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
理。根据我在学习素描的心德,我认为画好素描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观察方式的培养
教师在向学生传受技法时,要重视引导学生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它和学习
成绩的优劣和进度的快慢有着直接的联系。总的来说,假如会用以下两种形式的
观察方法,就会把形体看准、表达准。
1、剪影观察法:当一只老鹰从空中找自己窝的时候,能准确地分辨出自己
窝的外形而不会找错。可见任何物体都有区别于其他物体的特别的大的外形,也
就是说只要我们在作画中一直把屋这种剪影,就可以画准物体大的基本形。这种
观察方式可以一直贯穿我们作画的始终。
2、定点余光视觉观察法:在作画中,我们可以找到点据画面主体最大的物
体带动其他大小的物体去分析比较物体之间的比例,空间、同时在看不同物体时,
用眼的余光去比较着看其他物体。要在物象上看出形体的结构关系,以及不同物
2

体本身的空间凸凹关系,形体和形体相接的关系。
用以上两点观察方法观察物象再加上对所画物象的敏感。就会更有力地表现
对象。安格尔说过:“最好是让模特一下子使你震动,而你们则立即产生深刻印
象”。
二、对结构及透视的理解
对整体的重视并不是说只强调整体而忽视局部细节的深入刻画。整体局部是
对立统一的关系,并不存在纯粹的“整体”。所以要从透视和结构上来进一步理
解。
结构是指我们所见物体的构成以及各体块组合连接关系。它占据一定的空
间,并呈现一定的外形特征,所有的空间调子一定要复合画面的结构和物体本身
构造,以及特征的把握。所以基础练习离不开对物体结构的分析和理解。从结构
方面熟悉,由构造上把握,可以增加表现的深刻性,这样就要求轮廓准确和注重
整体,要求轮廓准确是克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办法,造型是初学者最普遍的毛
病。要求轮廓准确。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的作用和求实的态度。这里所说
的轮廓准确,并不是在素描的第一阶段就细枢轮廓。我认为第一阶段打轮廓时能
做到构图恰当。比例准确,要点鲜明,形象明了,就应该说是轮廓准确了。在素
描练习中,应当要求学生在每一阶段都不断使轮廓更精确,非凡是要求学生不要
迁就轮廓的错误,那种明知有错而凑合了事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假如在基础练
习中老是犯轮廓不准的毛病,就不能获得物象结构的知识,就会造成不善于敏锐
准确地表现物象特征结构的缺陷。
三、画面的艺术表现力
在我国古代就有很多画家非常重视笔法在绘画中的应用,《六法论》的第一
笔就是“骨法用笔”。笔不仅是有一定的外形特征和力的方向性,同时也体现了
画家的艺术素养和力的方向。画面中除了应用一些不同的工具材料使画面的效果
更好,更符合画家对画面的要求。同时也重视笔法,画面中要讲究“气韵”,笔
法的应用要符合气的需要。用笔要做到准确,随意。并符合画面结构次序的需要,
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件。我们需要不断地去实践,去积累经验。习作的优劣还取决
于观察事物的深度和知识面的广度。取决于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的高底。因此,
教师对我们的画面功夫,要正确引导。鼓励我们多把握一些课外知识,如:文学、
3

美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让我们多了解不同素描流派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
它们主张在素描基础练习上,采用变形的手法。但并不因此反对有些素描对物象
的结构进行一定程度不同的强调乃至合理的夸张。在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指导功能是主要的。学生的主观感受在素描作品的表现方面也具有非常重
要的功能。主观感受是来源于客观物象的,关键是教师要能正确的引导学生会正
确地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
四、空间的艺术表现
在素描表现过程中,要探索点、线、面、黑、白、灰等造型因素等运用。不
断总结,形成画面的语言经验,不探究画面,死磨硬如,这样易染上匠气。“所
有伟大的画家都是表现空间的!”很多西方的画家在空间意识上都非常强。哪怕
是抽象画家,他们的作品都流露出非常强烈的空间意识,我们画画是在平面上进
行创造的。对象的绝对空间,对于画面所能传达的只是对象上面的形和色的空间
关系。而这种关系是一种感觉,对空间感觉的把握,决定着画面空间的传达。空
间传达的基本功练习的诸要素中,是比较难的一个课题。为了打好坚实的基础,
习作应长期以作业为主,这样便于领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便于深入理解,反复
校正和进行探索。教学上不良倾向要及时加以纠正。同时也要布置一些短期作业
对学生进行辅导,使学生和构图相结合,记忆、想象和速写相结合,以避免学生
在长期作业中轻易出现的观察力迟钝以及画面板,腻的缺点。习作的优劣还取决
于观察事物的深度和知识面的广度,取决于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的高底。基础未
打好之时,对于那种专门追求风格、流派的做法,教师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和纠正。
要让学生熟悉:没有浑厚的基本功作基础,单纯地去追求某些风格、流派的做法
是有害无益的。因为学生要具备照着物象摹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的
理解、记忆和想象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具备全面的造型能力。
通过一定阶段的素描练习,使我们能够由三度空间的注视中把握形体,系统
的去探究,运用艺术的手段对自然物象进行改造,变形,重组,使其转换为一种
新的造型实在。它会把我们的素描基本功练习提高到以自然为前提的具体和抽
象,再现和表现,感情和理性相结合的高度。让我们的选择、感觉、判定、直觉
都参和到素描练习中,使在画面中发生的,不只是视觉表现的记录,它还应当传
达出其对内在真实的揭示和一种新的艺术生命的召唤。
4

素描的工具材料简单,但对工具材料的使用技法伴随着人们的艺术实践在不
断地丰富和发展。并成为实现特定的表现效果,增强素描作品艺术、感染力的重
要因素之一。
1、笔的种类:铅笔的特点是色调层次丰富而细腻,而易固定,又易擦易修
改。便于层层深入刻画,铅笔笔芯有软、硬之分,分别以字母“B”和“H”表
示。字母前面的数字代表软和硬的程度,6B最软,6H最硬,HB则软硬适中。
其次的笔还有炭笔。炭精条、木炭条等。
2、素描用纸除白色外,还有淡灰色纸,其质地有厚、粗糙、光洁、结实、
松软之分。
用笔的要点之一是把握正确的运笔方法。要学会以手指、手腕、手臂不同部
位的力量运笔,特别是要掌握以轻重不同的腕力带动运笔的技巧,画出或虚、或
刚或柔、气韵通。富于表现力的线条,以适应造型的需要。
用笔的软硬要依据写生对象。一般来讲,画石膏几何形体之类质细而坚硬、
颜色偏浅的物象。可用4B至2H铅笔:画质地粗而软,黑白灰对比较强的物象,
可用4B至H铅笔。质地坚实的图画纸,一般可用2H至4B铅笔,素描专用纸,
则可用2B至6B铅笔。用笔要掌握笔迹效果。铅笔的笔迹效果,是塑造形体和
构成造型形式的重要因素。细部刻画的线条笔迹,应力求明快、自然而有力度感。
大面积色调的线条笔迹,应力求随意自如,流畅有力。线条的组织可斜向排列,
水平排列,重直排列、圆孤排列、交叉排列。但是线条交叉的角度不宜太大,方
向变化不宜太大。行笔速度要均匀,衔接要自然。要善于以轻重不同的腕力和用
笔变化控制笔迹效果,以准确生动地表现客观物象。
素描写生要求光源稳定、光线集中、强弱适度。以灯光作为素描写生的光源、
光线集中而稳定,并可按需要调整光源位置和光线强弱。在素描训练的初始阶段,
灯光有利于理解掌握形体与明暗的关系。以自然光作为素描写生的光源,应避免
阳光直射写生物象。画者与写生物象之间的距离,应不少于物象高度的两倍(如
宽度大于高度,则不少于宽度的两倍)。才能清晰正常地观察对象。画者离写生
对象应稍远一些,避免局部细节的干扰有利于整体观察。
画者与画面的距离以一臂之长为宜,便于描绘刻画物象,有利于掌握画面的
整体关系。画者的视线应与画面保持垂直,视点应处于画面的中心位置,使画面
5

处于正常的视域范围之内。画者与画面、写生物景好在一条直线上。如画面过大
遮挡视线,画者、画面与画者,写物,物象之间的角度不大于45°,以利方便
自如地观察物象与画面。
总之:素描是绘画的一种形式。通过线条、色彩、明暗、透视及构图手段,
在平面上创造出可视的、具有一定形式、体积、质感和空间感的艺术形象,素要
也要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素描基础,才能画好每一次的作品,这样才有艺术的表
现力。

参考文献:
[1]《素描》高等教育出版社。
[2]《美术技法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