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现状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现状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当代职业教育/2017年第4期摘要:第三方评价机制在国外高等职业教育评估中已经比较成熟,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美、英、德、日四国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评价主体、评价过程、评价侧重及评价方式各具特色,但都保持了评价机构的独立性,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结果公开化,且重视其实际效用。完善的法律法规也为国外第三方评价机构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厚土壤,同时强调对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有效监控,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与科学性。反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实际情况,国外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应从政府、政策、法规、监督、应用等层面推进第三方评价工作,健全第三方评价机制。关键词:认证制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第三方评价;多元评价主体;评价结果中图分类号:G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154(2017)04-0109-04

*基金项目:陕西省中华职业教育社2016年度职业教育研究课题《陕西省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社会第三方评价机制研究》(编号:ZJS201603)。作者简介:贺敏娟(1976-),西安欧亚学院教学质量评估中心,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学质量管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侯琛(1988-),西安欧亚学院教学质量评估中心,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收稿日期:2017-04-13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现状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贺敏娟侯琛(西安欧亚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从我国高校的数量看,高等职业院校已占据半壁江山,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我国迈向工业4.0时代,需要大批高质量、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因此,社会的关注焦点已从高等职业学校的数量扩张转为质量建设。目前,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外部评价主要由政府主导。进行国际比较发现,国外高等职业院校评价工作主要由独立于政府和高校的第三方评价组织进行,评价主体更加多元化,评价标准也更贴近企业需求。教育部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中提出: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行业评价制度。要建立社会、行业、企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等多方参与,以能力水平和贡献大小为依据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把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把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作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逐步建立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1]同时,还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积极开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吸收企业等参加教育质量评估,探索建立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制度。[2]可见,第三方评价已经是教育主管部门推动的重点。本文对美、英、德、日四个具有代表性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实施给予借鉴。一、四国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现状(一)以认证制度为代表的美国职业教育评价美国高等教育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极为重要。除了其先进的高等教育制度外,还在于其完善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美国是自由市场经济十分发达的国家,因此,最早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也是以市场为主体,形成了各种类型的民间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即独立于政府和高校的非营利性第三方评价组织。美国高校的认证机构分为两类,院校认证机构和专业认证机构。院校认证机构分为区域性认证机构和

比较与借鉴109当代职业教育/2017年第4期全国性认证机构,院校认证机构主要对私立和公立的两年制或四年制大学进行认证,全国性认证机构主要对信仰性院校和职业技术性院校进行认证。专业性认证主要是对学校的专业进行认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严格的认证标准。美国学校进行认证申请采取自愿的形式,国家不强制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决定。实际来看,这些职业院校都会主动且积极地参与认证,这主要是因为参与认证且通过的学校,可以得到社会和同行的认可,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实现和其他同类学校的学分互换,更重要的是拓展学校资金来源的渠道,这些好处促使学校非常重视质量建设与自我发展。(二)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代表的英国职业教育评价英国的高等教育可分为古典大学、现代大学和技术大学三种类型。以最早建立的牛津和剑桥为代表的古典大学是英国大学的典范,其始终坚持精英教育,本身就是质量的保证。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社会与大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以职业为导向的学院纷纷建立,最终升格形成多科技术大学,为行业、企业培养人才。英国是一个将就业放在第一位的国家,加上就业之后还可以继续攻读学位课程,选择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数逐年增加,甚至有些毕业生在接受了传统学位教育之后,为了适应社会就业,选择去高等职业学校就读,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职业教育质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最凸显的问题是社会上职业资格证书杂乱无章,标准不一,证书颁发机构各自为阵,社会认同感低,严重阻碍了行业间劳动力的流动。针对以上问题,英国政府认为有必要规范管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推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NationalVocationalQualification,简称NVQ),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并于1986年成立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专门负责职业资格的标准制定和考评。在广度上,NVQ在全国150个行业和专业中,开发了数千个职业的标准,基本覆盖了所有的职业岗位,英国劳动大军中96%以上的人员都持有NVQ证书;在深度上,NVQ将全国职业资格分为从低到高五个级别,以反映不同层次员工的职业能力,囊括了从刚工作的新手到高级行政管理人员的所有技能和知识层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国家体系。[3]在NVQ的基础上,英国又推行了通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GeneralNationalVocationalQualification,简称GNVQ)。该制度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联系起来,两者不再是分割的独立体,学生可以学习通用国家职业资格所设置的课程为就业做准备,也可以选择接受传统学位教育。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通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主要考核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考核方式由传统的书面考核转变为证据评价。证据评价相当于过程评价,学生需要提供在就学过程中所做的事情的过程证明材料,如项目调查报告、所参加活动的计划及实施材料、实验操作照片、生产产品、能力证书等,专业的评估机构对学生所提供的证据资料进行审核认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关注职业核心能力,其多元的评价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学习者进行评价,有效考核学生在学习中的真实表现,保证各个环节的质量。(三)以行业评价为代表的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价德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概念,其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可分为高等职业非学历教育和高等职业学历教育,前者主要由专科学校构成,后者由专业学院和应用技术大学构成。从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来看,主要有“双元制”、学校式和师徒制模式,其中“双元制”是最主要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双元制”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和高校共同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是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推崇下,企业和学校紧密联合培养学生的教育形式。在学生求学期间,学校采取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训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每周会安排较少的时间在课堂里进行理论学习,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在“双元制”教育模式下,学校负责理论教学,最终为考试合格的学生授予教育部认可的毕业文凭;企业负责实践教学,最终由行业协会组织考试,授予学生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以双证面向市场。[4]这种由行业协会实施的外部评价,在学校自评的基础上,对学校质量进行评价。其中,最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在学校由教师进行考核外,国家还会组织统一的考核。国家考核的所有事项均交给行业委员会,行业委员会成立专门的考试评价委员会,组织实施考试,考核的主要思想是“为了工作而评价”,评价的主要标准是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所获得的岗位技能操作水平以及职业能力素质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同时,还考察学生实习场所的环境和条件、资源配置、校园文化等。可以看出,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价以企业行业为主导,

比较与借鉴110当代职业教育/2017年第4期以学生评价为中心,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与核心能力。(四)以多元主导型为代表的日本高等职业教育评价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飞速发展,高精尖产品研发需要大量高级技术人员,而常规四年制本科大学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产业界的疾呼下,日本文部省设立高等专科学校,面向社会培养技术人才,随后同样具有职业特征的短期大学、专门学校、高中后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应运而生,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形成。日本对高等专门学校进行质量保障,最开始采取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内部评价由学校自己进行,外部评价是学校接受日本文部省的检查与监督,可以说,早期的外部评价方式单一,由政府主导。这种单一的外部评价方式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等专门学校质量的期望,2004年日本文部省颁发《高等专门学校机构评价(试行)大纲》,独立于政府与学校的大学评价与学位授予机构成立,以第三方的身份对高等专门学校进行质量评价。大学评价与学位授予机构下设高等专门学校评价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高等专门学校代表和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代表构成。综上所述,四国第三方评价在评价主体、评价方式上有着自身的特点,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见表)。表美、英、德、日四国第三方评价比较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日本评价主体民间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企业、行会、协会大学评价与学位授予机构评价方式院校认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学生学习结果评价多元主导型评价二、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共性(一)评价机构独立,评价主体多元,企业行业积极参与高等职业教育面向行业企业,为用人单位提供应用型人才,美、英、德、日充分发挥第三方组织在职业教育评价中的优势,对职业教育进行评价,保证质量。美国对于职业教育的评价完全交给社会第三方组织实施,政府指起到监督、服务的职能,不参与具体的评价事项。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政府统一规定,而行业针对不同职业制定不同的标准,考试审核也是由行业组织进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组织育人,其评价也主要由企业行业进行。日本针对高等专科学校成立的评价机构也以第三方形式介入学校的评价之中。这些评价机构都是非盈利性质,是完全独立于政府和学校的,对评价的组织实施不受任何一方的干预,做到了评价的公平与公正。从评价主体来看,这些独立机构的人员构成有高校教师、学生家长、学生、社会各界代表,充分考虑到了相关利益方的诉求,评价结果更有公信力。(二)评价结果公开透明,评价结果的使用率高以上四国对评价结果都秉承公开透明的原则。如美国进行院校认证和专业认证之后,都会将认证结果向社会公开发布。美国一些具有知名度的杂志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会参考认证结果,对职业院校进行排名,并向社会大众进行公布。这样做不仅利于政府对学校的资源配置进行调整,更是对家长、学生等社会大众负责。学生和家长可根据评价结果选择合适的学校,为学生的择校自主权提供了便利,社会投资机构也可根据评价结果有选择性地进行教育投资,提高投资机构的投资指向性和准确性。德国职业学校的录取人数与企业要求的岗位挂钩,评价结果直接影响到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关系,企业可根据评价结果自主选择要合作的学校,同时也会影响政府对职业学校的拨款数量。日本实施评价结束后,会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社会共同监督学校的质量改进。评价结果公开,有助于社会各界人士更加了解国家的职业教育,重视教育质量,保证评价结果的实效性。(三)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第三方评价生存土壤肥沃以上四国第三方评价组织,均得到了国家法律法规的保障,评估组织有法可依,具有权威性。如美国颁布《1976年职业教育修正案》,对职业教育的标准做了明确要求,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加强和完善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机构的立法,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助于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机制的健全。日本于2004年由文部省颁布《高等专门学校机构评价(试行)大纲》,正式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并对评价标准、评价实施具体细则、评价过程等做了明确规定,确立了高等专门学校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地位。(四)有效监控评价组织,保证评估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保证第三方评价组织的评价质量,各国政府出台政策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保证评估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如美国成立了高等教育认证理事会(CHEA),专门对院校认证组织以及专业认证组织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