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污染防治法学习

水污染防治法学习


有关专业术语:
•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 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 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 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 质恶化的现象。 • 水污染物: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 的,能导致水体污染的物质。
有关专业术语:
• 有毒污染物:是指那些直接或者间接被生 物摄入体内后,可能导致该生物或者其后 代发病、行为反常、遗传异变、生理机能 失常、机体变形或者死亡的污染物。 • 污泥: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 或者固态物质。 • 渔业水体:是指划定的鱼虾类的产卵场、 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和鱼虾贝藻类 的养殖场的水体。
• 7、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开展供水相 关环境状况调查与威胁供水安全的风险管 理和控制措施(69条) • 8 、建设应急水源或者备用水源,布局农村 饮用水水源(70条) • 9、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饮用水 安全突发应急预案(79条)
水污染事故处置:
• 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 当制定有关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做好 应急准备,并定期进行演练。(77条) • 企业事业单位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 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应 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方案,采取隔离 等应急措施,防止水污染物进入水体,并 向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 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78条)
禁止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 经营者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 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向水体排放 前款规定的废水、污水。
水污染防治措施:
• 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或 者含有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34条) • 向水体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应当 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规定和标 准。(34条) • 含病原体的污水应当经过消毒处理;符合 国家有关标准后,方可排放。(36条)
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 的规定有哪些?
• 5、在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 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且从事网箱养殖、 旅游等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 (66条) • 6、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 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 排污量(67条)
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 的规定有哪些?
工业污染防治措施的规定有哪些?
• 对有毒有害水污染实行风险管控(32条) • 加强企业排放工业废水治理,工业集聚区 应当配套建设相应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等(45条) • 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46条) • 禁止新建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生产 项目(47条)等
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 的规定有哪些?
• 1、实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63条) • 2、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 标志(63条) • 3、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64条) • 4、在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 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且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 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65条)
排放水污染的基本要求:
• 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等废液 • 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过油类或者有毒 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 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 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 禁止以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 物
水污染防治的一般性规定:
• 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等废液 • 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 的车辆和容器 • 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 圾和其他废弃物 • 禁止以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 • 化学品生产企业以及工业集聚区等企业、 场所和设施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谢谢
《水污染防治法》
2019年4月
根 据 2017 年 6 月 27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二十八次会 议《关于修改(中 华人民共和国水污 染防治法)的决定》 修正,该决定自 2018 年 1 月 1 日起施 行。
《 水 哪污 年染 修防 正治 ?法 》
立法目的:
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水 污染,保护水生态,保护饮用 水安全,维护公众健康,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
关于排污许可:
• 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 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规定应当取得排污许可 证方可排放的废水、污水的企业事业单位 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也应 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应当明确 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总量和排放 去向等要求。排污许可的具体办法由国务 院规定。(21条)
基本原则有哪些:
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 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 理的原则。
《水污染防治法》有哪些基本制度
• 河长制(5条),目标责任制和考评制度 (6条),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8 条),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限期达标制度 (17条)、水污染防治设施“三同时制度” (19条)、重点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和区域限批制度(20条)、约谈制度(20 条)、排污许可制度(21条)、监测制度 (23-25条)、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63条) 重要染防治的 标准和规划 第三章:水污染防治的 监督管理 第四章: 水污染防治措 施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工业水污染防 治 第三节:城镇水污染防 治
第四节:农业和农村水 污染防治 第五节: 船舶水污染 防治 第五章: 饮用水水源和 其他特殊水体保护 第六章:水污染事故处 理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