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1.供应链管理的萌芽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2.供应链管理的初级阶段(20世纪80-90年代初)
3.供应链管理的形成阶段(20世纪90-到20世纪末)
4.供应链管理的成熟和全面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后)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初期 20世纪90年代后期
进入21世纪
间从过去2年缩短为1年 (2)产品品种数飞速膨胀
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75年到 1991年,日用百货品种数已从2000种左 右增加到20000种左右。 (3)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 3.全球一体化经济格局的形成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 二、企业管理与运作模式的变化 P3
• 1.企业组织的变化
•
企业组织机构趋于扁平化,中间管理层被弱化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第一节 供应链管理的产生背景
• 一.全球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 • 1.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信息
社会、网络时代的到来 • (1)信息爆炸的压力 • (2)技术进步越来越快 • (3)高新技术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2.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p2
(1)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 例如,AT&T公司新电话的开发时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p9
一、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在企业管理中 形成了一种“横向一体化”的管理热潮。许多企业将原 有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自己集中资源发展核心能力, 通过和业务结成战略联盟占据竞争中的主动地位。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三、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P19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五个领域,即需求 (demand)计划(plan)、物流 (logistics)、供应(sourcing )、回流 (return) • 原则:集成化、同步化; • 支持:信息技术、网络技术 • 目标:客户服务水平、总成本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从“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转化 ◆从“大而全、小而全”向“分散网络化制造”转化; ◆从“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设计、开发与生产转 化;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二、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发展 p11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以后,近 年来随着制造的全球化,在制造业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 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由于受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用户 需求不确定性的增加、技术的迅速革新等因素的影响,供 应链管理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其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 三、顾客消费行为的变化 P5
•
•
消费开始向个性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
•
•
表现在行为上人们不再侧重购买为满足需求
规模而从事生产的商品,而是在重视商品质量和体
现自己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购买具有差异化的商品。
这种消费行为上的变化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
管理职能出现空洞和虚拟化
• 2.运营规则的变化
•
1960年至1975年 典型的“推式”
•
1975年至1990年 以客户需求为源动力的“拉
式”
•
20世纪90年代起 供应链管理模式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订货量在供应链上被逐级放大(Bullwhip)
•数量
•供应商 •批量
•制造商 •批量
•分销商 •订货
•零售商 •订货
•时间
•消费者 •需求
•信息放大效应示意图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决定产品最终竞争力的冰山现象
•冰山
•产品在最 终市场上的 竞争
•核心竞争 力和供应 链的竞争
•核心竞争力和供应链的竞争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3、服务方式的变化 P4
“一对多” 到“一对一” 的定 制化服务 4、市场类型的转变 卖方市场向买 方市场转变
经济生产,批量 很小
供应商提前期很 短
消除浪费 库存和在制造品 占用最小
成本在供应链上 透明
多技能员工 减少工件排队 调整转换时间很 短
多品种小批量生 产
每一个阶段连续 改进
快速反应 供应具有柔性 顾客化的定制生 产 与最终需求同步 生产 受控的供应链过 程 合作伙伴间的能 力是集成的 全面应用电子商 务 并行的产品开发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第五节 供应链管理概述 p18
一、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2001年,我国发布的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GB/T18354—2001)将 供应链管理定义为:利用计算机网 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 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 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这就是人们说的: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二、“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主要弊端
承担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 迫使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 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竞争对手 增大企业的行业风险 增加企业投资负担 电子商务集约化的节省交易费用方面的潜力不能发挥出 来。
——电子商务在中国,理想状态下应节省76.59%的交 易费用,但实际情况,中国电子商务只能节省11.61% 的交易费用
• 原材料 商•需求信
•供应信
•共享信息
流 •供应环境息下的物流与信息息流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1、强调核心竞争力 •2、资源外用(Outsourcing) •3、合作性竞争 •4、以顾客满意度为目标的服务化管理 •5、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组织流 的集成 •6、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管理目标 •7、延迟制造(Postponement)原则 •8、更加关注物流企业的参与 •9、缩短物流周期与缩短制造周期同等重要
是通过调和总成本最低化、客户 服务最优化、总库存最少化、总周期 最短化以及物流质量最优化等目标之 间的冲突,在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同时, 实现供应链绩效最大化。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总成本最低化:整个供应链运作与 管理的所有成本的总和最低化 客户服务最优化
7R:正确的产品或服务 合适的 状态与包装 准确的数量 合理的成本费用 恰当的时间 指定的地方 正确的用户。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战略管理:企业高层管理者为保证企 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通过对企业 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对企 业全部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根本性和 长远性的规划与指导。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三、集成化供应链管理
•1 •产品及过程设计
•2
•供应 商
•生产/制造
•分
•客
销
户
•3
•生产计划及控制
•订 货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总库存成本最小化:对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水平 与库存变化的最优控制
–总周期时间最短化: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实质上 是时间竞争,即必须实现快速有效客户反应, 最大限度地缩短从客户发出订单到获取满意交 货的整个供应链的总周期。
–物流质量最优化:必须从原材料、零部件供应 的零缺陷开始,直至供应链管理全过程、全方 位质量的最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和 生产力的发展,顾客(Customer)消费水平不断 提高,企业之间竞争(Competition)加剧,加上 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Change), 使得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加强,导致需求日益多 样化。“3C”既是多样性与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的根 源,也是促进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外在 压力。在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企业面对一个 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传统的生产与 经营模式对市场剧变的响应越来越迟缓和被动。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第六节 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原则和步骤 p27
一、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原则
1.根据客户所需的服务特性来划分客户群。 2.根据客户需求和企业可获利情况,设计企业的后勤网络。 3.倾听市场的需求信息,以及时发现需求变化的早期警报, 并据此安排和调整计划。 4.“延迟”策略。 5.与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建立双赢的合作策略。 6.在整个供应链领域建立信息系统。 7.建立整个供应链的绩效考核准则,供应链的最终验收标 准是客户的满意程度。
就传统的管理思想而言,上述目标之 间也呈现出互斥性。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 四、供应链管理的特征 p24
1、管理目标呈现多元化特征和超常的 性质
2、管理视域极大拓宽 3、管理要素更加多样,包容度大大增 加 4、管理系统的复杂度增加,系统边界 日
益模糊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六、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发展停滞的原因: (一)产销对立 (二)创新与权力的相互作用 (三)后作用的影响 (四)因涉及核心业务而产生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二、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步骤
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以遵循下面的八个步骤
1.分析企业当前所处的供应链 2.供应链的比较 3.供应链再造 4.供应商的考察与评估 5.结成供应链战略联盟 6.建立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 7.供应链管理开始运转 8.绩效评估
关系紧张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七、供应链管理的运营机制 1、合作机制 2、决策机制 3、激励机制 4、自律机制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八、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区别
•供应商
•制造商
•分销商
•用户
•物
•需求信
流
息
•
传统的物流供应链
•供应信 息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
• 零售商
• 分销 商
•用 户
• 制造商
第一章_供应链管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