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提出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图)
时间:2006年10月18日16:10
2006年10月10日,在此间举行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就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决定,这是中国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基本解决13亿国民的温饱问题之后,为增进全民福祉,建设公平公正的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
中新社发吴芒子摄
中新网10月18日电 18日全文播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决定》中写到,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
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决定》中还指出,各级政府要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设施建设。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创新管理制度,为群众和基层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
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及时发布公共信息,为群众生活和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创造便利条件。
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增强政府公信力。
推进政事分开,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加强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决定》还特别提出,各级政府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决定》于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决定》全文约1.6万字,共分八个部分,分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2011-04-20 06:11:00来源: 宁波晚报(宁波)
昨天的会议上,与会的每个人都拿到了一份由省委、省政府批准的《宁波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这份长达10页的方案,传达的是此次机构改革,宁波在三方面的探索。
探索大部门体制整合了一批机构
首先是对与“大部制”相呼应的“大部门”体制的探索。
众所周知,如今的政府机构逐渐向“宽职能、少机构”发展,为了减少和避免责任交叉、政出多门和权限的冲突,此次改革整合了一批机构。
比如,为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市政府组建了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各县(市)区相应对经济发展和信息管理职能进行了整合。
还有,为了加强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把就业、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障统一为完整的体系,市县两级分别组建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最值得关注的是,改革后市建设委员会(房产管理局)将不再保留,市政府将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各县(市)区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1998年住房改革后,老百姓的住房问题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解决,以前的建委虽然承担了住房保障的职能,但没有单独提出来,并不强化。
”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新组建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将加强经适房、公租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工作,为解决老百姓住房难设定了专门的职能机构。
理顺职责关系调整了一些职能
其次,目前部门之间权责不明,“有权的看不到,看到的无权管”,一件事情多个部门管,到头来谁也不管、谁也管不好。
针对这一问题,此次改革还对现有部门的职责进行调整,确定了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为主负责、上下衔接、有利工作的原则。
比如,将城市管理部门的城市公共客运职责划入新组建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可以加快客运、公交的衔接,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而对于目前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此次改革,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仍为市政府工作部门,但县(市)区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由当地政府管理。
据了解,目前食品安全实行分段监管,生产领域由质监部门负责,流通领域出了事则涉及到工商部门。
“牵涉部门太多,很容易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这次将垂直管理变为属地管理,落实了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责任。
”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说。
凸显宁波特色有增设有保留
港口城市、海洋大市、开放型城市,这是宁波独有的特色“标签”,为了使政府机构设置更好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此次改革,除了完成中央和省级的“规定动作”外,宁波还做了不少“自选动作”。
比如,新组建了市服务业综合发展办公室和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就是结合宁波目前发展的实际需求,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加强政府对金融工作的统筹。
还有,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口岸查验机构的综合协调,对市口岸打私办继续保留。
不论是建立健全从就业到养老的服务和保障体系,还是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理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不难看出,此次政府机构改革,虽然着眼点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理顺职责关系,但最终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