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
发表时间:
2017-01-09T14:49:08.41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29期 作者: 蒲小俊
[导读] 探讨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蓬安德仁医院
四川南充 637800)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2011年1月-2015
年
12月收治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以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进行治
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观察组
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负重行走时间长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以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对患者创
伤小,患者软组织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经皮锁定钢板;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胫骨下段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9-0050-02
胫骨为人体小腿双骨之一,处于人体的小腿内侧,支撑着人体体重,属于承重骨,其与股骨下端内侧髁、外侧髁、髌骨等组成人体的
膝关节。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骨折治疗方式亦随之不断创新,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充分符合微创技术特点,近年已被广泛
用于临床治疗中
[1]。本文选择了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
(
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以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
验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了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
30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均于16~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93±5.06)岁。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
17
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均于18~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17±5.3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
1.2
方法
给予患者行硬膜外麻醉手术,让患者保持仰卧位。
1.2.1
对照组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以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于患者骨折位置选择切口并上下两边延长,再迅速剥离患者
的骨膜;选择合理的传统解剖钢板长度为患者进行内固定
[2]。
1.2.2
观察组方法 给予观察组患者行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以C型臂X射线机透视患者骨折部位,再进行间接复位操作;
于患者骨折位置周围做内侧小切口,切口长度要以钢板具体长度决定,应将其控制于
3~5厘米之内;之后于患者皮下筋膜及骨膜间分离皮
下隧道;如果患者骨折位置软组织嵌插制约复位时,于患者骨折部位再做
1个切口,将切口长度控制于1.5厘米之内;切口完成后再行撬
拔,把嵌顿软组织拉出,以螺钉固定体积大的碎骨片,再以合理的手法牵引以至复位;锁定钢板长度务必科学合理,应将其控制于
8~13孔
之间,通过隧道放进患者骨折的位置,再以同类钢板于皮外定螺钉放进位置,再做
1个小切口以螺钉进行固定;于C型臂X射线机下对位对
线检查;对患者切口详细冲洗、缝合
[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负重行走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t检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
组患者负重行走时间长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见表。
3.
讨论
胫骨骨折为骨科常见性骨折,特别是高能量胫骨下段骨折更是十分多见,暴力对人体造成显著的骨质破损,同时会导致骨折部位周围
软组织出现严重损伤。胫骨三分之一部分均处于皮下,且此处血液供应较差,胫骨开放性骨折十分常见,亦伴随着周围软组织损伤,临床
治疗难度较大,感染与延迟愈合均是常见并发症
[4]。
诸多研究表明,微创技术可给予间接复位亦或是切开复位再置入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对患者损伤小、出血少,患者骨折愈合
时间短,骨折部位固定牢固可靠,患者术后可尽早进行周围关节活动锻炼,临床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式
[5]。本文选择了我院2011年1
月
-2015年12月收治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以传统解剖钢板内固
定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效果;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治
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负重行走时间长于对照
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给予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以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对患者创伤小,患者软组织并发症
少,骨折愈合快,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章莹,朱昌荣,肖进,等.锁定加压钢板外置在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15(07):563-566.
[2]
张大卫,黄东,牟勇,等.游离骨膜瓣联合自体骨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及骨不连[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5,38(01):88-90.
[3]
熊浩,黄东,林伟文,等.胫骨骨膜瓣联合自体植骨治疗胫骨创伤性骨缺损18例[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4,37(03):289-291.
[4]
刘昌海,王占朝,陆骅,等.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17):2703-2708.
[5]
秦志雨.交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06):51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