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信息系统及其实例

电子信息系统及其实例

电子信息系统及其实例
08电信一班方泽通 200830520207
摘要:关于电子信息系统,占息技术最为发达的美国,连专家们对这种变化也禁不住发出惊呼:信息战不分前方后方,任何被网络触及的地方都是潜在的战场,信息技术给战争双方都带来了新的威胁。

信息战是一种全球信息系统的兴起而产生的全新战争。

信息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决定胜负的战略资源:准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谁就必将在信息战中占据优势,同时由于对信息技术本身具有了更强的依赖性,从而在信息攻击面前显得更为脆弱,而相对落后的一方对于信息攻占往往没有那么敏感、所以说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

关键词:系统,信息,战争
前言
从世界战争史可以看出,每次技术革命总是推动着军事理论,军事体制和战略思想的发展、信息革命给战争模式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这就要求人们重新审视战争的发动、演进和结局,以及参与者和作战方式。

有专家认为,未来信息战可能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利用对方的信息系统实施欺骗和渗透,这是基于网络的战争;二是对对方所依赖的信息系统实施直接的破坏性攻击,称为网络内的战争。

基于网络的战争是指在国家和社会之间发十的较高层次上的冲突,针对的目标是社会公众或者决策人物,可能涉及外交、舆论、心理,目的是政权颠覆或者文化渗透,主要手段是通过对方的信息系统和传播媒体进行舆论欺骗和干扰.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渗透,以及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提高持不同政见者或反对党的地位和社会影响。

1 电子信息系统地位
当前,军事理论界通常利用社会域、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来描述战争特征,与此相对应,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信息能力需求应主要来源于与战争相关的社会域、物理域和信息域。

下面进行简要的说明:(1)作战使命:对国际环境、信息技术、装备现状、作战理论进行分析,从宏观上明确作战使命以及为完成作战使命所需的主要作战任务种类。

(2)作战任务:对作战目标、作战对象、行动步骤等内容进行想定和分析。

(3)任务特点:分析明确各作战任务下与信息能力密切相关的任务特点。

(4)作战能力需求:分析研究任务特点下为更好的实现作战目标所需的与信息密切相关的作战能力,并将作战能力需求以性能指标的形式进行表征。

(5)作战信息能力需求:分析为实现作战能力需求,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所应提供的作战信息能力支撑。

(6)系统信息能力需求:分析为实现作战信息能力支撑,综
合电子信息系统所需具备的信息能力。

2 电子信息能力及需求
信息能力的概念至今尚未得到统一,许多学者提出了各自的定义并取得了研
究成果。

认为“信息能力是指人们对信息的获取、识别、接收、储存、利用和创造的能力”,认为“信息能力是社会成员在信息社会中进行各项活动而灵活运用的各种方式,主要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信息交流能力”,认为“企业信息能力由以下四方面构成: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的加工能力,信息的利用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借鉴以上研究成果,合电子信息系统的信息能力即是指系统为支持作战单元遂行作战活动所具备的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分发和信息利用的能力。

3 电子信息系统实施过程
由于作战使命和作战任务的研究与国防战略和作战部队关联更为紧密,下面对从任务特点开始的作战能力需求、作战信息能力需求、系统信息能力需求进行阐述。

1. 作战能力需求研究。

明确各作战任务下的任务特点,以任务特点为作战能力需求研究的切入点和分析对象具有以下优势:(1) 常规的能力需求往往早已存在于人们的认知当中,最难获取的需求往往是那部分独特需求。

(2)作战任务往往繁杂,容易导致能力需求分析无从下手,而任务特点则相对聚焦,使分析和研究更有针对性,更容易实现从作战任务到作战能力的转换,在得出任务特点后,在作战能力度量框架的基础上即可构建起从任务特点到作战能力的映射模型。

2. 作战信息能力需求研究。

在各作战能力性能指标的基础上,依据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分发、信息利用五个信息环节,可建立起作战能力性能指标需求到作战信息能力性能指标需求的映射模型。

依据映射模型即可分析要实现所指定的作战能力性能指标,五个信息环节分别需提供哪些能力支撑,所得到的支撑要求即为作战信息能力需求。

3. 系统信息能力需求研究。

由于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分发、信息利用与功能系统关联紧密,如信息获取主要体现在情报侦察、预警探测系统上,信息传输主要体现在通信系统上,信息分发主要体现在数据链系统上,从而可将各项作战信息能力需求映射到具体的功能系统上,实现作战信息能力到系统信息能力的转换。

4 电子信息系统实例
1 任务特点及作战能力需求分析。

在2003 年伊拉克战争中,对“城市作战”这一任务特点的分析过程如下:a. 为减少居民伤亡和更好的保护我方士兵,并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城市作战通常在夜间进行,因此要求作战部队具有较强的“夜间侦察能力”。

b. 城市作战中,由于地形复杂和敌暗我明,地面部队容易陷入不利地位,因此要求地面部队可及时得到空军“近距离的空中火力支援”,以充分采用空军的精确打击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达到既能出色地消灭敌人,又对周边财产和建筑物几乎不造成损失的目的。

c. 城市作战中由于建筑遮挡、空间限制、危险隐蔽等原因,容易造成部队人员分散、前后照应困难,为此,如何保障处于分散状态的单兵之间的联系,以及更好地对其实施指挥和控制,对于获取战争胜利及士兵安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作战能力性能指标需求分析。

“夜间侦察能力”可通过“雷达/红外侦察分辨率”体现,“近距离空中火力支援能力”可通过“近距离空中支援时间”体现,
单兵通信能力可通过“单兵通信距离”和“单兵通信带宽”体现。

从而,将对作战能力的需求转换成了具体的性能指标需求。

3 作战信息能力性能指标需求分析。

依据作战能力到作战信息能力的映射模型可知,“雷达/红外侦察分辨率”由信息获取环节决定,“单兵通信距离”与“单兵通信带宽”由信息传输环节决定,而“近距离空中火力支援时间”则包括近距离空中支援信息的传输与支援计划的制定,由信息传输环节和信息处理环节共同决定,从而,使对作战能力的需求转换成了对作战信息能力的需求。

4 系统信息能力性能指标需求分析。

依据作战信息能力到系统信息能力的映射模型可知,“雷达/红外侦察分辨率”隶属于“情报侦察系统”,“单兵通信距离”与“单兵通信带宽”隶属于“通信系统”,“近距离空中支援信息传输时间”隶属于“通信系统”,“近距离空中支援计划制定时间”属于“指挥控制系统”,从而实现了作战信息能力需求到系统信息能力需求的转换。

参考文献
[1]徐仕敏. 国外关于信息能力的研究概况.
[2]宛福成. 信息能力论
[3]张素芳. 信息能力定义刍议
[4]常永华. 信息能力的构成及其评价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