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带一路挑战与应对

一带一路挑战与应对

1,美国的战略猜忌与掣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亚洲在事实上已经成
为世界经济的重心,中国、日本分列世界第二、三大经济体,印度在迅速崛起,东盟
的发展势头也十分引人聊日。世界经济的重心在哪里,美国的战略重心就会指向
哪里,也就是说,世界经济格局的这种深刻变化是美国所谓“重返亚洲"“亚太再平
衡”战略的基本依据。自从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提出重返亚洲战略以来,美国一直
非常高调,而且主题明确聚焦为“平衡中国的崛起”。鉴于美国是影响中国周边格局
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美国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知、态度和应对,是推动“一带一
路”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必须面对的挑战。在美国看来,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并不
只是一项经济合作倡议,而是中国新."届政府为了应对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而
推出的宏大战略规划,旨在通过向西拓展战略空间,主动塑造“去美国化”的地区新
秩序。因此在美国政界和学界的主流认知中,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必然挑战
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挑战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力,并直接使得美国提出的“新丝绸
之路”计划前景黯淡。美方认为,中国试图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改变亚太及欧亚地
区的大国力量对比和权力架构,从而获取在亚洲地区的竞争优势,在上述战略认
知的支撑下,美国必然在军事、经济和外交等方面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应对所谓来
自中国的战略挑战。比如加大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的力度,竭力劝说盟友
和伙伴国远离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随着中美战略竞争的持续加
剧,“一带一路”建设将持续面临来自美国的战略压力。

2,中国周边国家的战略疑處
在当今的后金融危机的世界格局中,中国周边总体上充满生机活力,并孕育着
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于中国来说,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是按照亲、诚、惠、容的
理念,与周边国家打造“利益共同体”,进而打造“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助推器。但由于
中国在近代衰落之后,西方列强长期主宰着中国的周边格局,因此直至今日,中国
仍然处于非常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之中。周边国家对中国提出的共同建设“一带
一路”的倡议,在战略上仍存有不少疑虑。首先,就东南亚国家而言,虽然泰国、柬
埔寨、老挝、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家都对“一带一路”做出了正面
表态,但东盟国家总体上仍然持"审慎观望”的态度。周边一些国家的战略疑虑,是
“一带一路”建设所要面对的最艰巨的挑战。特别是一些体量较小的国家,对大国有
一种天然的恐惧,它们一方面抱团对外,另一方面常常奉行"两边下注”的策略:在与
本区域大国保持密切交往的同时邀请域外大国来平衡本地区的力量对比。域外大
国的介人和干预,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如果不能妥善管理、处置与相关国家
的海上争端,东南亚板块很可能会成为“一带一路”顺利联通印度、非洲、欧洲的棘
手章碍。其次,“一带一路”顺利走向印度洋和非洲的关键变量是印度这个新兴大
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印度国内的民族主义持续处于高涨状态,近年来,中印两
国围绕着领土主权纠纷一直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碰撞和摩擦,有时甚至出现较为
紧张的态势。虽然中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加快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
作,但印度洋对印度极其重要,是印度地缘政治的核心,因此印度对于其他国家进
入印度洋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战略敏感。当前,印度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努力
保持和扩大在南亚和印度洋区域的强大影响力。通往非洲的海上丝绸之路,只有
精心照顾到印度的地缘政治利益,才有可能顺利实现预期目标。最后,俄罗斯不仅
是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大国,而且是中国周边的最大邻国。从地理空间学和历史
渊源的角度考察,不难发现,俄罗斯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拥有广泛的地缘政治利
益。早在2002年,俄罗斯就和印度、伊朗三国共同发起了“北南走廊计划”,提出修
建从印度经伊朗、高加索、俄罗斯直达欧洲的国际运输通道。俄罗斯作为计划的
主导国家,意欲通过修建北南走廊,保持俄罗斯在这一区域的传统影响力(1)6。因
此,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必须充分照顾俄罗斯。

解决:
乘承开放包容的精神,吸引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建设当今
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世界经济尽管
开始缓慢复苏,但从总体上看,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严峻复杂的现实迫
切需要世界各国乘承开放包容的精神,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大力开展更大范围、
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互利合作。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
的客观要求,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今天,世界各国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
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
的事业是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虽然“一带一路”主要面向亚、欧、非的发展
中国家,但将始终保持开放性、包容性,始终欢迎世界各国积极参与。美、欧、日
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拥有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创新能力,当今世界大部分先进技术都
被它们或者它们掌控的跨国公司把持着。积极引导拥有先进技术的欧、美、日等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投资,并提供相应的技术、设
备,让发达国家有机会分享“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的空前巨大的机遇,对于“一带一
路”建设的良性运行直至最终成功至关重要。此外,应对中东等地区严峻的安全局
势,也追切需要加强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现在,有些学者和媒
体过分注重“一带一路”建设话语的战略化,突出强调“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抗衡
色彩,不利于吸引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