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附属学院2019-2019学年度初三中考最后20天押题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雾霭.(ǎi) 褶.皱(zhě) 眼眶.(kuānɡ) 销声匿.迹(nì)B.冗.杂(rōng) 狩.猎(shòu) 蛮.横(mán) 出类拔萃.(cuì)C.争讼.(sònɡ) 龟.裂(jūn) 彷.徨(páng) 接踵.而至(zhǒng)D.撺掇.(duò) 堕.落(duò) 萦.绕(yíng) 络绎.不绝(zé)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B.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C.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警方决定顺藤摸瓜....寻找在幕后操纵的黑手,最终全面破获了这起产供销一条龙的制贩毒大案。
D.在旧社会,恶霸地主们整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而广大的劳动人民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在阅读名著中,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去掉“在……中”)B. 几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
(删去“学校的”)C. 为搞好百年校庆,学校领导研究并征集了师生们开展活动的意见。
(在“校庆”后加“活动”)D. 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在“保护”后加“意识”)4.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2分)A.印度作家泰戈尔、美国作家海明威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都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B.《水浒传》故事情节紧张、生动、富有传奇性。
其中武松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宋江智取生辰纲等故事脍炙人口。
C.古典名著《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想象超凡,夸张神奇,赞扬了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品有散文《济南的冬天》、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
5. 下列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这样不断地加工,石头凿完了,玉就完全出来了。
②如还是写不好,再过几个月还是写这个题目,一定有更好的语句出现。
③作文也如此,修改旧的文章,重写旧的题目,才能不断深造。
④这就像加工玉石一样,今天凿去外面的一层石头,就可以看到一点玉;明天又凿去一层石头,玉看得更清楚。
⑤如果文章第一次做得不好,过几个月再重写这个题目,一定会有优美的语句出现。
⑥写文章有深造的方法。
A.③⑤④②①⑥B. ⑥⑤②④①③C. ⑥⑤①②④③D. ③⑤②④①⑥6. 仿照画线句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2分)珍惜传统节日就是保护传统文化,在品尝传统美食的同时,我们也在品味那份传承千年的文化。
春节一盘饺子,包出代代不变的温馨和喜庆;;。
7.默写(10分)(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2)---------------------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将羁旅漂泊的游子的悲痛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句子是-------------------- , --------------- 。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洞庭湖为描写对象,写出因早晚时间不同而景物变化无穷的句子是 --------------------------- ,------------- 。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声写静的名句是:,。
(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离人心声的名句是:。
二.古诗文阅读(20分)(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5分)寒夜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
②才:仅。
8.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2分)9.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客见赵王①曰:“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有之乎?”王曰:“有之。
”“何故至今不遣?”王曰:“未得相马之工也。
”对曰:“王何不遣建信君乎?”王曰:“建信君有国事,又不知相马。
”曰:“王何不遣纪姬乎?”王曰:“纪既妇人也,不知相马。
”对曰:“买马而善,何补于国?”王曰:“无补于国。
”“买马而恶,何危于国?”王曰:“无危于国。
”对曰:“然则买马善而若②恶,皆无危补于国。
然而王之买马也,必将待工。
今治天下,举错非也,国家为虚戾③,而社稷不血食④,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何也?”赵王未之应也。
客日:“郭偃之法,有所谓柔雍者,王知之乎?”王曰:“未之闻也。
”“所谓柔雍者,便辟⑤左右之近者,及夫人优爱孺子也。
此皆能乘王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
是能得之乎内,则大臣为之枉法于外矣。
故日月晖于外,其贼⑥在于内,谨备其所憎,而祸在于所爱。
”(选自《战国策·赵策》)【注】①赵王:即赵孝成王。
②而若:或者。
③虚戾:废墟,形容田舍荒芜,人民灭绝。
④血食:祭祀祖先的食品。
⑤便辟:受宠幸的小臣。
⑥贼:害,此处指日月中黑暗的部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1)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2)何故.至今不遣()(3)皆无危补.于国()(4)未之闻.也()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与“未得相马之工也”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 B.楚王闻之.(《晏子使楚》)C.是能得之.乎内 D.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有之乎?(2分)(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2分)(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2分)13.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客”与赵王谈话的用意是什么。
(3分)三.现代文阅读(28分)(一)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①2009年,中国以1300多万辆汽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
原因如下:②第一,土地制约。
城市街道交通拥堵,不少街道两侧摆满了车,远远看去就如一条长龙,不少住宅区、公共绿化带等也都成了“停车场”。
中国已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用于新建、扩建公路。
占地面积数量大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5万公里,相当于美国的近60%;而占地面积相对较少的铁路总里程仅有8.4万公里,只相当于美国的1/3。
这说明中国交通发展向汽车倾斜的程度超过了美国。
③第二,能源制约。
美国的汽车普及率已超过..50%,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美国的水平,到2020年预计中国将有6.9亿辆汽车。
若以每辆汽车每年平均耗油2吨来计算,中国的总耗油量将达13.8亿吨,相当于目前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的86%。
这可能吗?即使普及电动汽车,也只不过是改变了使用能源的种类。
中国超过70%的电能来自化石燃料中最具污染力的煤,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难以改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可能明显缓解能源的制约。
④第三,环境制约。
汽车尾气排放正在成为最大的污染源。
如果今后二三十年中国的汽车普及量达到6.9亿辆,就意味着未来废气排放量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量的总和。
⑤受土地、能源、环境这三大因素的制约,中国是否适合做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呢?14.中国汽车拥有率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是什么?(2分)15.文中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16.文章第③段中加点词语“超过”能否删除?为什么?(3分)17.为了让中国尽快走向“汽车社会”,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4分)(二)春之怀古张晓风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②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
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
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
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④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亊: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⑤鸟又可以并始丈量天空了。
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
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⑥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壤去数。
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
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
而风,交给檐前的去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⑦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①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②在湮远③年代中的春天。
(选自《张晓风散文集》)[注释] ①烟囱:文中指工厂向空中排放工业废气的管道。
②踯躅:停留。
湮远:久远。
18.对于春天的美景,作者展开了丰富奇特而又自然贴切的想像。
请仿照丰面的示例,在文章第②节中找出一处来赏析。
(3分)示例:在文章第①节中,作者把春雪消融,流水淙淙,想像成白雪像人一样忍俊不禁,出声朗笑,一路欢歌,把春雪融化的景象写活了。
19.文章第⑤节中,把“鸟”比喻为“数学家”,去丈量天空,却不敢宣布统计数字,这里写出了远古春天的天空哪三个特点?请加以概括。
(3分)(1)(2)(3)20.按照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于(6务)(1)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
(从加点词运用的角度赏析)(2分)(2)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