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丁醇市场分析报告

正丁醇市场分析报告

正丁醇市场分析报告正丁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途非常广泛,我国的正丁醇主要用于生产醋酸丁酯、丙烯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同时其还可以用于脂肪二元酸、磷酸丁酯等,经过氧化可生产丁醛或丁酸,在油脂、医药和香料的提取溶剂以及醇酸树脂的添加剂等方面也有着较为良好的应用。

正丁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涂料和胶粘剂生产领域,另外还可以用做其他衍生物的原料。

目前正丁醇主要用于生产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约占正丁醇消费总量的40%;同时也用于生产醋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这些正丁醇的酯类化合物可用于生产乳胶建筑用涂料。

另外,正丁醇还可以用做织物制造以及硬质聚氯乙稀抗冲击改性剂。

大约有十分之一的丁醇直接作为溶剂供应市场,其他少量用于生产增塑剂、氨基树脂和丁胺等。

丁醇/辛醇联产是规模化企业的重要特征。

1供需状况1.1国内外正丁醇生产现状1.1.1国外正丁醇生产状况全球正丁醇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地,主要生产商有美国陶氏化学、塞拉尼斯、伊士曼、德国巴斯夫、日本协和油化学公司、三菱化学公司等。

美国是最大的丁醇生产国,其次是西欧和日本。

由于美国、西欧和日本丁/辛醇市场基本成熟,生产能力过剩,需求增长趋缓,而亚洲等其它地区由于缺口较大、需求增长快,预计将有一定新增产能。

目前全球丁醇主要生产方法为丙烯羰基合成工艺。

该工艺包括丙烯与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发生氢甲酰化反应生成正丁醛和异丁醛,然后通过加氢反应生成正丁醇和异辛醇,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丙烯羰基法合成正丁醇的生产流程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90%的丁醇生产装置采用了英国Davy工艺技术/联碳低压生产工艺,Davy公司以低压铑催化剂做羰基合成。

另外,Ruhrchemie/Rhone -Poulenc也开发了低压羰基合成工艺;美国壳牌公司开发了一种丙烯羰基合成一步法工艺,该工艺可以由丙烯直接制备丁醇,同时副产异丁醇和2-乙基己醇。

1.1.2国内丁醇生产状况我国丁醇的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采用发酵法生产,将粮食、谷类、山芋干或糖蜜等原料经粉碎,加水制成发酵胶液,以高压蒸汽处理灭菌后冷却,接入纯丙酮一丁醇菌种,于36~37℃下发酵。

发酵时生成气体含二氧化碳和氢气。

精馏后可分别得丁醇、丙酮和乙醇等,也可不经分离作混合溶剂直接使用。

此方法正丁醇产量较低,但易分离产品纯度高。

此外,还有酒精法生产丁二烯副产的丁醇及粗醇加氢进一步精制得丁醇的方法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化工业得以快速发展,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继建成了一批大型乙烯生产装置,其中有的配套了羰基合成丁醇生产装置,如齐鲁石化公司、吉林化学工业公司以及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等。

目前,我国主要的正丁醇生产厂家有山东齐鲁石化、大庆石化、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化工四厂、吉林化学工业公司、中国石化与德国BASF合资的扬子-巴斯夫公司,2007年底,我国丁醇生产能力36.5万t/年,其中中国石化集团17万t/年,约占46.6% ,中国石油集团19.5万t/年,约占53.4%。

我国丁醇生产企业均采用羰基合成法生产工艺,只是催化剂采用技术有所不同。

吉林石化及齐鲁石化公司采用英国Davy公司液相低压铑法;大庆石化总厂采用英国DA VY公司气相低压铑法;北京化工四厂采用日本三菱化学公司液相低压循环铑法;扬子- 巴斯夫公司采用巴斯夫液相低压铑法。

至2011年,我国的丁醇产能将达到约56万t/年,各具体丁醇装置产能见表1。

表1 2011年我国丁醇装置产能统计(单位:万t/年)企业名称丁醇产能齐鲁石化公司 5大庆石化公司8吉林石化公司12北京化工四厂 2扬子-巴斯夫12利华益集团8.5天津碱厂8.5合计561.2 国内外市场消费现状1.2.1 国外市场世界正丁醇消费也比较集中,美国、西欧和日本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76. 5%。

消费量见表2。

表2 美国、西欧和日本消费量(%)国家美国西欧日本消费量34.2 31 11.3由于全球化工行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其产品结构不同,全球丁醇的消费结构也不尽一致。

美国、西欧和日本丁醇的消费结构见表3。

表3 美国、西欧和日本的消费结构国家丙烯酸酯乙二醇醚醋酸酯溶剂美国41.6% 占25.2% 占15.8%欧洲25.3% 32.8%日本39.2% 17.1% 18%1.2.2 国内市场我国丁醇主要消费领域是化学工业及医药工业。

其中,化学工业约占总消费量的75%,主要用于生产(甲基)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增塑剂DBP)三种酯类,由于这三种酯类大部分可实现切换生产,因此,对原料的消费比例是动态的;在医药工业方面,丁醇主要用于生产抗生素、激素及维生素等药物。

2006年丁醇的需求量为62万t,2008年已达到72万t。

丁醇需求的主要增长动力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及其他增塑剂和涂料溶剂。

近年来,由于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尽管我国丁醇的产量有很大提高,但一直不能满足下游实际生产的需求,据统计,2011年正丁醇进口量较2010年同比表现均呈现下降。

二季度表现更为明显。

相对的生产量,2011年较2010年同比多呈现上涨,二季度后期表现较为明显。

而各月表观消费量变化不大,但是除2011年1月和7月首尾略高外,其他月份2011年较2010年稍低(详情见图2)。

图2 2010年与2011年上半年表观消费对比数据分析显示,2011年正丁醇表观消费较2010年有所回落,降幅4-5%,(如图3)并未如期出现增长。

主要下游而言,浙江卫星二期工程2011年投产,丙烯酸丁酯装置产能从4万吨扩能至10万吨。

其他下游未闻新装置投产。

下游产能扩增,需求量预期增加3万吨/年,但是截止目前未发现需求带动。

2011年下游开工情况不理想,整体需求面较去年紧缩。

图3 正丁醇产量、进口量、表观消费量2010月2011年对比2011年下半年外围气氛仍旧偏空,缺乏支撑;资金面也未有缓解迹象。

预计正丁醇2011年下半年表观消费将基本与2010年下半年持平。

而国内产量预期增加,因此进口量将面临进一步挤压,进口交易气氛难现活跃。

2需求行业的主要分布我国丁醇主要用于生产醋酸丁酯、丙烯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及医药中间体等,用量较大的是醋酸丁酯、丙烯酸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分别占我国丁醇消费总量的32.7%、15.3%和9%。

2.1 醋酸丁酯醋酸丁酯作为良好的有机溶剂,主要用做硝基漆和过氯乙烯漆的稀释剂,在人造革、封皮纸及塑料工业中用作溶剂,在医药上用于红霉素生产的溶剂,还可用于印花薄膜、香料和化妆品等领域。

近年随着我国涂料、塑料和胶粘剂行业的飞速发展,给醋酸丁酯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国内产量也不断增长,扩能活跃。

虽然如此,我国仍需要大量进口醋酸丁酯来满足市场需求,2001年我国进口醋酸丁酯35 kt,2002年进口量达到64.8 kt。

虽然近几年高固分涂料和水性涂料对溶剂涂料有一定的排挤,但市场容量的迅速扩大并未使醋酸丁酯在该领域有明显弱势。

2002年醋酸丁酯对丁醇的需求达到132 kt左右,占丁醇总消费量的32.7%,是丁醇最大的消费领域。

然而,2011年上半年醋酸丁酯市场却略显弱势,由图4可见,受原料冰醋酸走跌和正丁醇预期不佳以及下游交易清淡影响,醋酸丁酯主要供应商小幅下调报盘,市场盘面随之走低。

图4:国内醋酸丁酯价格走势及短线预测预计正丁醇低迷期过后,未来几年我国醋酸丁酯对丁醇的需求增长率仍将继续增长。

2.2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DBP作为塑料加工助剂,目前主要用于制鞋业和农业灌溉塑料制品的加工过程,由于物化性质的一些弱点,使得其应用范围受到局限,有被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替代的趋势,国内用量逐渐缩小。

2002年我国DBP生产能力约为160 kt/a,产量不足60 kt(见表4),装置开工率只有37%。

2002年我国DBP领域消费丁醇约36 kt,占丁醇总消费量的9%左右,预计该比例仍会进一步减少表4 2002年我国DBP生产企业情况(单位:kt/a)生产企业生产能力产量/ kt天津溶剂厂 6.0 1.8中国蓝星上海溶剂厂10.0 1.9杭州大自然有机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5.0 3.2浙江建德建业有机化工有限公司20.0 4.3温州三维集团公司锦山化工厂8.0 2.6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0.0 6.7山东齐鲁增塑剂股份有限公司50.0 12.6河南庆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15.0 10.4合计166.0 53.12.3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是一种通用丙烯酸酯,目前我国通用丙烯酸酯的总生产能力为198 kt/a,占世界总量的6.9%。

生产主要集中在北京东方化工厂、吉联(吉林)化学公司和上海高桥石化公司丙烯酸厂3家,其合计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5%。

通用丙烯酸酯是重要的聚合单体,以其为主体聚合或与其他乙烯基单体共聚制备的聚合物、共聚物被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纺织、皮革、造纸、胶粘剂、橡胶、塑料等领域。

2011年上半年,国内丙烯酸丁酯市场跌宕起伏:1-2月,冬季国内丁酯市场需求相对平淡,这一时期乳液、涂料、胶黏剂等行业迎来传统淡季,加之我国乳液、胶黏剂行业为世界级生产基地,因而此类行业开工率的不足对丁酯行情带来打压。

但多数丁酯厂家选择在此阶段集中检修,因而供需两面均不显旺盛,行情波动多为小幅。

临近春节的前三周,为保证节后顺利生产,下游市场迎来传统备货小高峰。

这一传统因素同样保证春节前夕国内丁酯市场高位运作;3-4月,因前期价格不断刷新历史新高,春节过后丁酯市场价格“门槛”较高,多数下游企业接货已显压力。

这一因素影响下,开春后丁酯市场需求并未现明显的好转。

此外CPI的居高不下使得央行调控较为密集。

因而高价抑制需求及资金流动性收紧打压市场气氛,丁酯厂家不论在出货价格或付款方式上均有所让步。

至4月中旬后丁酯下跌加速;5-6月,一路高歌猛进的国内丁酯市场也有其疯狂与残忍的一面,这一时期国内丁酯市场经历了上半年最大一波行情涨跌;5月外围市场气氛急转直下,包括原油、黄金等大宗商品风向标均出现持续性走低。

5月6日国际原油近10美元大跳水仍触目惊心。

外围环境的利空对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带来较为明显的影响,当月包括丙烯、正丁醇、苯乙烯、冰醋酸等相关产品均出现大幅下跌态势。

丙烯酸丁酯市场同样难逃一劫,据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华东一线丙烯酸丁酯价格暴跌2600元,跌幅为12.15%(4.29收盘21400元/吨,5.31收盘18800元/吨)。

除大环境利空外,丁酯市场自身原因重重。

一方面丁酯价格的持续高企使得中小下游接货压力较大,抵触声四起,交投气氛持续平淡。

随用随拿的现象也使得丁酯厂家出货难有明显放量,库存持续高企。

另一方面,央行调控之手继续紧缩,贷款难、现款难,均给予市场气氛打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