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镁生产工艺概述

金属镁生产工艺概述

微波(microwave,简称 MW)是一种电磁波,其 频率在 0.3~300 GHz,波长在 0.1~100 cm 之间。把 微波能作为一种能量加以利用,通过在物料内部的 能量耗散达到选择性加热物料的目的。与传统加热 方式相比,微波加热具有热效率高、加热均匀、清洁 无污染、启动和停止加热迅速便于控制以及甚至可 以改善材料性能等显著优点。微波加热由于在提高 生产效率和改善生产条件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因而 在电子、食品加工、化工、医药、环境保护和家庭生活 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作为一种发展迅猛的新型绿色 冶金方法,微波加热在磨矿、预处理、干燥、焙烧、预 还原、金属提取以及烟尘等废料的处理和利用等领 域也受到了普遍认可,一些研究成果正逐步转入实 用阶段。以上种种迹象都表明了微波加热在化学冶 金[13-14]中的巨大应用潜力。
二战前,全球生产金属镁的方法只有一种— —— 电解法 (以菱镁矿为主要原料)。但电解法耗资巨 大,工艺复杂。二战期间,由于军事工业的发展,镁合 金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又由于含镁矿石资源中以白 云石的储量最多且分布最广,所以自 1938 年起由奥 地利和美国开始在高温真空条件下,用碳作还原剂,
·2·
山西冶金 解法在工艺先进,能耗较低等方面存在 优点,但其生产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缺点, 诸如:无水氯化镁的制备工艺较难控制;水氯镁石脱 水由于需要较高温度和酸性气氛,使得能耗大,设备 严重腐蚀;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环 境,处理费用大等。加之我国的国情特点,因而电解 法炼镁工艺在我国较少采用。 2.2 热还原法
CaO+2MgO+Si=2Mg+2CaO+SiO2 然后经过熔剂精炼、铸锭、表面处理,产出金属 镁锭。其工艺流程如图 1 所示。












制还粗
精铸




球原镁
炼锭









图 1 皮江法工艺流程图
皮江法生产方式是间歇式的,每个生产周期大 约为 10 h,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预热期,装料后,预 热炉料,排除炉料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分;二是低真空 加热期,盖上蒸馏罐的盖子,在低真空条件下加热; 三是高真空加热期,罐内真空度保持 13.3~133.3 Pa, 温度达 1 200 ℃左右,时间保持 9 h 左右。
2011年第 3 期
孙晓思:属镁生产工艺概述
·3·
4 金属镁生产的发展方向 4.1 传统加热方法炼镁的缺陷
皮江法炼镁工艺分为四个工序:煅烧、制球、还 原、精练。煅烧和制球为还原工序提炼出粗镁作准 备。影响还原反应的主要因素有煅白活性、炉料配比 度、炉料粉碎度、制球后球团密度、还原剂种类、还原 温度和时间、还原炉真空度等。这些因素不仅影响还 原过程的反应速度,而且关系到结晶镁的质量,因此 必须严格控制。只有了解影响还原反应的因素,严格 控制并熟练掌握工艺技术条件,才能合理进行设计 并有效指导生产,减少成本,进而达到优化金属镁产 业的目的。
镁作为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轻金属元素之一, 其密度为 1.74 g/cm3,仅相当于铝的 2/3、钛的 2/5、钢 的 1/4,同时,镁合金比铝合金轻 36%,比锌合金轻 73%,比钢轻 77%。镁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 其导热导电性能好,并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阻尼 性、减振性以及切削加工性,镁合金的加工成本低 廉,加工能量仅为铝合金的 70%,除此之外,产生的 废物易于回收。在比强度方面,镁合金高于铝合金和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镁的应用主要集中 在铝合金生产、压铸生产、炼钢脱硫三大领域,同时 在稀土合金、金属还原及其他领域也有涉及。伴随着 全球科技的发展,能源的枯竭,航空、航天和汽车等 大型耗能机器的轻量化生产成为节能的主题。据科 学计算,一辆汽车每应用 100 kg 镁,车重可减轻 500 kg。应用镁合金制造的汽车零部件,除减轻汽车自重 外,还可提高燃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在航天器 基本结构和各种零部件方面,对于提高航天器的飞 行性能、减少发射成本、节省能量镁合金都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在军事上,镁合金制造的飞机、导弹、飞 船、卫星、轻武器等重要武器装备零部件,可显著提 高武器射程、命中率和飞行器机动性能。生活中,随 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金属制品轻便、简单的 社会需求日益凸显,这就给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应 用空间。采用镁合金制造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 机等数字产品的外壳,具有强度高、美观及电磁屏蔽 等优点。随着电子技术日趋精密化,镁还将广泛应用 于电子技术、光学器材等精密机械领域[ 2- 6]。 2 金属镁生产技术的发展
作者简介:孙晓思(1986-),女,太原科技大学应用科 学 学 院 在 读 硕 士 研 究 生 , 研 究 方 向 : 传 热 分 析 。 Tel: 15135154199,E- mail:sxs8696@
钢,略低于比强度最高的纤维增强塑料;在比刚度方 面,它也同铝合金和钢相当,远高于纤维增强塑料; 在耐磨性能方面,它比低碳钢好得多,已超过压铸铝 合金 A380;至于减振性能和磁屏蔽性能,镁合金远 远优于铝合金。
热还原法即硅热法炼镁工艺,其原理为:硅(一般 为 w(FeSi)=75%的合金)在高温(1 100~1 250 ℃) 和真空(13.3~133.3 Pa)条件下,还原白云石中的氧 化镁为金属镁,其化学反应可表示为:
2(MgO·CaO)+Si=2Mg↑+2CaO·SiO2 传统的硅热还原法,按照所用设备装置的不同 分为四种:皮江法(Pidgeon Process)、巴尔札诺法 (Balzano Process)、玛格尼法(Magnetherm Process) 和 MTMP 法[6]。 由于白云石资源分布广泛,储量丰富,而皮江法 炼镁可以直接采用其作原料;并利用天然气、煤气、 重油和交流电等作热源;工艺流程简单,建厂投资 少,生产规模灵活;反应炉体小,建造容易,技术难度 小;成品镁的纯度高。这些特点恰恰符合我国的实际 国情,因此,皮江法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 用。到目前为止,皮江法仍是我国生产金属镁的主要
第 34 卷
从白云石中提炼金属镁;随后英国把还原剂改进为 碳化钙从白云石中提炼金属镁,日本也以白云石为 原料在朝鲜建厂生产金属镁。二战后,各国生产金属 镁的方法仍以电解法为主,但从白云石中生产金属 镁方面对还原剂作了大量研究并加以改进。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采用以硅铁合金(w(Si)=75%~85%) 或硅钙、硅铝为还原剂的“硅热真空还原法”,此间 加拿大皮江(Pidgeon)教授做出了突出贡献,故又称 此工艺为皮江法[ 7- 8]。
加热线卷
加热元件
2-1 传统加热方式
激光
中心热点
微波
2-2 微波加热方式 图 2 传统加热方式与微波加热方式原理对比示意图
由于微波具有选择性加热的特点,加之白云石 相关介电参数表明,白云石吸收微波的效率并不高, 不适于在微波中烧结,但如果把煅烧后的白云石煅 白粉与硅铁还原剂混合球团置于微波加热炉中,由 于硅铁具有较好的微波吸收性能,可以在微波的作 用下迅速升温,从而带动整个球团的升温速率,达到 减少物料的升温时间,提高金属镁还原反应速率,缩 短还原周期,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相关理论实验结 果将在不久以后的研究中加以详述证明。同时微波 加热属于“体加热”方式,不存在“冷中心”或“夹 生”现象,避免了传统加热方式造成的温度梯度过 大、受热不均等弊端。另外,当今一些观点认为,微波 除了热效应外,还存在着非热效应[ 16- 17]。该理论认为 物料在微波磁场的作用下,除了将磁能转化为自身 的热能外,其本身的内部分子结构也会发生相应变
在外部水箱冷却的作用下,钢套的温度达 250 ℃ 左右,使得镁蒸气冷凝在钢套上。最终,切断真空将 盖子打开,取出冷凝有金属镁的钢套。蒸馏后的废物 为二钙硅酸盐渣和铁[6;10- 11]。
皮江法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简单,建厂投资少,生 产规模灵活;成品镁的纯度高;其炉体小,建造容易, 技术难度小;可直接利用资源丰富的白云石作为炼 镁原料。皮江法的主要缺点在于热利用率低、还原罐 寿命短,还原炉所占的成本比例较大,生产过程不连 续,生产环境较差,环境污染严重等。
微波烧结是利用微波加热原理对物料进行烧结
的一种新型加热方式,它与传统的加热方式不同 (如图 2)。传统加热是依靠发热体将热能通过对 流、传导或辐射等基本传热方式传递给被加热物体, 从而使物体达到某一温度值,热量从外向内传递,加 热时间长,物料很难达到细晶状态。而微波烧结则是 利用微波自身具有的特殊波段与物料的基本细微结 构耦合导致物料介质损耗而产生热量,发热体为物 料 本 身 ,热 能 由 内 向 外 传 播 ,由 于 微 波 以 光 速( 约 3×108 m/s) 传播,使得物料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升 温,从而达到整体加热至烧结温度的理想效果[15]。
法,并加以分析其生产过程中对产镁效率的影响,最后指出金属镁生产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镁 皮江法 还原 微波加热
中图分类号:TF82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1-04-06
作为“21 世纪的绿色工程材料”[1],金属镁以 其储量丰富、质量轻,加之镁合金比强度和比刚度 高、导热和导电性能优良、阻尼减震和电磁屏蔽性能 好、易于加工成型、废料容易回收等优点已普遍被世 界认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交通(包括汽 车、飞机、摩托车、自行车工业等)等领域。由于镁及 镁合金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镁的应用 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其需求量也日益上升。自 20 世 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镁合金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 原镁生产的急剧增长。镁成为继铝、锌、铜、铅之后的 第五大有色金属。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原镁生产国 主要有美国、加拿大及西欧地区的部分国家,90 年 代后亚洲地区的镁产量大幅增加,尤其是我国,其增 长尤为显著。作为镁储量丰富的产镁大国,回顾我国 镁工业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深入研究 金属镁生产工艺的每个过程,在当今社会节能减排、 高效环保的总体发展趋势下,努力提高金属镁的生 产效率,无疑对我国今后如何发展金属镁工业,以至 提高整体国民经济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 镁的性能及应用领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