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二章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重点试题解析

第十二章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学考试要点第十二章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重点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 )已成为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A.学校教育 B.科学研究 C.继续教育 D.科技的普及2.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 )周围的“硅谷”的成功和美国政府科技政策的影响,许多大学相继与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

A.哈佛大学 B.哥伦比亚大学 C.斯坦福大学 D.普林斯顿大学3.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对经过审核的科技成果,分理论性研究成果和( )两类分别进行评审或鉴定。

A.应用性研究成果 B.技术性研究成果C.实践性研究成果 D.综合性研究成果4.( )获得了具有创新特色的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研究成果——新型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

A.清华大学 B.北京大学 C.上海交通大学 D.复旦大学A.理论联系实际 B.注意理论的层次性C.加强综合研究 D.改进研究的效率7.与专业的教育科学研究人员不同,对于一名大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可着重从( )和研究教学方法进行。

A.研究教学成果 B.研究教学内容 C.研究课程体系 D.研究教学过程8.下列哪项不属于大学科研成果?( )A.理论性成果 B.应用性成果 C.阶段性成果 D.实践性成果9.在大学研究成果中,有明确的实用目的,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并有广泛应用特性的科技成果是( )。

A.发展性成果 B.理论性成果 C.教学研究成果 D.应用性成果二、填空题1.( )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

2.( )与300家公司建立了“大学工业联合计划”,学校为公司提供各种科技服务。

3.我国逐渐形成了一批以大学为核心,以研究机构为依托,以( )为主要内容的( )新兴科技产业试验区,极大地推动了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4.指导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途径有结合( )和( )进行的科研指导。

5.科研活动有本身的规律,科研准备阶段包括( )和( )。

6.在大学的科研成果中,( )指为解决某一科学技术问题,具有一定创造性、先进性和使用价值的科技成果。

三、简答题1.简述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

2.简述高等学校科研应遵循的原则。

3.简述大学生科研指导的实施途径。

四、论述题1.你如何认识大学在从事科学研究中的优势和劣势?2.论述高校科研活动的一般程序。

3.论述高校教育科学研究的内容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原则。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科学研究已成为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要培养高层次人才,离不开科学研究,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开展科学研究使高等学校同时具备了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的两大重要职能。

因此,正确答案选B。

2.C解析:科研是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

大学科研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其应用和开发研究的课题常常来自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研究成果也能很快应用于实际领域。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斯坦福大学周围的“硅谷”的成功和美国政府科技政策的影响,许多大学相继与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各种形式的“科学园区”纷纷涌现。

因此,正确答案选C。

3.A解析: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对经过审核的科技成果,分理论性研究成果和应用性研究成果两类分别进行评审或鉴定,鉴定会通过鉴定后,要填写“技术鉴定证书”。

因此,答案选A。

6.D解析:高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原则主要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注意理论的层次性原则和加强综合研究原则。

改进研究的效率并不包含在内。

因此,答案选D。

7.B解析:大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可着重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教学内容和研究教学方法。

这是大学教师与专业的教育科学研究人员不同的地方。

因此,答案为B。

8.D解析:大学的科研成果通常可分为六类,主要包括理论性成果、应用性成果、发展性成果、阶段性成果、教学研究成果、科学专著和较高水平的教科书。

实践性成果并没有包含在其中。

因此,答案选D。

9.A解析:此题考查发展性研究成果的定义。

在大学的研究成果中,发展性成果是指有明确的实用目的,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并有广泛应用特性的科技成果。

因此,正确答案选A。

二、填空题1.科学研究2.麻省理工学院3.高新技术开发;智力密集型11.人文科学研究12.开发研究三、简答题1.简述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

答: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高等学校尤其是国家重点大学具有的人才、学科及研究条件的优势,有责任也有条件担负起科技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历史性重任。

高等学校是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执行主体,是技术创新系统执行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学校在我国重大科技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科学创新与基础研究基地、国家关键技术攻坚基地和高技术产业化的孵化基地,是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举足轻重。

(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4)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是新学科产生的基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在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社会需要的交叉点上诞生出众多的新学科。

当今涌现的一批新学科、新专业,往往首先是在大学不同学科教师协作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且在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不少高新技术产业。

因此,无论是已有学科的发展,还是新学科的创建,其基本途径是科学研究。

(5)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是学校声誉的重要源泉高等学校的声誉主要是指学术声誉,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称之为一流就是其拥有一流的科研成果。

在知识经济时代,要确立高等学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加大投资强度和依托力度,使其更好地发挥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心、新兴学科的摇篮、科技与实业结合的桥梁的作用。

2.简述高等学校科研应遵循的原则。

答: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应遵循以下六个原则:(1)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科研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改善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高校科研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又必须在开展具体研究项目的过程中不断与市场、企业等需求方保持联系,按照社会需要调整研究计划,以保证获得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当然,即使是那些能够解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成果,也应该是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内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

(2)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关系的原则高校历来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基地,基础研究是发展科技的源泉,同时,高校也承担国家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研究。

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的关系,基本的原则是以应用、开发研究来支撑基础研究,在承担应用、开发研究时,积累资料、数据等资源,为开展基础研究打好基础。

(3)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原则培养人才与出研究成果是大学的双重任务,教学的开展与科研的进行应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应该鼓励教师把科研成果作为教学的财富,还要鼓励本科生、研究生参加科研;同时,应引导科研人员主动承担人才培养工作,在一些有条件的单位,实行教学与科研人员定期互换。

3.简述大学生科研指导的实施途径。

答:高等学校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能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创造性地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科研素质和能力。

指导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1)结合日常的教学活动进行的科研指导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大学教学本身就带有科研性质,因此,结合教学活动是指导大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的重要形式。

具体形式包括:①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科研指导,即教师在课堂讲授中有计划地进行科研内容、科研方法的教学。

②在实践教学中进行科研指导。

各种参观、调查和实习都是进行科研指导的有效形式,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报告会、讲座或讨论会;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或学术研究会等。

(2)结合学生的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科研指导学年论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综合运用一门或数门课程的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比较复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毕业论文是在学生掌握了本专业要求的全部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

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各种初步的独立科研能力和创造性有重要作用。

四、论述题1.你如何认识大学在从事科学研究中的优势和劣势?答:大学从事科学研究是在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我对其认识具体分析如下:(1)大学在从事科学研究中的优势①高校多门类、多层次的学科结构,有利于科学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宜进行重大、综合性强的研究课题。

现代科技革命所提出的研究任务的综合性越来越强,迫切需要不同学科协同对客观世界进行综合研究。

高校学科门类齐全,配套合理,具有开展综合性科学研究,开拓新兴科学研究领域的优势。

②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术思想活跃,研究后备力量充足。

高校兼有传授和开拓人类知识新领域两方面的职能。

高校教师在把学生带到学科发展前沿的同时,把研究成果不断转化为新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推进了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直接训练了学生,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同时,通过高水平的科研训练,新生力量不断涌现,可以有效地防止科学思想僵化,使科研队伍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③高校是开展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

世界上一流的大学,都把基础研究作为其整个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支撑力量。

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高校的科研水平,也有赖于基础研究的发展。

④信息资源丰富,信息系统发达,能比较快地掌握和集中各种有关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和经济建设对科技需求的信息。

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高校都是智力和知识高度密集的地方,具有开发信息资源的条件和能力。

在未来的信息社会,高校无疑将成为更重要的信息生产、存储、加工、传递和处理,以及新的信息理论产生的场所。

⑤重视教育科学的研究是高等学校科研的特色之一。

近二十年来,我国各类高等学校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的研究。

除师范大学外,理、工、农、医和文科院校也都建立专门研究机构,结合各校的教学、科研实践,进行科学研究。

(2)大学在从事科学研究中的劣势①由于历史原因,高等学校科研事业费一直缺乏,虽然高等学校从各种经费渠道争取到一些投资,充实了一批高精尖的仪器设备,但人力与物力的优势从总体上还没有充分发挥。

②高等学校虽然学科众多,具有综合优势,但科研力量缺乏强有力的凝聚力。

③高等学校擅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因人力和资金的限制,高等学校缺乏一支专门从事把科研成果向商品转化的队伍,以及支持这种开发工作的资金和政策。

2.论述高校科研活动的一般程序。

答:科研活动有本身的规律,其一般程序有以下几个步骤:(1)科研准备阶段①选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