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

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

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
【摘要】:新世纪的青少年,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
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渐渐被疏忽,取而代之的是学习成绩优良。

刚结束一天紧张的学校生活,学生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
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开始伏案做作业了。

周末,悠闲的大人们在家中看电视,学
生们却在忙碌着大人为他们准备的各种补习。

他们只能透过窗户凝视着蔚蓝的
天空,数着天空飘过的白云,看电视更成了他们遥不可及的奢望。

在这种紧张
的学习生活里,那些幼小的心灵渐渐承受不住,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是一个开始由家庭更多地迈进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
危机的时期。

一、青少年常见的心理素质问题:
据专家估计我国目前初中生心理不健康的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在心理咨
询中,青少年期常见的心理素质问题大致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智力问题
智力问题其实大致都是先天性的,如多动症,阅读障碍等。

他会引起注意力不
集中,涣散。

也会导致智力下降,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2、情绪问题
情绪问题是最近青少年较严重的问题,它主要原由于心理,他支配者人们的行动,工作效率。

如今学习压力越来越重,家庭教育越来越存在问题,许多家长
动不动就会对孩子进行“教育”。

使很多青少年的压力越来越大。

3、意志问题
意志其实就是自我的控制、调养。

如今,在许多问题和诱惑下,学生的意志问
题逐渐表现出来,大多为意志薄弱,感情冲动时无法控制自己、经不住外界诱惑。

4、人格问题
学生的人格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控力差、怯懦、自我中心]自卑、自闭、不合群、不善于合作等。

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研究表明,某些遗传基因、不良的产前环境与恶劣的早期生长环境可能是导致
多动症、学习技能障碍和智力异常等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

1、学习压力
如今的中国教育观,并非你多有用,而是你成绩有多好。

很多家长聚会和互相
通话问好时,第一个问题便是“你家儿子(女儿)最近成绩怎么样啊?”对于
那些成绩优秀的孩子们的父母们,便会开始夸大其词地吹捧着自己的孩子有多
么的榜,而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孩子们的父母们呢?比那开始自卑了。

于是他们
就会开始逼迫孩子们努力学习,有得甚至会用较“残忍”的方式去逼迫孩子们
去学习。

所以,对于不少青少年而言,唯一的任务就是读书。

中学生学习负担
过重,常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为学习压力而陷入痛苦的青少年屡见
不鲜。

就像,江苏有一高中生,因经不起高考带来的压力,所幸选择了跳楼自杀。

显然,这些事例在网上随处可见。

这其中不乏重点学校成绩优秀的学生,
他们的思想压力常来源于他们对学习现状的不满和不恰当的比较,不能接受自
己的现状,过分注重结果,而体会不到学习的兴趣,整个社会、整个学校都在
比较的氛围中,要学生真正做到放弃比较,接纳自己的确不易。

考试焦虑、厌
学及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记忆力问题等,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

但这一
切主要来源于学习压力。

尽管现在全国都在呼吁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也有许多
学校做出了反应,但学生自杀这些事例并未因此而减轻多少。

2、攻击性行为
许多学校会面临“学生殴打事件”的难题。

有些学生甚至会组织一群学生去殴
打在校老师们。

但其实,攻击是宣泄紧张和不满的消极方式,在如今的充满压
力的社会上,难免会有学生会有产生攻击行为的欲望。

攻击可分为两种方式:
一是直接攻击,二是转向攻击。

前者是将愤怒发泄到其他的对象上。

自我折磨、自我虐待或自杀也属于转向攻击,其特点是把攻击对象转向自己。

老师和家长
可以采用“转移注意”法,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给予较多的关注,在日常生
活中多用一些有趣的事来转移其注意力,这样可以培养兴趣、陶冶性情达到
“根治”的目的。

3、逆反心理
青春期是我们青少年的转折点,必经点。

处于青春期的我们,难免会对新事物
充满好奇心,什么东西也敢去试一试,对一些违反社会的事情也难免会去触碰。

在青春期期间,难免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它会使人变得叛逆,狂妄,无
恶不作。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频出,引起了许多国家领导的关心,为了避免祖国未来
的花朵受损。

国家教委新颁布了德育大纲。

其中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德
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

”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联合国公布的健康的标准中,前三条就是关于心理健康
的内容。

可见,心理健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中小学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着人生的一大转折点。

这些正理和心理的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促进幼小个体长大成人。

着个阶
段人的可塑性很强,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

良好的教育环境影响能有效促进
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但是,不良的环境可能会使事情事与愿违。

因此,开展青
少年心里健康的问题是多么重要了。

由于一些观念上的束缚,我国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一
直未能达到对学习成绩重视的程度,有时甚至为了学生成绩而牺牲其身心健康。

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百依百顺,讲究“一俊遮百丑”,还养成了一些“好”学
生的骄傲和虚荣心理;而对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动辄训斥,肆意讥讽,美其
名曰“恨铁不成钢”;往往造成一些“差”生的自卑和逆反心理。

从心理健康
的角度看,这种观念和做法对“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健康发展都是有害的。

所以,不要只关注成绩,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很重要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