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普通热拌料及其他冷补材料相比,“冷补料”是一种高科技道路修补材料,生产所需的关键原料为原装进口产品,优良的粘结性能和松散施工性能是其不同于普通修补材料的显著特点之一,可以全天候使用,适用于在任何天气和环境下修补各种不同类型的道路面层,如沥青混凝土道路、水泥混凝土道路、停车场、机场跑道、桥梁伸缩缝等。实践证明,冷补材料不仅适用于各种道路坑穴的修补,而且对道路的中修、小修同样具有良好的修补效果,其成本、质量和使用都优于一般冷补材料或传统的热拌沥青、乳化沥青混合料,并以其操作简便、存放长久、修补质量好、用途广泛、利于环保等特点,已经在国内各大中城市的市政道路、高速公路上得到推广应用。为更好地发挥冷补材料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生产时可根据季节和气温具体情况配制相应配方的冷补沥青。
产品特点 ☆ 冷态修补坑穴、公共设施开挖及其它维修,只需对原有坑穴处进行简单清理,不需覆以沥青乳剂。涂层,使用方便,随用随取,无需重型施工机械,几分钟内即可完成修补,并立即恢复道路交通。
☆ 包含独特的共聚物、湿润成分、精选沥青和集料,与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金属表面、木面等不同基质的材料均有良好的粘结力,路面有积水亦可保持粘结性能。
☆ 任何天气条件下均可使用,不受结冰、解冻、雨雪天气和坑穴大小及数量的影响与限制,在-26℃低温(-15℉)至49℃(120℉)和潮湿的环境下亦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柔韧和粘结性能及抗水损性能。
☆ 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修补效果相同,加铺热沥青于其上,不会有渗出现象,可以适用于传统的沥青养护设备,比热拌或传统冷拌法修补更加经济。
☆ 室外露天无覆盖的条件下堆放存储半年以上仍能保持粘性、松散、易于使用的性能,包装袋内密封则可保存两年。
☆ 对环境无害,不会污染大气和地下水,与传统沥青一起或在堆积状态下可完全再生利用,可采用全球各地的集料、沥青和溶剂,可利用热拌沥青设备或专门的冷拌搅拌机生产。
材料的施工 ⒈清理坑穴: 一般修补应将待修补的坑穴内及四周的碎石、废渣清理干净,坑穴内不得存有泥浆、冰块等杂物。高速公路、市政掘路工程的修补,被修补的洞穴、沟槽应有整齐的切边,废渣的清除要见到固体坚固面为止。
⒉填满坑穴: 把足够的冷补材料填进坑穴内,知道填料高出地面1.5cm左右,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修补,其材料的投入量可增加20%或10%左右。填满后坑穴中央处应高于四周路面并呈弧形。
如路面坑穴破损深度在5cm以上时,填补工作应以每3-5cm为一层,分层填补、逐层压实。 ⒊压实: 铺设均匀后,根据实地修补环境、修补面积大小和深度,选车适当的压实工具和方法进行压实。如:人工用铲背、人力夯、震动平板夯、平底铝压板、货车轮胎、压路机或摊铺机等压实方式。
⒋验收: 修补完的坑穴表面应光洁、平整、无轮迹,坑穴四周和边角压实良好、无松散等现象,通常压实度应达到93%以上。
注意事项 ⒈低温施工时,应将其放在5℃以上的库房内存放24小时候进行。 ⒉高等级公路修补时,修补区域的四周和边角应保证充分地压实。 ⒊采取随时修补方式代替传统的集中修补方式,将最为经济、有效。 使用建议 规格与包装 常用的规格有LB-10和LB-13两种,每种规格有冬季和夏季两种配方,也可根据用户的特殊用途提供或生产特殊规格(如:LB-16、LB-20等)和特殊配方,其包袋通常委30±1㎏/袋,也可散装。 推荐的修补深度 规格 最小修补深度 经济修补深度 备注 LB-10 26(㎜) 29-52(㎜) 适用于公路裂缝、桥梁伸缩缝、公路面层、市政开槽面层及较浅坑穴的修补及一般城市道路人行道面层修补
LB-13 38(㎜) 40-72(㎜) 适用于高等级公路面层、一般公路、城市道路、市政开槽面层、底层及坑穴修补
推荐的使用季节与温度
配方 使用月份 使用温度范围 备注 冬季配方 11-3 -30-10℃
具体应根据当地世纪气候条件情况,由用户自
行调整 夏季配
方 4-10 10-50℃
技术指标 冷补材料与热补材料对比 / 冷补 乳化沥青 热拌沥青 施工季节 一年四季不受气候的影响 5℃以上使用,施工时间比热补延长60天 低温的冬季和雨季不能施工
对坑只需简单处理,积水坑槽可直接需要清理、整形、排除积要清理干净、排除积水并烘槽的处理 填补 水 干,刷底油 保存 可露天存放6—12个月,装袋存放更长久 20℃下可存放3—7天或稍长 不可以存放 施工性能 非常好,不需熟练工人,不需专用机械 需要熟练工人和专用设备 需要熟练工人和专用机械
施工环境 可就地生产或工厂预先拌和,没有热沥青气味 需在工厂预先拌和 需在工厂拌和,有浓重热沥青气味
材料利用率
100%(随用随取,剩余材料可下次再用) 乳液破乳后的材料不能继续使用 较小修补工程,取料量多于
用料量,剩余材料作废
开放交通 修补完毕后可立即通车 修补完毕需封闭交通等待破乳 修补完毕需封闭交通一段时间
耐久性 非常好,寿命可长达5年 一般 一般
资源的消耗 不需加热石料,沥青温度低,节约能源 沥青用量比热补料少10%,石料不加热,沥青要求湿度高 加热沥青,加热石料
材料费用的消耗 减少重复修补,节约材料;减少冬季和雨季停工造成的消耗
一般情况下可及时修补,按量取用,一定程度上减少停工、停机费用 修补质量不好,造成重复修
补,浪费材料及人工费,保温需多取料,造成浪费
社会效益
随时修补保持路面常新,保证道路畅通,减少交通事故,减少修补次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 不能随时修补造成损害加
剧,影响交通安全,减少道路使用寿命
道路冷补料材料试验结果 指标 单位 实验结果 技术要求 低温操作和易性 --
无明显凝结块现象,可以方便的搅拌和操作 -10 ℃ 保温 24 小时后操
作和易
耐水生 % >98(水浸法)
≧ 95%(水煮法或者水浸
法)
粘聚性
稳定度 kN 6.5 ≧ 3
流值 0.1㎜ 21.5 --
马歇尔试件完整率 % 94.8 --
生产简介 ⒈材料简述 “冷补”材料由“道路沥青、柴油、冷补添加剂”混合配制而成的“冷补沥青”和“集料”组成,生产时应预先配制“冷补沥青”,然后可利用传统热拌或专用冷拌沥青搅拌设备按与传统热拌工艺相似的方法与集料混合制成,其推荐的级配类型有JK-13、JK-10两种,并可根据要求调整其级配类型,如JK-5、JK-16、JK-20等;“冷补沥青”常用配方有冬季、夏季两种,并可根据要求配置特殊配方。冷补添加剂的规格与包装如下:
产品规格 包装(桶) 重量 备注 冷补添加剂 205升 181公斤 可生产冷补成品料180~200T
⒉简易生产流程图 材料的生产 ⒈生产原料 ①“冷补添加剂”:密度(5℃,g/cm3)0.95±0.05 不需加工,直接使用。 ②道路沥青:沥青应采用符合JTJ 032-94规范“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规定的“50-110#”沥青,含蜡量不大于3%,建议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选用相应牌号的沥青。
③ 柴油:应根据冷补料使用季节温度要求,选择相应标号的柴油。推荐选择表如下: / 冬季 春秋季 夏季 对应环境温度 -30℃-4℃ 4℃-16℃ 16℃-5℃ 对应柴油标号 -35#-0# 0#-10# 10# ④集料(骨料):集料应由100%高度粉碎、洁净(泥砂含量≤2%)、干燥(含水量≤4%)、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并符合JTJ 032-94规范“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和“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的石灰石、玄武石、花岗石或其它等价物组成。建议选用5-10mm、5-15mm、10-15mm、3-5mm、0-3mm、0-5mm等规格的2-4种集料配料。
⒉生产用设备、场地 ①配制“冷补沥青”的混合罐,需配备机械搅拌或油泵循环装置及加热系统,以便能够实现循环搅拌过程和保温要求。
②具有沥青和集料精确计量装置的普通热沥青搅拌设备或“冷补”专用冷拌设备,以及具有上述功能的其它搅拌设备。建议使用强制式搅拌设备以利于提高搅拌效果。
③生产场地不得存有大量泥土或其它污染物,最好有>400m2的水泥或沥青平整地面。 ⒊“沥青混合液”的配置 ①“冷补沥青”的参考配比 适用于70-90号沥青 / 冬季 春秋季 夏季 冷补液 1.5-2% 柴油 24% 21% 18% 沥青 74%-74.5% 77%-77.5% 80%-80.5%
适用于100-140号沥青 / 冬季 春秋季 夏季 冷补液 1-1.5% 柴油 18%-24% 12%-18% 8%-12% 沥青 75%-81% 81%-87% 87%-91%
②配置工艺过程 按配比要求,首先加入添加剂,再加入柴油,最后将120--160℃之间的基质沥青加入到柴油和添加剂的混合物内,并借助于机械搅拌或泵循环装置,直到使其混合均匀为止。
⒋生产工艺要求 ①“冷补沥青”加热温度为80-120℃,严禁超过140℃,最好采用导热油或水浴方式加热。 ②集料含水量≤4%时,可直接冷拌;反之,应先将集料烘干或加热到60℃左右,以使集料表面烘干为宜,但出料温度应≤80℃。
③“冷补沥青”的加入量为5%左右,目测观察出料应为黑亮色。原则上,以粒径4.75mm以下的集料范围变化趋势进行相应的调整,每0.25%为一个调整范围。
⒌生产工艺流程 检查设备是否良好→连接各种管路→配制“冷补沥青”并保温→设定油石比→集料配料、上料→试生产30—120秒→取样现场检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调整配合比→合格后正式生产(抽检)→停机→将成品料堆成金字塔状→取样试验室检验分析→合格后包装入库→出厂。
⒍生产注意事项 ①当集料泥砂含量>2%、水分>4%时,应将集料预先烘干去除泥砂和水分。 ②当集料级配不能满足要求,尤其是缺少3-5mm规格的集料时,不可用河砂代替。 ③应确保“冷补沥青”的均匀,其配比应准确并应以粘度测试数据为准。 ④特殊情况当采用加温的方式进行生产时,出料温度应严格控制在80℃以下。 ⑤配制过程中严禁烟火,“冷补添加剂”应避免接触皮肤和溅入眼睛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