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页岩》实验指导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学时:4实验要求:必修
一、目的
掌握泥、页质岩手标本和粉砂岩簿片观察鉴定及其命名方法;了解一般粉砂岩的成分和结构特征。
二、内容和要求
手标本:①高岭石粘土岩;②碳质页岩;③钙质页岩;④泥岩;⑤硅质页岩;⑥油页岩。
簿片:钙质页岩。
要求掌握一般泥质岩手标本鉴定要点,学会几种重要泥质岩的手标本鉴定和命名方法;详细观察钙质页岩薄片,给出手标本和薄片的详细鉴定报告。
三、提示
1.手标本的观察
自然界中的泥质岩大多是复成分的,发育页理时可称页岩,无页理时可称泥岩;进一步可按颜色或混入物(非粘土成分)命名;单成分泥质岩可称粘土岩,自然界中相对较少。
蒙脱石粘土岩遇水急剧膨胀而后崩解是它独特的鉴别标志。
高岭石粘土岩手感极为油腻,吸水不膨胀,颜色以白或浅淡的灰、红色多见。
水云母粘土岩则多为浅绿色。
2.薄片观察
泥质岩石的镜下观察不做为重点观察内容,注意掌握粘土矿物的镜下的特征,另需注意碎屑混入的成分、含量。
四、思考题
1.在手标本上如何区分粉砂岩和泥质岩?
2.比较粉砂岩和砂岩在成分和结构上的异同。
3.为什么粉砂岩比砂岩更富含碎屑云母?
4.粉砂岩中碎屑云母的沉积定向排列和杂乱排列反映了何种沉积作用差异?
五、实验报告
1.手标本观察:①岩石的颜色(湿时和干燥时的变化);②物理性质:硬度、比重、滑感、可塑性、断口粘结性及在水中泡软程度、膨胀性及污手等;③肉眼可见的混入物及其含量,有无生物化石;④岩石的构造特征。
标本号特征描述岩石定名
2.薄片观察:砂岩的结构、构造以及碎屑、杂基和胶结物的成分及含量、碎屑形态、分选性、胶结类型及次生变化等特征。
薄片:结构:
构造:化石:
粘土矿物
名称含量%主要光性特征
碎屑混入物(成分、大小、圆度等)偏光倍名称含量%主要光性特征
次生变化现象:特殊鉴定标志:
岩石命名:产地:
薄片:结构:
构造:化石:
粘土矿物
名称含量%主要光性特征
碎屑混入物(成分、大小、圆度等)偏光倍名称含量%主要光性特征
次生变化现象:特殊鉴定标志:
岩石命名: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