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四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VB)
第十四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VB)
维生素B1与苦酮酸生成扇形白色结晶
二、鉴别实验
(三)氯化物反应 本品是盐酸盐,水溶液呈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四)硫元素反应 维生素B1与NaOH共热,分解产生硫化钠,可与硝 酸铅反应生成黑色沉淀,可供鉴别。
VitB NaS PbS
NaOH
Pb Ac
三、含量测定
(一)非水滴定法
1.原理 维生素B1分子中含有两个碱性的已成盐的伯胺和季 铵基团,在非水溶液中均可与高氯酸作用,以电位指 示终点.根据消耗的高氯酸量即可算出维生素B1的 含量。
三、含量测定
2.方法 取本品约0.12g,精密称定,加冰醋酸20ml微热使 溶解,放冷,加醋酐30ml,照电位滴定法 ,用高 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 空白实验校正。没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相当于16.86mg的维生素B1。
VitB1
铁氰化钾 NaOH
硫色素
异丁醇
λex-365nm 荧光 λem-435nm
三、含量测定
2.方法 1.氧化试剂的制备
取当天配制的1.0%铁氰化钾溶液4.0ml,加3.5mol/L的氢氧化钠 溶液制成100ml,于4h内使用。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维生素Bl对照品约25mg,溶于300ml的稀醇溶液(1→5), 用3mol/L盐酸溶液调节至pH4.0,加稀醇稀释成1000ml,作为贮 备液。避光冷藏,每月配制一次。取贮备液适量,用0.2mol/L盐 酸溶液逐步定量稀释至0.2&ug/ml的溶液。
-H2O
CH3 N N N N S Na CH2CH2OH CH3
CH3 N
N
N N
S Na
CH2CH2OH CH3
环合
CH3 N N H N N S CH2CH2OH CH3
[O] -2H
CH3 N N N N S CH2CH2OH CH3
硫色素
Thiochtome
二、鉴别实验
2.方法
取本品约5mg,加NaOH T.S. 2.5ml溶解后,加铁氰化 钾 T.S. 0.5ml与正丁醇5ml,强力振摇2min,放置使分 层,上层显强烈的蓝色荧光;加酸使呈酸性,荧光即消 失;再加碱使呈碱性,荧光又重现。
一、结构与性质
(一)结构
H3C N
2 1
N
6
3 4 5
NH2 CH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1
S
5
OH
N34
CH3
氨基嘧啶环 亚甲基
Cl , HCl
季铵
噻唑环
一、结构与性质
(二)性质
1.溶解性 维生素B1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干燥品在 空气中迅速吸收4%的水分。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 微溶,在乙醚中不溶,水溶液呈酸性。 2.硫色素反应 噻唑环在碱性介质中可开环,再与嘧啶 环上的氨基环合,经铁氰化钾等氧化剂氧化成具有荧光 的硫色素,后者溶于正丁醇中呈蓝色荧光。
5.氯化物的特征
维生素B1为盐酸盐,故本品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二、鉴别实验
(一)硫色素荧光反应
1.原理
维生素B1在碱性溶液中可被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硫色素,硫色素溶 于正丁醇(或异丁醇)中显蓝色荧光。
CH3 N
N
NH2 CH2 N Cl-
S
CH2CH2OH HCl CH3
NaOH
CH3 N N NH2 O CH2 C N H S Na CH2CH2OH CH3
VitB+ NaOH + 铁氰化钾 + 异丁醇 S d VitB+ NaOH + 异丁醇
VitB+ NaOH + 铁氰化钾 + 异丁醇 VitB+ NaOH + 异丁醇
A b
Ab 5ml供试品溶液中维生素 B1的μg数 0.2 5 Sd
三、含量测定
讨论
(1)硫色素反应为维生素Bl的专属反应,虽非定量完成, 促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硫色素与维生素Bl浓度成正比,且 回收恒定。故可用于维生素Bl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 (2)本法为维生素B1所特有,故不受氧化破坏产物的干扰, 测定结果较为准确。但操作繁琐,且荧光测定受多种因素 干扰; (3)本法中使用的氧化剂,除铁氰化钾外、尚可用氯化汞 或溴化氰。其中,溴化氰能将维生素Bl完全定量地氧化为 硫色素,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与荧光强度成正比,且尿液 中某些代谢产物不干扰测定。故亦适用于临床体液分析。
二、鉴别实验
(二)沉淀反应
维生素B1结构中有嘧啶环和氨基,显生物碱的特 征,可与多种生物碱沉淀或显色剂反应。
维生素B1与碘化汞钾生成淡黄色沉淀[B].H2HgI4
维生素B1与碘生成红色沉淀[B].HI.I2 维生素B1与硅钨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B]2.SiO2(OH)2.12WO3.4H2O
三、含量测定
计算
Ab 5ml供试品溶液中维生素 B1的μg数 0 .2 5 Sd
A和S分别为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侧得的平均荧 光读数; b和d分别为其相应的空白读数; 0.2为对照品溶液的浓度ug/ml); 5为测定时对照品溶液的取样体积(ml)。
三、含量测定
2.方法
对照液 供试液
第十四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二节 维生素B1的分析
第二节 维生素B1的分析
维生素B1(vitaminB1)广泛存在于米糠、麦麸和酵 母中,此外来源于人工合成。本品具有维持糖代谢 及神经传导与消化的正常功能,主要用于治疗脚气 病、多发性神经炎和胃肠道疾病。 ChP2015收载有维生素B1及其片剂和注射液。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供试品适量,用0.2mol/L盐酸溶液溶解制成100&ug/ml的溶液 (若供试品难溶,可在水浴上加热使溶解),精密量取5ml,逐步定 量稀释至0.2&ug/ml的溶液。
三、含量测定
4.测定方法
取40ml具塞试管(或其他合适容器)3支或3支以 上,各精密加入对照品溶液5ml,于其中2支(或2支 以上)试管中迅速(1~2s内)加入氧化剂各3.0ml,在 30s内再加入异丁醇20.0ml,密塞,剧烈振摇90s。 于另一文试管中加3.5mol/L 氢氧化钠溶液3.0ml以 代替氧化试剂,并照上述方法操作,作为空白。 另取3支或3支以上的相同试管,各精密加入供 试品溶液5ml,照上述对照品溶液管的方法,同法 处理。 于上述6支或6支以上试管中,各加入无水乙醇 2ml,旋摇数秒钟,待分层后,取上层澄清的异丁 醇液约10ml,置荧光计测定池内,测定其荧光强度 (荧光计的输入和输出的最大波长分别为365nm和 435nm)。
ChP2015收载的维生素B1片剂和注射液均采用本 法测定。
三、含量测定
(三)硫色素荧光法(USP所采用的方法)
1.原理 维生素B1在碱性溶液中被铁氰化钾氧化成硫色素,用异 丁醇提取后,在紫外光(λex365m)照射下呈现蓝色荧光 (λem435m)。通过与对照品比较荧光强度,即可求得供 试品含量。
B Cl
HCl HClO
B ClO HClO
Hg (Ac )
喹那啶红-亚甲蓝 (紫红→天蓝)
V样 V空 T F 含量% 100%
W
三、含量测定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
1.原理 维生素B1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结构,在紫外区有吸 收,根据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即可以计算含量.
一、结构与性质
3.紫外吸收特性
本品的12.5ug/ml盐酸溶液(9 1000)在246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故本品的吸光系数(% )为406~436。
1cm
4.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
分子中具有两个杂环(嘧啶环和噻唑环),故可与某些生物碱沉淀试剂 (如碘化汞钾、三硝基酚、碘溶液、硅钨酸)反应生成组成恒定的沉淀, 可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
二、鉴别实验
(五)红外分光光度法
取本品适量,加水溶解,水浴蒸干,在105℃干燥2 小时测定。本品的红外光吸收谱图应与应与对照图 谱一致。
三、含量测定
非水溶液滴定法 硫色素荧光法
(Non-aqueous Titrimetry) (UV)
紫外分光光度法
(Thiochrone Fluoremetry)